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传感器应用技术》项目化教学浅谈

2015-06-02赵昭琛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化实用性传感器

赵昭琛

摘 要:《传感器技术应用》这门课是中职电气专业、机电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传感器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学生毕业后往往不能学以致用。中等职業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差,但是思想活跃,喜欢动手实践,所以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的学生的特点,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应因地制宜采用以任务驱使,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改变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动性。

关键词:传感器 教学 项目化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4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把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各种自动化电器设备充满了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高,电气设备越智能就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主要技术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中职机电专业《传感器应用技术》这门课就成了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这门课要在中职学校开设,在教学方法上就等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往的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方法显得不是很受学生欢迎,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老师讲的很辛苦,而学生收获不大。

今年来在中职教育“做中学,做中教”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下,项目化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已经普及,在此我想把项目化教学方法用在《传感器应用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该文我想从这门课的内容编排、教学实施过程以及考核方法三方面谈一谈我的想法。

1 内容编排

在中职的《传感器技术应用》这门课中,主要讲的是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常见物理量的测量,所以在这里我主要以被测物理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项目”的编排方式,每个模块由若干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以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介绍常见物理量的检测方法、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常用传感器的参数、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和应用电路,并介绍每个传感器调试步骤与方法。

在每个项目的内容组织上,适当保留传统的理论知识,但放在整个内容的最后;而将每个传感器的应用放在前面,突出了传感器的应用;对于每个教学项目,从传感器的参数入手,设计出具体的应用电路,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对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作了阐述;通过各项目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在这里我将这门课分为了八个模块。模块一检测技术及传感器基本知识,模块二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模块三压力传感器的应用,模块四位移传感器的应用,模块五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模块六气体与湿度传感器的应用,模块七速度传感器的应用,模块八流量传感器的应用。

现以我校电气技术应用及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该专业《传感器应用技术》是一学期结束的课程,课时量是108个课时(见表1)。

这门课的每个项目任务均要符合工业生产和实际生活实践,必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其中包括“学习情境、任务描述、相关知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任务实施”和“知识拓展”4个栏目,以常见物理量的检测为主线,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型、测量电路和具体应用方法。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主要从传感器选型、测量电路设计和模拟调试三个环节完成,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易于安排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传感器实际应用技能。

2 项目实施流程

在指导学生实施项目之前,指导老师应该亲自动手完成一次本项目,这样一来可以具体了解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可预知性的问题,也能清楚本项目的重难点所在,方便后续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也方便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具体步骤如下:

(1)项目分配。实施项目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组,5~6人一组,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理论基础等科学搭配,以达到项目实施过程的互补性。分组完成后,给每一组学生分发项目任务书,并介绍任务规划。

(2)信息搜集和方案决策。老师分配好项目后,由学生根据任务书搜集项目相关信息,并且根据信息资料,决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如怎么查阅相关子料,该注意哪些点等等。

(3)根据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关的元器件、测试仪表、工具等。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的提示及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试探性设计。教师对学生的初步设计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学生在初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依次进行元器件检测、电路板搭建、故障排查、工作调试等步骤,学生在教师的进一步指导下完善设计。

(5)成果验收,评估。学生按分组的形式分别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由师生共同验收、评估。首先由学生自评互评,然后由老师评分。

(6)学生还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陈述,并且明确本成果的优缺点,以便日后改进。最后,由老师总结学生整体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完成该项目。

3 考核方法

由于本门课程教学方式为项目化教学,所以考核方式也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加实验的考核方式。通过知识能力、素质表现和技能表现三方面进行考核。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实践性很强,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需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

(1)知识能力:项目化教学的六个环节中首先就是资讯,资讯包括教师给学生提供完成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信息,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准备。其中学生的资料准备决定了学生执行阶段的效果。教师应该收集学生准备的情况给予考核评定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2)素质表现:项目化教学最终实现的手段就是通过实践来完成任务。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态度决定学生实践成果的优异与做事效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对学生考核评定,以确定学生态度价值目标的实现情况。

(3)技能表现:项目化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项目实施的结果是作为项目化教学成果的展示,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是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环节。应该作为考核学生的重点内容。

总之,为了让学生在《传感器应用技术》这门课能学以致用,为了让学生走进相应工作岗位能顺利的接班,我想以项目为引领,学做合一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会在这门课的教学上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最后祝愿我国职业学校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 贾启生.基于项目化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思路[J].时代教育,2014(19):186-187.

[2] 赵建勋,蒋大勇,梁庆成.浅议传感器原理和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0):77-78.

[3] 付慧敏.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大庆职业学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97-198.

[4] 邢航,漆海霞,邹恩,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5-56.

猜你喜欢

项目化实用性传感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