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通草画、贞观香绒画“姐妹花”的艺术创新

2015-06-05吴小锦

雕塑 2014年6期
关键词:姐妹花价值取向创新发展

吴小锦

内容摘要:当代通草画、贞观香绒画,是福建石狮“吴氏艺术之家”所创立,被人们誉为民间工艺美术花园里的一朵“姐妹花”。若要“两画”在艺术百花园中永放异彩,应认真探求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与价值取向,并要注重在观念、技艺和培育的创新,让“两画”在推陈出新中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关键词:通草画;贞观香绒画;价值取向;创新发展

通草画、贞观香绒画是一门新兴的民间美术制作工艺。通草画是采用通草的根茎为材料而作画,富有浮雕式的立体感,兼具色彩明快之韵味。由福建石狮退伍军人吴为家,于上世纪60年代末所创立。贞观香绒画是笔者传承先父的民间工艺技法,在白绒布上作画,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两画”在我国民间工艺美术领域的存在时间仅有几十年,但在国内外艺术界已然享有盛誉,并为中国的民间艺术发展及对外贸易出口做出了较大贡献。通草画、贞观香绒画分别于2010年夏、2014年春,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享受国家级保护。其中,贞观香绒画先后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工艺美术展览会,并屡获金奖,在艺苑中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当今市场经济中, “两画”要有立身之地就必须力求自主创新,因为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艺术繁荣的不竭动力与源泉,也是工艺美术本身内在完善的要求。因而工艺美术家要从当今时代的制高点、文化需求的着力点、艺术表现的闪光点、市场经济的大卖点出发,来认真思考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出路与前景,使“两画”创新更具艺术“品味”,更加满足人们的“口味”,也更散发出时代历久弥新的“香气”。因此,工艺美术家应立志在观念、技艺和培育上注重创新,使“两画”姐妹花在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成长为一朵更加绚丽夺目的奇葩。

一、观念创新是通草画、贞观香绒画艺术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进步都是有一个原动力在起作用。文艺要“推陈出新”,文艺家在“行与知”上,要树立吐故纳新的观念。“两画”艺术唯有在创新的思维指导下进行创作,其艺术生命才能被发扬光大。

1.正确认识艺术的本质和内涵,保留“两画”原生态气息。

“两画”所运用的材料,体现了天然客观存在的物质与本色,其“艺术”是作者主观思想的反映与升华。要让“两画”这种物质形态升华成为具有鉴赏性与价值性的艺术品,需要具备评判和鉴别其艺术水准的审美素质,这就需要有一个崭新的思维观念与定式来支配创作的行为。要正确认识“两画”艺术的本质和内涵,自觉克服闭关自守、墨守成规的弊端;坚持深入生活,挖掘鲜活题材,使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能使“两画”艺术长久保持原生态的气息与韵味。

2.运用“道法自然”学说,保留“两画”自然本色。

道家思想主张“人和自然统一,顺乎自然,天人合一”。“两画”艺术的本质与内涵恰恰与道家思想相吻合。因为“两画”的材料来自于自然和天然,通过人工后期艺术创新加工,被注入新的艺术元素,使之成为回归自然的艺术新作。为此,“两画”艺术应力求把握“天工与人工…‘自然天成”的创作原则,使二者浑然一体,展现出“两画”的自然本色;同时还应吸纳众长、海纳百川、去其糟粕、取之精华,展现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3.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凸显“两画”的内在品质。

“两画”艺术创作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要把“为民所用,为民所乐,为民所爱”作为工艺美术工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在“中心任务”“立身之本”和不可偏离“人民艺术”的正确方向上,同时还应克服“土根之作,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悲观思想,以单纯的创作心态对待这门艺术形式,使“两画”在时代发展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技艺创新是通草画、贞观香绒画艺术生存发展的生命动力

“两画”的技艺之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的都是“人工再现、自然天成”,通草画的工艺是通过人工画、剪、雕、刻、粘、贴、黏、喷、构、框等诸多繁杂的技艺而最终形成的艺术品;贞观香绒画是在白绒布上作画,巧妙运用通草画技艺的制作方法,二者互补,融合而成。

1.增强自我的艺术涵养能力。当前,民间的工艺美术家要自觉地克服“重技艺,轻知识”的思想,不断增强自我修养,以求达到艺术技巧上的炉火纯青。一件成功的艺术之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锤炼。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工艺美术者只有在知识丰富、技能扎实的前提之下,才能创作出高超脱俗,具有精气神的艺术作品。所以要多了解各种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一些绘画、雕塑等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有助于开阔视野、融会贯通,使艺术创作的天地更加自由开放。

2.培养观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两画”创作所用材料是来源于天然的通草根茎和白绒布,艺术特点鲜明,具有平面绘画及雕塑立体造型相兼容的特点。创作之前的选材是作品的成败关键。如果选料上乘,那么创作将达到神奇的自然功效;如果选料低劣,将导致败笔以至前功尽弃,所以需要制作者练就观察事物本质和选材的本领。

“通草”选材要领:①“通草”产地云南最佳,台湾第二;②生长期为两年以上,根茎较粗壮,切片抛光较为平展;③不受虫害蚀袭,质地洁白,选材为上好;④张力强的通草纸,创作才具活力;⑤通草纸要平整、无损、无瑕疵,增强画面的完美;⑥把握通草纸的干湿度,防干裂,确保通草画的光泽和亮度。

