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修辞手法在水景营造中的应用

2015-06-07孟祥庄孙慧颖

山西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跌水水景喷泉

孟祥庄 孙慧颖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谈修辞手法在水景营造中的应用

孟祥庄 孙慧颖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结合园林水景多变的状态、多变的感官感受、多变的意境特征,对排比、通感、夸张、引用、比拟五种修辞手法在水景营造中的应用技巧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水景的营造中适宜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使水景设计更加合理、动人,从而提高景观品质。

水景,修辞手法,园林,景观

1 研究对象

1.1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一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常常是运用简单直接或充满想象的方式对复杂抽象的想法进行阐述解释,从而促进思想情感的传递[1]。

“修辞”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之中,“修辞立其诚也”。汉代时期,就有学者对《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基本修辞手法进行过激烈的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修辞”二字的意思已与现代理解相同,并在书中谈及很多修辞手法。到了宋代,便有了第一部修辞学方面的专著——陈骙的《文则》。1919年修辞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32年,国内第一本重要的修辞学著作出版——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1.2 园林水景的营造

园林水景以其千变万化的形态存在于景观设计之中,下面以园林水景的三种特征为出发点,对园林水景的营造加以研究。

1.2.1 多变的状态

水景较其他景观元素相比,具有多变的状态这一特点。在园林水景的营造当中,它既可以以最为常见的液态形式出现,如湖泊、小溪、池塘等,又可以以气态形式出现,如喷泉、水雾等,在寒冷的北方,甚至以固态形式营造着景观,如美丽动人的冰灯。然而抛去水景特有的物理属性状态不谈,水景的静态与动态也是水景营造的重要方面。静态的水景,常常投影周边的景观,纵向延伸了景观空间,给人宁静安详的思想空间。动态的水景,或急或缓,节奏鲜明,常给人欢快、轻松的景观氛围。

1.2.2 多变的感官感受

视觉感受,在园林水景设计时是最重要的营造依据。由于水这种物质的特殊性质,呈现液态时的园林水景,是通过容器的视觉特点而形成特点,自然式的、规则式的,根据空间需要而营造。听觉感受,园林水景与其他景观元素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它多变的音色,无论是缓缓流动的涓涓细流,还是喷涌而出的惊涛骇浪。园林水景营造的同时,一定会同时营造出不同的听觉效果。细腻的流淌,给人轻声细语般美好的享受;欢快流淌,给人放松惬意的快乐时光;喷涌欢腾,给人震撼惊奇的内心感受。触觉感受,由于水景独特的属性,在夏天园林水景总是带给游人额外的清爽感。然而,在营造园林水景时,如果背离了这些感官依据,可能会出现令人难以忍受的效果,如在安静的居住区或办公区出现了瀑布或喷泉的噪声。

1.2.3 多变的意境

园林水景的意境,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氛围的地方,变得尤为多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奔腾而下,激烈喷涌的水景,总是给人壮观、豪迈的景观意境。“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用缓缓流水,涓涓细流的静态水景,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园林意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色彩多变,映射阳光的水景,给人们营造出生机勃勃、绚烂多彩的早春意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对园林水景与地形的结合,营造出多变的园林空间,烘托出人们常常经过百转千回后,豁然开朗的意境。

2 修辞手法在水景营造中的应用

在城市水景的营造当中,有很多运用了修辞的手法,帮助景观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以哈尔滨一些城市水景为例,分析一下修辞手法在水景营造中的应用。

2.1 排比

跌水景观在园林水景营造中的作用如同排比手法,是用三组或以上相同或类似的水景组成的跌水景观,而这种手法加强了景观的节奏性和条理性,使整体园林景观气势突显。跌水一般分为叠落、滑落和直落三种形式,依托构筑物利用高差形成,具有一定的方向感,从而引导游人视线。在跌水景观的营造中,应更注重构筑物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如材质的选择、自然式或规则式及比例组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如哈尔滨群力新区首个建成的大型下沉式广场,巧妙的运用了跌水景观,水流向广场中央,提供了一定的向心力,汇集人们的视线,起到了引导的作用[2]。

2.2 通感

通感手法在园林水景的营造中体现为喷泉景观。喷泉,是运用压力将水体以各种姿态喷出,以形成可用于观赏的动态水景。喷泉因其独特的景观表现形式,而常常伴随其他元素进行展现,如广场喷泉常常加以灯光和音乐的配合,使游人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又能从听觉方面感受景观。在炎热的夏日里,旱地喷泉更是给游人提供多一层的触觉感受,因而常常成为景观中最为引人聚集的景观之一。这种将多种感观体验相融合的水景营造方式,如同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利用多种感觉相互交融的心理现象,以达到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景观效果。图1为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前广场旱地喷泉,配合音乐与灯光,这里便成为游人最为喜爱停留的地方。

2.3 夸张

夸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发人的联想,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在园林水景的营造中,瀑布就是夸张手法的表现形式。瀑布,是指自然或人工情况下,水从一定高度倾泻而下,而产生动感十足,声音巨大的园林水景。自然式瀑布在城市景观中并不常见,只有在较大型的自然风景区或生态公园中才会设置。而人工式瀑布,近年来兴起于新建的城市广场或居住区,搭配跌水景观出现,给人很强的现代感。瀑布这种形式正是由于其存在的稀有性,所以该类水景的营造,给人夸张,震撼的景观印象。图2为太阳岛风景区内的太阳瀑布,该瀑布与大型水面相连,气势恢宏,自然风格极为浓厚,成为太阳岛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2.4 引用

2.5 比拟

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将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启发观赏者的联想,使景观更为生动。这种景观的营造手法,常常是利用水体这种可任意变化形态的特点来完成。如各种样式的水池,就可以完成各种样式的水景造型。

3 结语

在园林水景的营造中,可以适当融入修辞手法,利用其在文学上的表现手段塑造景观。在抽象意义下的融合,建造出具象的景观效果,为人们展现出一个个更具内涵和层次的园林水景。希望这种园林水景的营造方法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王希杰.修辞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4-37.

[2] 武传太,许大为.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水体景观设计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7):95-96.

[3] 金 涛,杨永胜.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与营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476-497.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 in waterscape construction

Meng Xiangzhuang Sun Huiying

(CollegeofPark,NortheastUniversityofForestry,Harbin150001,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changeful state, changeful sensory feelings, changeful artistic conce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rden waterscap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skills of parallelism, synaesthesia, exaggeration, reference, comparison five kind of rhetoric in waterscape construction, pointed out that appropriate use of rhetorical devices could make waterscape design more reasonable, moving in waterscape constru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andscape quality.

waterscape, rhetoric, garden, landscape

2015-01-06

孟祥庄(1967- ),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孙慧颖(1989- ),女,在读硕士

1009-6825(2015)08-0213-02

TU986.43

A

,通过对成语、典故等经典的引用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在园林水景的营造中,常常引用雕塑来辅助表达景观主题,使景观更具启发性[3]。在人工湖的设计中,有时为了防止湖面太过空荡,或主题不鲜明,常在湖面点缀雕塑来增加景观效果。在这种组合方式中,水体成为整个景观的烘托,以背景基底的形式出现在景观当中。这种形式的水景,因其对主题烘托的明确性,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居住区当中。

猜你喜欢

跌水水景喷泉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WFH双级跌水体型设计
南方某污水厂预处理段跌水复氧问题分析研究及改造
可乐瓶里的“喷泉”
两种跌水接触氧化装置处理污水的比较研究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音乐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