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阆中古城环境艺术中的风水文化

2015-06-07

山西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蟠龙阆中风水

陈 煜 蕊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阆中古城环境艺术中的风水文化

陈 煜 蕊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阐述了风水文化的产生和研究现状,以古城阆中景观风水意象格局为例,结合阆中古城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的现状,从环境艺术的角度拓展传统风水理论的实践价值,指出风水文化是中国人对于人和环境关系古老而传统的理解途径。

风水,环境艺术,古城,文化

中国风水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园林学、伦理学、预测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理论的精华。风水文化是中国古代园林寺庙,建筑群落环境的规划、选址、意境营造、设计中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指导思想。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中第一次出现“风水”一词。中国人对于传统风水文化的探索,体现出人类对和谐人居环境的追求。古城阆中是一所极具代表性的风水古城,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概述

环境艺术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是指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下,根据一定的自然法则,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创造满足人的生存生活需要和符合美的规律的综合性空间艺术[1]。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城市及地区的规划设计,广场的公共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雕塑、壁画,城市公共环境等装饰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今天的环境艺术发展也应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民族的价值标准,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国自身的文化需求。

中国风水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把人居环境甚至人类活动同自然结合起来,使人类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天象等形成和谐互助的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这与西方的景观规划学研究结果殊途同归。可以说,风水是一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这与《城市意象》的作者凯文·林奇在理解城市的方法上如出一辙,西方研究城市从人类感知的角度出发,中国的风水理论也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特殊方法。

2 古城阆中的风水特色

四川省阆中市,与云南省丽江市,安徽省歙县,山西省平遥县都被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镇。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均呈蟠龙蜿蜒之势相依,自然、人文景观相融,是中国天造地设的“风水古城”。她以其山水名胜而闻名于世,其城市格局及自然景观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风貌,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理想风水模式的代表。

2.1 古城地貌

郭璞在《葬经》中形容四神的神态:“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府”。从阆中布局选址中可看出是受此风水理念影响颇深的。阆中与其地处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交会格局相合,北倚的蟠龙山。据县志:“蟠龙山,为阆城之镇山也,在县治北三里,蜿蜒磅礴,横阔十余里,西至西岩,东至东岩,皆其旁支”。蟠龙山,为“华夏祖脉”昆仑山的大巴山余脉。其由嘉陵江水一路欢腾护送而来于城北形成城市的天然屏障和靠山,可视为阆中之来龙深远去脉奔腾的“觅龙”;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在城北玉台山沙溪场入水口之后数条支流汇聚,可视为载气纳气的“水”;锦屏山、黄华山、白塔山和大像山等布秀呈奇的“砂山”的卫护之下偎城抱廓绕古城三面,从蟠龙山东侧形成一个巨大的“U”形环带。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阆中已经完美地齐备了“龙、穴、砂、水、向”的所谓“地理五诀”,形成了金城环抱的风水绝胜之地。

2.2 街巷建筑布局

阆中的街巷布局是严格按照风水意象而规划的,是按照在通过对龙,穴,砂,水的仔细考虑和周密部署中确定下来。以下几点可以看出功能分区受风水影响明显。第一,以中天楼为轴中心,古城从中心位置按照“十”字向东南西北四面分布。“中天楼”地处北街,南边双栅街,西街,武庙街的十字交汇处,城内其余街巷都以中天楼为核心。各街巷取向多与远山朝对,如蟠龙山,白塔山,锦屏山等等(见图1,图2)。第二,行政旧址建于古城西部凤凰山下。第三,居民住址聚于城东南,合乎东南聚气生财的原则。根据风水建置“阆苑第一楼”——华光楼,以此镇守城南“生方”之气。华光楼与南津关隔江相望,成为重要标志性景观。最后,古城对面的文峰塔、奎星楼,地势高则增高增势,象征文运昌盛,同时与古城形成对景。不难总结出,阆中街巷系统合理的依照风水理论布局,整个城市功能分区合理,标志建筑明确,交通规划完善。有效避免城市内外各种不利干扰,体现了丰富而有层次的环境景观。

阆中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传统古建筑元素较多。齐整的青石板街巷,古式的木门板店面,伸向路边的屋檐,整体设计科学、匠工精细,与百余栋明清民居交相辉映,十分和谐。古街如线,古院则如珠。院落集合了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的风格特征:“串珠”式建筑院中套院、园中有园;“品”字形建筑左右对称、藏风聚气;每一处院落都是独一无二的,系统全面的诠释了建筑风水理论和明清建筑的精髓。

宅院流水天井及水池天井见图3,图4。

2.3 阆中古城保护开发现状

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使得古城原有面貌 有了较好的保护,使得古城免于当今发展中“千城一貌”的建设性破坏。鉴于目前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当地政府做出“跳出古城,建设新城”的城市规划大方针。一些不符合古城开发保护的建筑被取消重建,原有的破坏古城景观的锦屏山索道被拆除,对维护古城的景观轴和环境现状起到积极的作用。

3 风水文化在城市发展开发中的意义

风水的实践价值也在古城旅游开发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古人对于风水追求出自生殖崇拜,安全心理,宗族社会(血缘关系),美学欣赏等目的,今天的风水文化在环境景观开发中的运用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设计中充分挖掘风水文化的意义表现在:1)科学理解场地,顺应自然规律。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以破坏环境而满足功能需求追求效益最大化,风水学的最高原则是追求天人合一,从自然与社会中寻求统一的思想方法。重视风水文化将建立对于人类儿童时期的记忆,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反省当今创造性的设计而变成控制性的设计。2)彰显地域特征。城市语言在地域文化背景中拥有独特的特色,也是居住者长存的记忆。阆中风水文化源远流长,设计时将其进行抽象提炼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环境,将最大化引起当地人归属感和认同感。

4 结语

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科学的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在当今城市发展中得到最合理的运用。古城的生活空间不仅仅是为居住者及其子孙而言,同时也是留存游客心中的记忆,规划者应充分考虑中国独特“风水”中的文化和情趣,这种“文化场所”将为阆中古城增添极大的魅力。

[1] 龙 婷.初探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及辨析[J].山西建筑,2010,36(22):33-34.

The geomancy culture in Langzhong ancient city environmental art

Chen Yurui

(XihuaUniversity,Chengdu610039,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gener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of geomancy culture, taking the ancient city Langzhong landscape geomancy image pattern for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gzhong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environment art angle, expand the practice value of traditional geomancy theory, pointed out the geomancy culture was the ancient and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approach of Chinese to water relations and environment.

geomancy, environmental art, ancient city, culture

2015-01-04

陈煜蕊(1988- ),女,助教

1009-6825(2015)08-0032-02

TU-80

A

猜你喜欢

蟠龙阆中风水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桑大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龙之中华 龙之砂土——《蟠龙壶》创作谈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IN THE BELLY, THE BEAST
风水——环境感应心理学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篇)
当康美遇见阆中
养好你喜欢的女人,就是养好你自己的风水
风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