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2015-06-02陆盛华刘蓓张旭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综合素质专业技能

陆盛华 刘蓓 张旭

摘 要:在当前人才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相当精湛的本专业技能以及素质,还要求毕业生能够在工作态度、工作心理、为人处世等其他方面具备更全面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必须对该专业的竞争市场的要求进行多方面的采集和捕捉,按照市场的需求以及该专业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专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保持高度的竞争力。

关键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综合素质 培养研究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013-0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指意在培养能够掌握和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学生,使其能够从事武术和与武术相关的传统教育工作、传统体育养生工作以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有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组织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评判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对自身的心理素质、工作态度以及其他职业综合素质等得到综合的锻炼和培养,要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以上三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事实上,在当前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该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并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各个高校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 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阶段,高校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具体的分析。

1.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说,当前阶段社会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其不仅要具备该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还要对与该专业有关的组织、竞赛、评判等工作有一定的涉猎和准备。然而当前在高校的专业教育过程中,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其问题往往出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校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缺乏对整个竞争市场要求目标的导向,对市场上要求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调查的不够清晰明确,对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组织能力的要求标准调查的不够清晰明确,造成了高校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不能满足竞争市场的要求。

其次,高校在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实施以及专业课程形式等方面没有做到很好的连贯以及兼顾,专业课程的内容太过大众化、专业课程的实施太过粗糙、专业课程的形式不够深入等等,都造成了该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接受到的教育不足以满足市场竞争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1.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高校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把握的不够明确,对该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综合素质内容包括武术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竞争意识教育、职业态度教育、武德内容教育等教育内容包含的不够完整;同时高校对于民族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缺乏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缺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其管理制度和管理内容以及管理过程的实施都有所欠缺,造成了学生对于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理解较少,执行也较少;最后,高校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缺乏理解和建立,对有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理解的不够透彻,仅仅只是为了培养流水线一般的专业学生,而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高校特有的学习特征进行深入的挖掘,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于高校以及高校专业的认同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缺乏大局观。

2 提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

2.1 高校应该加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将市场竞争对于该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自身发展和进步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科学、合理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例如当前市场上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分为武术功法、武术套路以及武术技击三个内容,要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综合掌握这三项内容,但大部分高校对于武术专业的教学都是分开,例如套路运动员不会武术功法和武术技击,而武术技击不会武术套路和武术功法,这种与市场要求相违背的教学目标必然是不会受到欢迎的。高校在设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时,就应该根据市场的导向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这三门技艺。

其次,高校应该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紧紧跟随市场的发展和专业自身的进步,高校甚至可以采取订单式的学生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设置相应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帮助学生掌握汽车驾驶、法律常识、外语交流、中医理论等等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与企业更为适应的专业技能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endprint

2.2 高校加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措施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武术德育教育的培养,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武术德育教育简称为武德教育,其对该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是巨大的。高校应该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添加关于武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在公共理论课以及专业理论课的教育内容中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武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内容背后深刻的内涵意义,同时在高校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武德教育规范约束体系,用来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态度作出相关的规范,保证学生能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始终接触到武德教育的内容,对武德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学生的没一个过程中,从不熟悉到习惯,慢慢形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教育,具体来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能够在自身具备一定武术搏击功底的前提下仍然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同时,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师,每个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去参与心理咨询,确保学生的心理成长始终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从而通过健康的心理产生健康的思想,保证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高校应该加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职业工作态度内容的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就业选择以及就业以后工作态度和工作心理的内容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企业工作的意义,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有一个良好的借鉴,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工作过程中的成长潜力,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心理,不怯场、不冲动,完全的发挥自身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知识内容,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提供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薛欣,王玉魁.市场导向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多为结构构建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2):59-62.

[2] 杨维.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1):71-86.

[3] 徐莉姝,郭旭茂,李文胜.高校体育中华传统武术中武德的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140-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综合素质专业技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