贞观香绒画绒布选择要领:①白绒布是否清纯洁白;②质地是否纯绒;③是否是伪劣产品;④柔韧性及细腻度是否上乘。要达到这些条件,就需要创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能力,才能为工艺制作奠定良好基础。

3.具有创作精品的能力。“两画”艺术创作风格独特,既讲求人工精细创作,又力求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神韵,赋予画面以生命力。通草画大师吴为家生前曾精辟指出: “通草画和贞观香绒画其艺术特色是通过人工精湛的绘画艺术,来表现自然之美,使得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产生其灵动、灵气和灵魂,达到艺术感染力和鉴赏力。”所以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修炼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立意能力,让“两画”充满自然之美。吴为家大师曾创作了主题为《回归自然》的作品,汇集了百家艺术之技法,在画面上把自然之美描绘得生机勃勃、盎然和谐,让人们领悟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地球人类自己”的真谛。许多艺术家评论说,通草画作品突破了传统俗套的创作思维,表现出新时代的气息,可谓是大手笔。40多年来,吴为家大师创作了2000多幅的作品,精湛的艺术水准使他的声誉蜚声海内外,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和肯定,其中郭沫若曾为之题写了:“手下运东风,放出百花红,劳心结劳力,精巧夺天工”的诗句;开国元勋杨成武将军也特意为之作了“通草奇葩,香飘万里”的题词。

4.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要使“两画”艺术永葆青春,就要在创作中克服“千人一面,同质雷同”的现象,力求突出个性,改变陈旧的创作模式,使作品构思新颖、主题鲜明、造型奇特、色彩鲜活、组合巧妙。令作品所表现的花鸟山水、昆虫禽兽、古今人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将“传统神韵”之作与“现代新潮”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巧夺天工”的效果。这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较高的艺术素养,对创作通草画每一新作,都要坚持反复试验,不断琢磨。

笔者与弟弟吴东洋继承先父遗志,在美术工艺创新上耗费了无数的心血,才使“通草画之花”得以常开不败。在贞观香绒画的创作中,不论是表现古代才子佳人的《佳人醉鹤》《瑶池赴会》等作品,还是展示新时代青年风貌的《春女沐浴》《雪女》等作品,皆借鉴了雕塑等技法,力求工笔明快细腻,造型雅致灵巧,彩墨凝练酣畅,章法有序多变,既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功力,又表现了创新的意念,如创作《金陵十二钗》,画面中的十多个人物,达到了栩栩如生、错落有致、繁而不乱、静中欲动、动中高逸,使人仿佛置身于“琴之音,棋之弈、书之声、画之韵”的意境。所以贞观香绒画以其“画香”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也得到了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解放军报社原副社长姚远方等社会名流的赏识。近几年来,有十几项作品荣获了金奖。故艺术家的创新功力要靠千锤百炼,才能功到自然成。

三、教育创新是通草画、贞观香绒画艺术生存发展的潜在力

当下,要解决的是通草画、贞观香绒画艺术的传承问题,若不重视加强教育和培养,“两画”艺术将失传于世。“两画”也是当今一门“新潮艺术”,对繁荣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所以加紧对艺术传承人的培养,是一件很现实、很迫切的事情。

1.加强对“两画”艺术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新的艺术形式语言,其创立难而保护起来更难。要保护好民间工艺美术的产权和价值,唯有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民众了解其真正的艺术存在价值。笔者建议有条件的高等艺术学院或学校可尝试开辟“两画”艺术的教学课程,加深对民间艺术研究和人才的培育,使他们能够广泛、深入地了解我国通草画、贞观香绒画艺术的发展及艺术风格特色,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对我国文化艺术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利用。

2.老艺人要肩负起“传、帮、带”的重任。

吴为家大师生前培养的通草画艺人大约有600多人,目前从事此技艺的艺人已为数不多了。其中有的年龄较大,有的已经改行。这些留下来的老艺人,他们掌握了传统通草画的全部制作方法,应对他们所积累的宝贵创作经验与技法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那些对通草画艺术有兴趣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老艺人的“传、帮、带”,打好艺术的根基,自觉树立起“重作品,更重人品”的思想观念,发挥年轻人吸收事物陕,勇于尝试的特性,大胆创新,使通草画民间艺术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要加强交流扩大视野。

艺术无国界,只有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使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不断得以升华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各省市地方的工艺美术协会也可结合实际条件,经常性地举办民间艺术展览和学术研讨会,提高民间工艺美术的理论水平;组织跨国界、跨区域的艺术交流,开阔工艺美术家的眼界与视野。笔者建议,民间的艺术创作团体也应为通草画、贞观香绒画等民间艺术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喜爱“两画”的艺术爱好者与技术创作骨干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增强民间工艺美术创作更富有时代的气息;多出人才,多出精品,让璀璨的民间工艺美术进一步走出家乡,走向全国,走进世界。

猜你喜欢

姐妹花价值取向创新发展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挪威姐妹花打造绝美辫子
与妈妈成为“姐妹花”
助人为乐的姐妹花
剪纸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