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5-06-11衡连伟

2015年38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

衡连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倡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的底线,但当今大学生失信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深入分析大学生诚信诚信缺失的形成机理,并结合案例分析验证,最后构建基于“互联网+四位一体”的高校诚信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现状;对策研究

引言:

千百年来,“守信用、讲信誉、重承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一贯的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之一。

何谓诚信?一言以蔽之,“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便是诚信;具体而言诚信便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佛家“持善念,护善行”思想是诚信,儒家认为“信乃人之本、国之基,名族之灵魂”,道家崇尚的“‘厚、实、真、善的自然和谐大道”亦是诚信……

何谓诚信?对于大学生而言,宏观上,诚信就是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微观上,诚信就是遵守校纪校规,遵守宿舍公约等。

一、相关文献述评

赵果[1](2013)认为应该从创新教育解读机制、实践转化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文化渗透机制等方面着手,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郭立场[2](2014) 探索运用身边榜样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榜样教育困境;覃轶珊[3](2014)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认为可分为“功利模式”和“信仰模式”两种不同的模式;洪冰[4](2015)分析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方法途径。综上所述,广大学者在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因素、方式方法、模式等方面做到大量的工作。但研究内容较为宽泛,未深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研究某一个层面某一价值准则的较少。因此,本文研究大学生诚信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校园诚信缺失现状及原因

(一)社会诚信缺失的行为表现

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现象颇为严重。官场反腐日益深入,落马官员层出不穷,腐败行为令人发指;商场尔虞我诈,商业诈骗、假冒伪劣及以次充好的产品等屡禁不止,令人深恶痛绝;一些人社会公德丢失,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有些高校教授披着教书育人的高尚外衣,干着学术造假等肮脏的勾当;校园内,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旷课、践踏草坪、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遵守学校管理规定的行为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形成原因

高校处于社会系统之中,高校的风气难免会收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高校、家庭教育的问题。

1.理想信仰不堅定

当今社会,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国内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调整的关键期,社会浮躁现象普遍。受此影响,当代一些大学生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热衷于“新、奇、短、频、快”的互联网快餐文化,厌倦死板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复杂,波动性大,理想信念不坚定,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2.榜样教育不利

家庭教育中,家长多用“言教”,但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太注意自身的行为,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抽烟等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高校教育中,一些高校校园文化中娱乐性、快餐式元素过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欠佳;过分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榜样示范教育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引导和纠正广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 守卫诚信的重要性

1. 生活处处需诚信

人不诚,则难交心;人无信,则难立足。个人无信用,轻则失去朋友、丢失工作,重则无立足之地;企业无信用,轻则丢失客户、失去合作伙伴,重则受到法律处罚、破产倒闭;政府无信用,轻则遭受人民耻笑,重则遭受人民反抗;国家无信用,轻则遭到他国鄙视,重则失去外交优势、导致国家关系紧张……

2. 校园时时需诚信

诚信是做人的底线,学校可以容忍学生对学校管理和服务的不满和抱怨,但是绝不能容忍学生因此产生破坏公物等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学校可以容忍大学生考试挂科、重修,甚至编下,但绝不能容忍为了不挂科、不重修、不编下而作弊;老师可以容忍学生不听课,但绝不能容忍学生不按时交作业、课堂晚手机、睡觉等行为;宿舍管理员和室友可以容忍学生晚睡,但绝不容忍学生大声喧哗扰乱他人休息等等。

三、对策研究

大学校园中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其中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多方面问题综合导致的。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互联网+四位一体”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教育氛围

政府立法、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从法律和制度的高度规范不诚信行为,营造信用氛围,培育信用意识,树立“人人讲信用,人人守信用”的良好风尚,最终形成诚信文化,充分发挥“诚信文化育人功能”。

(二) 更新传统的学校诚信教育理念

传统的学校诚信教育以学生为“不诚信”为前提,戴着有色眼镜开展诚信教育。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却是屡禁不止。应该秉持“人性本善”的理念,真正做到“相信学生”,用诚意与信任引导和感化学生。另外,教师必须“正其身、修其行、诺其言”,以身说教,树立良好的诚信榜样。

(三) 重视和发挥家庭诚信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早阶段,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诚信教育要求家长有诚信的品质和意识,践行“守信用、讲信誉、重承诺”的行为,从生活点滴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诚信榜样。

(四) 注重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一群有个性、有主见、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活跃群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十分必要。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使得大学生从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断的自省自查,提升自我诚信品质。

四、结语

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营造诚信氛围,促进大学生成为 “人人守卫诚信、践行诚信和宣传诚信”的好榜样,有利于扭转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不利局面。

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卫诚信,切勿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守卫诚信之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孜孜以求,矢志奋斗,必将取得诚信守卫战的胜利。(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67-70.

[2]郭立场.榜样认同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64-67.

[3]覃轶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4):58-62.

[4]洪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 湖南社会科,2015(1):56-58.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