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种业人最关注的热门话题

2015-06-01佟屏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种子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套牌先玉绿色通道

◇佟屏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2015:种业人最关注的热门话题

◇佟屏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全国都在深化改革,各行各业新辞新事甚多,种子行业也不例外,捡拾几例2015年种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共析。

电商营销

正当种子行业疲于应对迅速出现的种粮大户时,传来了阿里巴巴斥资100个亿进军农业生产资料、京东商城“送种子下乡”快递服务的消息,种业老板和经销商既错愕又心悸,电商营销离种子行业还有多远?

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在于“产销对接”。在种子传统营销链条中,最大利润游移于流通环节,例如一袋玉米种子(1.5 kg)生产成本15元左右,生产企业的供货价是27元,代销商的批发价是40元,卖给农民的零售价是55元。一级级的经销加价,使种子零售价比出厂价高1倍,高出的20多元被经销环节获取。电商营销则改变这种游戏规则,提供了公开透明的营销平台,让农民享受到出厂价的实惠,并获得企业更直接的技术服务。电商营销有效地避免套牌侵权,促进了公平竞争,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电商营销也将促进种子企业的兼并融合,以及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的升级。随着电商规模的发展,一大批经销商将被淘汰出局。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催生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农田种植规模化促使种子采购行为从零星分散购买转变成集团采购,对品种选择的专业能力和议价能力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还需求及时有效的配套技术服务。

传统的种子营销模式——“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农户”——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得终端者得天下”。农田种植规模化挑战传统营销模式:对种子企业来说,种子营销将直接面对种粮大户,传统的价格分配格局将被改变,拥有自主产权、独具特色的品种,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全程服务体系最为重要。对经销商来说,有钱大家赚的局面不复存在,能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经销商独家代理品种的传统单线经销模式,向整体推进的经销模式转型升级,要提供作物不同生育期配套的技术措施和综合解决方案,并逐步提升解决方案的力度和广度,最终提高农户对经销商的依赖度。如此一来,种子企业和经销商将面临两极分化,有的会逐步做大做强,有的将被淘汰出局。

套牌打假

套牌是阻碍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痼疾,是种业老板和科研人员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一个新审定品种刚刚进入市场,亲本很快被窃进行扩繁,套牌紧跟其后。哪个品种热销,就有人套牌哪个品种,价位越高,相应的套牌就越多,被假冒的概率就越大。因为套牌具有“价格”优势,在高额利润驱动下套牌行为屡禁不止,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一位经销商说:“市场就那么大,你不卖套牌别家卖,你诚实守法卖正牌货,价格高,没人买。要生存要活路,逼着你去卖套牌种子。”

农业部、公安部和工商总局连续多年联合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制售假劣种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品种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公安部门的介入将彻底改变农业部门执法权有限而形成的尴尬局面。有报道说,种业打假转入公安模式,进入刑事及法律阶段,今后凡“套牌”种子一律视为假种子,经营额超5万即入刑。公安部已经将种子执法权下放到乡镇级派出所,将检查单位从种子零售店下移至农户,这就意味着加大“套牌”种子违法成本和被查处概率。公安模式的打假力度和效果受到种子行业的广泛关注。

种子赊销

在连年种子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恶性竞争直接导致赊销成风。尽管赊销加大了经营风险,但却是占领市场的捷径。经销商说:赊销种子犹如抽鸦片,明知有风险,偏要冒险行。农户欠零售店的,零售店欠经销商的,而经销商要现款从厂家提货,这样一来,经销商做一个品种就要“交两份钱”,送货上门要好话多说,种到地里的表现最后还看天老爹给不给面子。零售店可以只卖利润大的种子,可以在产品认知和技术指导环节做些宣传,农户就更有自主权了。

赊销已然是经销商最关注的话题:“赊销是在找死,不赊是在等死”。其中有难以启齿的伤痛和现实的境遇。一位县级经销商写信给零售商说:“您卖了点儿我们的货,我们扣除人员、车辆等费用,好不容易赚了几个铜板,却被您拖欠我们货款的利息吃得干干净净。我给您算笔账:比如您今年卖了我的货是5万元,我们加价率是15%,利润是7 500元;每年春节后给您放货(约在2—3月),正常回款要到10月,这期间的利息是:按每万元每月150元利息来计算,则为150×5(万元)×7(个月)=5 250元。”

新三板

有梦想的企业都想上市融资。对多数种子企业而言,资本市场的门槛可谓高不可攀。2013年12月,国务院发文正式给新三板开闸,为创业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通便利之门。新三板看重的是企业发展潜力,只要具有科技创新实力,拥有自主产权品种,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具有两年连续经营记录,没有重大违法行为,就可以捷足先登。新三板的上市花费相对低廉,包括律师费、券商服务费、会计费等大约80万~100万元,上市一般需时6~8个月。新三板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板。

新三板正处于快速扩量时期。截至2014年9月底,进入新三板的种子、种苗企业,有北京联创、新疆锦棉、江苏中江、江苏红旗以及河南秋乐等5家。新三板对种子企业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品牌效应;二是扩大融资渠道;三是规范企业管理。种子企业登陆新三板,相当于官方机构给企业的品牌背书,证明这是一家诚信、正规、有一定成长潜力的企业,从而受到社会和媒体更多的关注。

