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体店+外卖”模式下的中式快餐发展策略

2015-05-30马岳李艳

2015年1期
关键词:外卖实体店

马岳 李艳

摘要:伴随城市居民的消费升级,“实体店+外卖”将是中式快餐未来发展的模式选择。首先精致于单店经营:精准定位、成为品类代表、标准化、顾客体验,然后配合区域外卖。

关键词:中式快餐;实体店;外卖

1987年底,肯德基第一家店在北京开业。作为西方快餐业的代表,其经营理念、经营方法,使国人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文化,从而引领了本土快餐的现代化进程。二十多年后,中式快餐的发展已达到了新的阶段。竞争的激烈,市场从快增长到稳增长的转化,要求中式快餐必须适应环境变化,转变经营理念,找到新发展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以赢得未来。

一、适应消费变化的模式选择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城市,以“实体店+外卖”的精致快餐营销模式,当会显现其竞争优势,成为未来的发展主流。理由如下:

(一)快餐的精致化

人们记忆中传统中式快餐经营模式大概会是这样:一家小店,最基本的简单设施,厨师抄着炒勺,伴着炉火上下翻动;服务员端着饭食穿梭在店堂。食客簇拥,或坐或蹲,空气弥漫着饭菜油烟味,吃剩的垃圾到处都是。而如今,此种经营下的快餐已更多地退出自己的领地,让位于精致化的快餐模式。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已然升级,人们不在满足于简单的吃饱,而期望吃出品位,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色香味俱全仅仅是精致快餐的最基本要求,精致快餐还需不断更新菜品,讲求营养搭配,营造舒心悦目的就餐环境,以精致化的服务给顾客以愉悦的吃食体验。

(二)中西快餐元素的相互融合

西式快餐的品类主要集中于:汉堡、炸鸡、匹萨、牛排、薯条、蛋挞等,配以可乐、奶昔、果汗奶茶、冰淇淋……。由于他们发展的历史久远,积淀深厚,已形成成熟的经营体系:统一品牌形象、店面设计、标准化的产品制作工艺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这是西式快餐的长处。中式快餐的优点在于:以米饭、面条、包子、饺子为主体,配合地方性的风味小吃,经由中式的制件工艺,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营养也更加均衡。中式快餐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操作相对复杂,质量不稳定且难复制。从发展前景来看,只有把中西式快餐互相结合,优势互补,中式快餐才能绽放持久的生命力。

(三)单店经营:实体店+外卖

中式快餐经营模式可以有三种选择:纯粹实体店、纯粹外卖,实体店与外卖的结合。显然,后者最具比较优势:(1)通过实體店精细化的店面设计和运营,更能展示品牌形象,积累区域范围内的顾客口碑;(2)依托实体店的口碑效应开展区域外卖,既扩大产品覆盖,也同时提高了单店的经营绩效。

快餐店的就餐高峰期非常突出,店主虽然期望顾客盈门,但也不得不面对顾客爆满所导致的消费转移。开展外卖服务,可以分流顾客,更多地把握高峰期的销售机会,也能使实体店消费不显得那么拥挤,优化了顾客体验,形成更好口碑,从而相互促进。

以“实体店+外卖”的经营模式取得高绩效后,快餐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于连锁,也就是将这一成功的商业模式在更远的区域进行复制。复制的前提在于单店经营的高盈利。任何单店都有其外卖的有效范围。距离太远,则外卖的服务品质大幅度下降,反而形成负面的“口碑”。考察2012年度中国快餐十强企业,都是如此。

二、“实体店+外卖”模式下的两个切入点

(一)实体店

1、精准的市场定位

每个快餐店都必须要确定其核心的目标顾客群,依顾客群的消费需求定位。地处都市区的精致快餐店,主要消费群体大致有:

