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02刘琼

教育界·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朗诵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

刘琼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并且运用古诗词文化,达到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从中学古诗词的图片、音乐以及视频创设情景,通过朗诵、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感悟联想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学古诗词体验式教学的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中学古诗词 朗诵 角色扮演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情景创设将教学内容重现,而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情景中体验、感受到具体的情感,增加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对情景、古诗词产生情感。体验式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更加丰富的情景和探索的机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更热情的态度学习,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体验式教学结合中学古诗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中学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情景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促进学生参与到情景中。创设情景的方式多样,图片、音乐、视频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情景创设方式。通过情景的创设,古诗词教学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置身于教师的情景中,自主体验并探究诗词的韵味。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师可以展示赤壁的图片以及波涛击打岩石的图片,同时展示周瑜、赤壁之战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诗词的朗诵,感受诗词的韵味。另外,教师可将波涛拍打岩石的音乐作为朗诵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豪迈的感情,促进学生感受苏轼面对长江时的情景,体会苏轼的豪迈之情。

在选择图片、音乐以及视频时,要结合诗词的特色,创设的情景要符合诗词的特点。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图片、音乐选择要突出豪放的特点,展现出旷达之情。其次,创设的情景要结合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理解为目的,与教学无关或者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的材料不需要展示。

三、从朗诵中体验诗词的韵味

中学古诗词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朗诵,有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朗读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方式。第一,学生通过古诗词朗诵,结合教师的引导,在朗读时融入个人情感,从而体会出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诗词的朗读,品味诗词的韵律美,感受诗词的情景美。因此,学生在朗读诗词时,要融入其中,读出诗词的感情。第二,学生诵读诗词时,要掌握好朗读的技巧,把握好诵读的节奏、语调以及声调。五言诗词为二/三形式,七言诗为二/二/三的形式。例如,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要表达出诗人的思念和惆怅之情,同时配合诵读的背景音乐《但愿人长久》,让学生体会到思念之情,理解并且感受苏轼的心境。

四、角色扮演体验古诗词

在体验式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在音乐、图片以及视频创设情景的基础上,结合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得到较好的体验,在此情此景中体验到作者创作诗词的心境和情景,从而促进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体验,将情景体验转化为感悟。

首先,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古诗词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扮演古诗词中的角色,鼓励学生创作符合古诗词人物和环境的对话。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花木兰、皇帝、将军、父亲、母亲、弟弟等不同的角色,结合诗歌内容和情感,创作出合适的内容和对话,进行一场生动的表演,再现“木兰当户织”“从此替爷征”“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等情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能够充分理解诗词的内容,还能够满足表演欲望,在表演的欢乐中体会到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感受到作者对木兰的崇敬之情。

利用环境烘托的方式进行感情的抒发。例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可以通过相关合适的绘画作品进行情景的创设,利用幻灯片连续展示江雪中的各种景物,白雪皑皑,山中的鸟飞向远方,只留下渺小的背影,体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接着以孤独的独钓老人入画,体现出孤独、寂寥的感情,表现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画出他们想象中的诗词画面,从而对诗词更好地了解,体验作者的孤寂之情。

五、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要求通过情景的创设以及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和音乐、视频的情景创设,朗诵、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韵味,感受诗词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思考古诗词的意蕴,从而达到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帅. 论古诗词意境解读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2]吴新明. 高中古诗词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刘晶. 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J].吉林教育,2013(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诵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