品种维权

登海-先锋公司维权,起诉山西大丰公司的玉米品种大丰30涉嫌侵权先玉335。公司诉称,大丰30与先玉335相同或极近似。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登海-先锋公司提供的DNA检测结论是建立在40对引物基础上的,相比之下DUS检测法更为准确。依据DUS检测法得出的结论,认定大丰30与先玉335不是同一品种,驳回登海-先锋公司诉求。

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的品种维权诉讼,几乎是一个熟悉而又高不可攀的概念。2005年先玉335通过国家审定,2010年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但是,中国的每家育种单位和育种人员几乎都有先玉335的亲本材料,在大田或试验地里,有相当一部分玉米植株的长相类似或极似先玉335。先玉335知识产权代理人终于出手了,初试牛刀搅动这潭泥污混浊的死水,败诉自在意料之中。这是跨国公司在向国人释放一个信号,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推广品种或育种材料侵权,是要付“专利费”的,迟早而已。

绿色通道

开通品种审定绿色通道有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当下国内注册资金超亿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有69家,从申请资质上可以推断绿色通道潜在的最大容量。绿色通道解决了申报名额与机会优先以及规避地方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获得“免责”的盾牌——即使品种在生产上出现问题也由国家权威部门“免责”。绿色通道受到农业部批准的种子企业的欢迎。

品种审定绿色通道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是管理部门还应该出台绿色通道的测试网络,建立完整的监督、监管、审定机构专家考评等实施体系。二是考验诚信。怎样保证企业试验数据客观公正?所试品种均表现优良怎么取舍?三是机会与成本是否对等。尽管标注“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但怎样介定企业的“自育品种”?现今有相当多的企业是依靠从育种人员手中购买成品或半成品,怎样才能让绿色通道发挥促进企业建成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呢?

价格尊严

种子价格通常有几部分组成。一是知识产权成本,如自育品种抑或购买产权品种。二是生产成本,包括制种、种子加工等费用。三是营销成本,包括生产企业利润和经销商利润。四是管理成本,包括企业运作、运营费用等。综合评价品种的产量优势、质量优势和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种子价格,有人称为种子的“价格尊严”。拥有“价格尊严”的品种基本上不受市场供求波动的影响,有稳定的客户,有稳定的收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种子价格反映种子价值,但在市场竞争中并不一定能实现价值。典型例证就是先玉335。这个品种每年确定的价格基本稳定,尽管连续3年库存压力很大,但基本上维持既定“价格尊严”,不受或基本不受市场价格涨跌的影响,甚至宁可转商也不廉价抛售。先玉335虽然价位高,但农民趋之若鹜,稳定的客户,畅销的市场,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相比之下,没有“价格尊严”的品种,多家经营相互竞争,价格下滑,连年“堕落”,再无“青春”可言。

兼并整合

2014年,中国种子企业兼并浪潮一波接一波,最大的特点是国家资本进入种业。特别是资金大鳄中信集团进入,使蹒跚前行的隆平高科在经历国企转民企后再次变身国企。中农发集团通过大动作并购重组,先后收购河南地神、湖北种子集团、山西潞玉、山东天泰等多家公司之后,成为种业巨星。中种集团公司与孟山都种业联姻,它面临的是被兼并重组或是产权易帜。

过去两年,我国种子企业从8 700多家兼并整合至5 000多家。不可否认,随着国家资本的进入,将进一步加大对种业整合力度。从市场经济学视角,全社会应该对种业投资者包容,不能苛求每家企业的兼并都是成功的;从产业发展视角,所有的种业兼并整合都应视为是成功的,对产业生态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所有的兼并整合都会让种子行业不平静,而只有不平静才能激发企业你追我赶的活力从而做大做强。随着国家资本的进入,不排除跨国种业公司、上市种业公司之间的兼并整合甚至是恶意收购。

关注

编者按:

对于土豆退出蔬菜界成主粮,网友调侃说,“这对红薯君和山药君来说太残忍了,红薯山药已哭晕。”虽说只是一句玩笑,但不争的是,红薯又一次被历史潮流推进了大众视线。

红薯名字很多,番薯、山芋、白芋、地瓜等都是它的别名,在植物学上,红薯名为甘薯。30多年前,小小的甘薯,是国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当家口粮,而如今,昔日的救命粮已淡出人们的餐桌,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休闲保健食品出现。

甘薯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世界的68%和87%。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我国甘薯生产现状怎样?产业发展前景如何?该有怎样的突破?带着等等问题,本刊走访了我国甘薯领域的专家及行业企业,希望窥一斑而知全豹,推进甘薯产业提速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套牌先玉绿色通道
各地重拳打击套牌侵权和“三无”种子见实效
化控剂对不同玉米品种倒伏性及产量影响
黄南州同仁地区玉米不同品种试验比较分析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比较
基于车辆时空理论的套牌检测
基于车辆时空理论的套牌检测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绿色通道车辆查验设备在京秦高速公路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