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高校植物景观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2015-06-07聂晨曦王云鹏

山西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区生活区丁香

聂晨曦 王云鹏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哈尔滨高校植物景观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聂晨曦 王云鹏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以哈尔滨高校的植物景观建设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各高校在办公教学区、生活区、运动休闲区进行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校,植物景观,分区域研究,植物种植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学校的关注。随着高校植物景观建设的发展,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哈尔滨地区地处寒地,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寒地景观特征。目前哈尔滨市高等教育学校共有20余所,笔者选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各所学校在进行校园景观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区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哈尔滨高校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1.1 行道树植物种类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哈尔滨高校中,主次干道行道树常用植物种类有4种~8种,分别为红皮云杉,旱柳,樟子松等,不同高校间,行道树丰富度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其中林业大学最为丰富,达到8个种类,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黑龙江科技大学最少,为4个种类。

表1 四所高校行道树种类分析

通过对选用行道树植物类型比较发现,旱柳(雄株)被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有:属于中速生树种,冠形好、在短时间内形成景观效果,抗性较强。而白桦容易形成飞絮,影响其环境卫生。樟子松和黑皮油松树形景观好,且没有飞絮,但是均属于慢生树种,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道路景观及环境效益的需要,因此,不适合大范围使用。

1.2 办公教学区植物景观分析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教学区种植了樟子松,红松等乔木,但是由于树龄太小目前还未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灌木方面主要种植了爬地柏等植物;花卉方面种植了黄葵,美人蕉等观花植物,总体而言绿化面积比较小,植物种类较为单一。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教学区大量使用了小叶丁香等树篱植物,兼有水蜡球和暴马丁香等观花植物相搭配,形成的景观效果较好。东北林业大学在教学办公区设置了一个面积近1 000 m2的花坛,里面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种植了旱柳,黑皮油松等乔木,暴马丁香,榆叶梅等灌木,玉簪,串红等观花植物。绿化区中穿插了许多小径,给同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较为私密和安静的空间,达到的景观效果最好。教学办公区对周边环境的声学环境要求比较高,需要设置一些高大的乔木以隔绝来自外部的噪声。在调研中笔者发现,部分高校在进行植物景观建设中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配植植物,在教学办公区仅仅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无法为教学办公区提供良好的声学环境。

1.3 生活区植物景观分析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公寓建筑布局形式采用了围合式,所以生活区的绿化集中在宿舍楼中间的几个花坛当中。花坛中的植物种植很有层次感,由外到内依次种植了低矮的黄刺玫,青纤和高大的樟子松,植物配植十分合理。但缺点是这些绿化景观是不可进入的,绿地的可参与度不够高,学生缺少与植物亲密接触的机会。在笔者调研的大部分学校的生活区都没有设置私密空间,或者由于空间形式设置不合理,导致绿地的利用率过低。

东北林业大学的宿舍区拥有大面积的花坛,在花坛中设置了许多小径,学生可以和植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但是其绿化选用的植物中的高大乔木比重过大。在东北寒地的生活区中,满窗日照的时间是必须保证的,高大乔木在宿舍楼上留下的阴影必然会对宿舍楼的采光产生一定影响。相比较之下哈尔滨工程大学生活区的植物景观建设则有待加强,其在生活区仅仅设置了面积不大的草坪,植物的种植密度很低,植物的种类也较少。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宿舍区植物景观建设则相对比较完善,但由于高大乔木种植的靠近宿舍楼,也存在乔木影响宿舍采光的问题。

生活区植物景观设计见图1。

1.4 运动休闲区植物景观分析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主运动场周围以行道树的方式大量种植了山杏,山梨,山桃稠李,暴马丁香等植物,地面配植了草坪。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运动休闲区大量种植了旱柳,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休闲运动区设置了大量景观小品,半圆形的座椅和水蜡球,乔木则选择了稠李,形成了休息和娱乐相结合的良好效果。在运动休闲区的植物景观建设中黑龙江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都大量引用了水元素,这两所高校都以荷花池的形式表现了对水的把握。水元素的应用,给校园增添了很多亮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另辟蹊径,在休闲区设立了丁香园,里面种植了暴马丁香,蓝丁香,关东丁香等丁香属植物。这种密集的种植方式固然能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但是一旦爆发病虫害,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2 哈尔滨高校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2.1 植物要有针对性的种植

校园的不同区域,植物的种植搭配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教学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较为静谧的空间,就应该适当的配植一些高大的阔叶乔木,进行噪声的阻隔和吸收,在教学区与其他功能区域交界的地方可选择树冠较大、枝叶丰满的乔木。在教学区内部,则可用一些观花植物或剪形植物进行搭配种植,并且设置一些可入的私密或者半私密空间,给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运动休闲区的植物景观建设中同样需要考虑噪声的问题,由于运动所产生噪声较大,需要适当的隔音措施,所以应该适量种植高大乔木。此外在运动区域,就应该避免种植一些容易产生果实和飞絮的植物,以免对运动的人群产生影响。在生活区的植物配植中,特别要注意高大乔木的种植方式,寒地高校的宿舍冬季满窗日照时间较少,如果高大乔木的空间配植不合理,容易对宿舍的采光产生影响。在实际建设中还要考虑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根据学校的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以突出学校独有的特色。

