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国有单位职工工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2015-06-02司伟宏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资

司伟宏

摘 要:该研究基于北京市1979—2013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及若干个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的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了政府财政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北京市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为被解释变量,得到修正后的国有单位职工工资模型。结果表明:社会生产率和社会平均工资对北京市国有单位在岗职工的工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该研究根据模型的经济意义为现实生活中国有单位制定职工工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单位 在岗职工 工资 工资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221-02

Abstract: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basic wage in Beijing during 1979-2013 state-owned unit on-the-job worker and some economic indicators,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ages of staff and workers in state owned units in Beijing.This research selected the government finance income,consumer price index,the social labor productivity,the average wage,the registered urban unemployment rate as the model explanatory variables,workers in state owned units Beijing city salary as the explained variables,obtains the state-owned units wage model modi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social average wage of workers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state owned units in Beijing city wage.In this study,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Chinese have units for worker pa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Key Words:Workers in State Owned Units;Wages;Employed Staff and Workers;Wage Model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变革也在随之兴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力。与权责关系变化相适应的是国有单位职工工资的改变与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也经历了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的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工资水平能够反映政府的政策方向。

十八大报告中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其中国企工资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北京市国有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调整、改革、合作、创新”八字方针,引导市属国有企业不断深化与其它主体的资源整合,与此同时,国有单位的工资也与最初的统包统配背景下有所不同。

该文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在计量经济学意义上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影响因素。

1 理论综述

1.1 文献综述

工资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不同的层面关注的重点与使用的数据均有所差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5年发行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支付工资报酬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此外,根据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34号)发布的《关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通知》,国家鼓励企业在支付报酬是要考虑市场上的工资指导价。

在宏观层面上,更多的研究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相关政策对工资的影响。汪晓亮、林玉妹[1]选用了经济发展水平、地方社平工资、物价水平、地方政府规模、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等几个变量研究省级公务员工资水平差异;罗瑾琏、王卿[2]对上海市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贯彻与工资增长显著相关;张旭光[3]等人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平均工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职工人数和失业人数对工资影响显著;此外,魏章进、韩兆洲等人[4]提出的影响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四大维度,分别是生活费用因素、分享与发展因素、经济效应因素以及企业和政府支付能力因素。

1.2 变量的选择

国有单位是指全民所有制单位,它所有资产的归国家所有,行驶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力,工资作为社会分配的核心,其分配过程聚焦了社会矛盾和利益[5]。当国民财富的“蛋糕”做大的同时,“如何分配”意义上成了比继续做大蛋糕更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虽然本研究并未涉及国有单位工资的分配机制,但在一定意义上根据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模型可以为如何制定工资提供参考。根据文献综述以及前人研究结果,筆者对北京市国有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的研究选用了以下几个变量。

(1)政府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保障。地方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的管理和分配可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分配关系的目的。因此财政力量的强弱会影响到该地区工资水平的高低。

(2)消费价格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的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进而对职工实际工资产生影响。

(3)社会劳动生产率:该指标是指生产某一种商品时,在该行业所必须的平均劳动生产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有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

(4)社会平均工资:据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34号)发布的《关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通知》,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者工资指导线能够保证工资指导价位能真实反映劳动力价格,能够更及时地体现政府宏观指导意图。

(5)城镇登记失业率:该指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失业率偏高可能代表经济速度放缓、就业市场不乐观,此时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也会发生相应的波动。

因此,准备将“政府财政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2 数据的收集

该研究从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北京市统计年鉴中》获取了1979—2013年部分经济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直接的线形图,可以判断Y、X1、X2、X3都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速率有所变动,而X4、X6在多数年份呈现出水平波动。说明变量之间不一定是线性关系,可探索将模型设定为对数模型。

3 回归分析

由表2可见,该模型R2=0.998632,=0.998396,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4234.609,明显显著。但是lnX2的T检验值不显著,这表明模型中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经过White检验表示工资模型存在自相关。对影响北京市国有单位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异方差修正之后,得到的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

广义差分系数为;

由此,该文得到最终的北京市国有单位工资模型为

R2=0.934552;=0.925202;DW=

1.7253

从经济意义解释国有单位的工资模型,北京市国有单位工资的弹性为0.9567,及社会生产率每增加1%,国有单位工资增加0.9567%;社会的平均工资的绝对量每单位发生变化时,引起国有单位工资的平均值发生0.000000714%的增加。

4 结论

(1)北京市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北京市国有单位的工资水平存在正向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该研究选用的35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有单位的工资也在逐渐上升。

(2)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对国有单位工资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城镇的平均工资水平可以窥见北京市的工资指导水平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方向,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较高,整个劳动力市场及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自然会对国有单位的工资政策释放良好的信号。

(3)该文未能从计量计经学的角度证明政府财政收入、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北京市国有单位职工工资的影响。关于政府财政收入,笔者推断这可能由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代表可支配收入,因此,即使财政收入很多也会出现对国有单位工资的再分配份额较小的情况;此外,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效果也不显著,笔者推断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失业率实行登记制度,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率;最后,“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国有单位工资”的结论应当是合理的,该项研究在这方面的未得到结论,原因可能是由在消费价格指数基期的选择上欠缺妥当。

5 政策建议

(1)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价格的指导线,国有单位的工资制定也应参考地区平均工资水平,让劳动力市场价格真正反映劳动价值与国家宏观政策。国有单位的工资调整也应与宏观政策、规定保持一致的步伐。

(2)社会劳动生产率会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某一种商品时,在该行业所必须的平均劳动生产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國有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

(3)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政府及国有单位在制定政策及工资水平时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较高的失业率表明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经济发展水平较不均衡,此时应注意调节社会分配的公平性以缓解失业者的不满情绪,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当失业率较高时,国有单位在分配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市场效率的原则来提升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汪晓亮,林玉妹,公务员工资水平省际差距的实证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4(1):232-233.

[2] 罗瑾琏,王卿.政府部门对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09(1):29-32.

[3] 张旭光,张南,吉盂振,等,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内蒙古地区平均工资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33(2):230-232.

[4] 韩兆洲,魏章进,高培.我国最低工资统计测算模型研究[J].统计研究,2007(8):4-6.

[5] 刘俊,徐志强.工资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问题[J].东南学术,2014(2):143-155.

猜你喜欢

工资
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资基数应如何计算?
启动“联合大接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施行一周年我省欠薪治理见成效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扣发工资引纠纷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FLY ME TO THE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