(1)商务人士

中国是人情化的社会,在商务洽谈过程中的推杯换盏,商务活动后的觥筹交错是常态。但是,在经济形势不好,企业预算删减的情况下,更多的商务人士将用餐地点改为精致快餐店,因为它更经济,也更节省时间。由于商务场合下的面子心理,针对这一群体,快餐的定位要体现:精美的店面形象设计;快餐品类的精致、营养;就餐环境的优雅;高规格的服务。总之,可以简约,但绝不简单。相应的,价格也可以稍高。

(2)都市白领、上班族

对于这一群体的人来说,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面临着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诸多压力。每天的精神、体力消耗极大,而且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所以,一日三餐很多情况下都在外解决。他们不想在吃饭上花太多的钱,但也想追求品质生活。因此,口味好、经济实惠、营养丰富、干净卫生是他们最主要的考虑,也是快餐定位的着力点。

(3)都市家庭

家庭是都市居民的主体。他们也许想逃离菜市场喧闹的人群,可能厌倦于厨房中的锅碗瓢盆,有时不再忍受饭桌上的“老三样”,寻求片刻的轻松自得。那么精致快餐也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价格适中,有空间感的就餐环境,能使人放松的餐厅氛围,全家其乐融融,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4)异地旅游人士

对于出门旅行的人士来说,他们衷情于富有异域风情的东西。希望能遍尝当地民族风味小吃和体现地域特色的传统美食。因此,快餐店重点在于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比如云南的米线,兰州的拉面……。此时,价格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可高可低,给顾客多种选择,关键是体现正宗。

2、品类选择

中国是餐饮文化大国,可供选择的餐饮品类极其多样。

(1)菜系。我国面积广大,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影响,形成风味相近、特点相似,并为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吃食。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享称为“八大菜系”。其他具有影响的还包括:京菜、豫菜、滇菜、清真菜等。

(2)用料。中式快餐的用料,主要有:饭食类,如炒饭、冒饭、烩饭、盖浇饭等;面条类,如汤面、炒面、河粉、桂林米粉、云南米线等;面点类,如包子、油条、蒸饺、烧麦、煎饼等。其他还有小吃饮料类,如豆腐,豆浆、奶茶、饵块等。

(3)烹饪方式。中餐烹饪方式多样,有煎、炒、焖、炸、炖、焗、蒸等技艺。

中餐品类的丰富多样,对于快餐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快餐店的经营最忌讳的就是大杂烩。它会使你的快餐店显得没有特色,也无形中加大了厨房的工作量,使整个快餐店变得难以运作。所以,精致快餐必须明确限定发展领域,彰显特色,成为品类的代表。

3、标准化制作工艺。

中式快餐讲求火候,这完全依赖厨师的经验。厨师不同,则口味不同,顾客无法享受一致化的产品体验。不能做到标准化,就不能大规模生产与复制,自身品牌很难迅速做大。

在解决中式快餐的标准化方面,真功夫已领先一步。早在1997年,真功夫首创“电脑程控蒸汽设备”攻克以蒸为主的烹饪方式的标准化难题。之后,总结并持续地推进标准化:标准化的设备与用具,标准化的操作与管理,标准化的店面与公司形象。真功夫在内部建立了“问题管理网”,它是标准化实现的持续性动力。真功夫内部各公司、各部门、各级及各岗位工作人员全员参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出标准与政策、方针,讨论后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执行。因为配备了标准化的设备,有完全一致的操作流程,员工只需要培训几分钟后就可上岗,真正摆脱了对厨师的依赖,实现了全国店面顾客体验的一致化。目前真功夫在全国已有四百多家直营店,成为规模最大的本土第一快餐品牌。

4、精细化的顾客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費水平的提升,催生了对出外就餐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他们追求更深刻的体验和难忘的回忆,追求内心深处的满足,他们愿意为满意的体验付费。

(1)感官。也就是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听觉与嗅觉,给顾客营造美丽、愉悦、舒心的消费氛围。麦当劳标志型的“M”、“小丑”,肯德基爷爷和蔼可亲的笑容,给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富有特色的装修环境,灯光,色彩色调,独具匠心的菜谱、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和精美餐具,舒缓的背景音乐……都是体验点。