2.2 植物种植种类上多样化,同时注重时空上的搭配

在景观植物的配植上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多种不同类别的植物。这样做既可以丰富校园的植物景观效果,也可以减少单一植物病虫害爆发所产生的影响。在空间植物配植上尽量丰富植物层次,使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植。在种植观果或者观花植物的时候要充分了解花期以及开花顺序从而进行搭配种植。例如连翘,花期比较短,如果单独大面积种植,容易在很长的时间内给人枯枝败叶的印象,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应该和紫丁香,暴马丁香,榆叶梅等植物进行搭配种植。这四种植物按顺序开花,搭配种植,会形成“此花开罢我登场”的效果,校园内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花可观,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2.3 造景方式的多样化

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相结合,避免单一的植物景观形式在校园多个地方重复出现。在植物种植上要注意高大乔木,小乔木,灌木,木本花卉,草本花卉,地被植物的搭配种植,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上都进行植物景观的营造,从而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好的,成熟的植物景观种植形式固然可以借鉴,但是过多的照搬成熟的种植方式会使高校植物景观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不同的高校都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各高校应该从自身出发,尝试新的拥有学校特点的植物景观。造景方式见图2。

2.4 合理种植

在种植之前,要对植物的习性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爬地柏是喜阳性的植物,却种植在黑龙江科技大学高大的教学主楼的阴影当中,造成其严重的生长不良;荷花只能在2 m以内的水深中生存,如果太深则容易死亡,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水景植物的种植中就存在部分水域积水过深的情况,这极不利于荷花的生长,以至于影响其形成的景观效果。在建筑的阳面就要种植一些喜阳的植物,在建筑物的阴面则反之;同理,在水景旁边的植物应当选择较为喜欢湿润的植物进行种植,避免种植喜干耐旱的植物。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种植,因地制宜,才能达到最好的植物景观效果。

2.5 避免不科学的种植方式

在进行校园景观植物的种植时,应采用划分区域列植的方式,要避免过于密集的种植单一物种。划分区域列植的方式既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虫害。2008年糖槭树的天敌,光肩星天牛大爆发,几乎毁坏了哈尔滨市内所有进行群植的糖槭树,造成了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很多高校也间接的受到了影响。只有少量进行划区域列植的糖槭树存活了下来。在多数高校的植物配植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问题,所以在进行高校植物景观建设时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3 结语

本文根据对哈尔滨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特点,对植物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例解析,探讨了寒地特色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希望对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结论如下:

1)四所高校的校园植物资源均比较地丰富,各所高校总体是以乡土树种为主,构建了具有哈尔滨地域特色的校园高校植物景观格局,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校园植物景观建设中学习以及参考。

2)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各所高校在校园植物景观建设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

行道树:部分在进行新校区建设的高校对行道树未能进行合理的规划,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搭配不合理。

办公教学区:部分高校的办公教学区的植物配植未能有效的起到降噪的作用,绿化面积比较小,层次不够丰富,大部分学校没有设置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的空间。

生活区:植物配植缺乏季相搭配,缺乏可入如式的绿地空间;部分高校在宿舍周边种植的高大乔木严重影响到了宿舍的采光。

运动休闲区:植物搭配重复率高,未能很好的体现高校的文化和特色;同时未考虑到树种的特点,以及其可能对运动人群所产生的影响。

3)针对各所高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针对性的策略。

植物要有针对性的种植;植物种植种类上多样化,同时注重时空上的搭配;造景方式的多样化;合理种植;避免不科学的种植方式。

4)由于时间有限,仅选取了哈尔滨市四所高校进行研究,其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映我市高校植物景观建设水平,需进一步完善相应调查研究工作。

[1] 董 莹.哈尔滨市高校植物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与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报,2012,25(6):5-8.

[2] 方 敏.南京市仙林大学城5所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 李 扬.济南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3.

[4] 黄 奕.高校植物造景方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Harbin univers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ies

Nie Chenxi Wang Yunpeng

(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00,China)

Taking plant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Harbin univers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existing in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official teaching district, living district and supports leisure district of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with a view to create a good campus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iversity, plant landscape, regional research, plant cultivation

2015-01-09

聂晨曦(1992- ),男,在读本科生; 王云鹏(1993- ),男,在读本科生

1009-6825(2015)08-0218-03

TU983

A

猜你喜欢

教学区生活区丁香
永远的丁香
丁香
丁香本马
高校教学区景观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为例
偏远生活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某矿生活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学区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素质教育与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刍议
提高梅山钢铁企业生活区电费回收率的研究实践
加强高校生活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