(2)情感。精致快餐应设法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注重情感交流,让消费者动情、感动,从而成为其忠诚顾客。工作人员热情、主动,对常客能知其名,了解他们的消费偏好。和顾客开开玩笑,适时聊聊工作、生活,正面地调动顾客的情感,激发情感共鸣。开展富有情感意味的促销活动,生日的特价、情人节、光棍节等。以此来感染顾客,讨得顾客的欢心。

(3)文化。中式快餐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作为后,也自有优势。比起西式快餐,中华饮食更具健康理念。中华饮食特别强调养生,讲求内在机体的阴阳平衡。随节气的变化,食材用料也有不同,既滋补,又不燥热。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中华饮食也特别体现审美特征,也就是菜肴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并且它还承载着社会心理功能。亲人聚合,朋友惜别,交流生意信息,此时餐饮已是一种社交活动。除了借力以上文化要素外,精致快餐还应在中华丰富的食材用料和烹饪方式方面作出文化。比如,大娘水饺的饺子文化,粤式早茶文化,马兰打面文化,真功夫的“蒸”文化。当然,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所有传统文化在快餐领域都要求变,体现时尚气息。

(二)外卖

外卖,就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接受顾客预定,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快餐产品直接送达顾客的销售方式。在大城市开展外卖极富市场潜力,这是因为:首先,随着国家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城市规模在扩大,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外卖配送的投入、产出比不断优化。其次,城市人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网络的盛行催生了大量的宅男宅女生活方式。人们追求个人的休闲时间,间或远离厨房。外卖的目标顾客群越来越大。

外卖是以服务为载体的销售方式。为了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从全局角度来设计,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可大意。

1、框定外卖商圈。

外卖商圈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及配送能力。考虑到顾客对快餐外卖时间容忍性的要求,最好以时间长短来确定商圈,也就是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覆盖的距离。这只是理论商圈,在实际运作中,还要把它再细分:

(1)商业区。区域内银行、超市、写字楼、办公楼众多。多数是来此进行商业活动的非居住性人群。

(2)住宅区。多数是居住在城市的当地居民。

(3)文教区。区域内学校比较集中。多数是来此进行文化教育活动的人群,如学生、教师。

(4)娱乐区。多数是来此进行娱乐性消费的群体。

(5)城市中的工业区。多数是在此进行工业活动的人群。

以上重点区域内的消费群体各有其消费特点,比如:商业区外卖订单比较集中,顾客注重面子,是外卖的核心盈利点;住宅区比较分散,看重方便,一旦形成规模,利润也可观;文教区意在经济实惠,可着眼于培养未来的忠诚客户;娱乐区要把握好用餐需求的高峰期,可以错锋式销售;工业区则基本是回头客,口碑最重要。

2、标准化的外卖服务流程。

(1)接单。接单也就是外卖订单的收集。它的来源可以是业务员发放外卖宣传资料,主动联系,登记客户信息,开展服务;也可以是客户的主动性订单。只要在配送圈内,则成为新的客户。这些客户资源都要做信息化的处理,记录在电脑系统中。客户来电,则电脑直接显示其送餐地点等信息,提高了效率。同时,要鼓励客户网上订单。因为,网上订单的效益会是电话订单的多倍。

(2)订单处理。接到订单后,工作人员要迅速地进行处理。这里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先订者先出。快餐本身就要体现“快”字,否则客户会因不堪等待,成为流失的顾客。二是,订单的合并。客户分散下达的订单也会有聚合现象。对于相同的订单可以进行合并,便于厨房准备菜肴。三是,路线规划。业务员要对区域了如指掌,根据订单安排最佳路线进行配送,节省时间。

(3)客户投诉处理。一般来说,客户投诉主要是两个方面:对快餐品质的投诉,主要是味道、营养、卫生、保温等;对送餐服务的投诉,主要是等待的时间,工作人员的态度等。客户投诉虽说是件令人头痛的事,但是,它揭示了快餐外卖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和改进产品或服务。同时,它也蕴藏着巨大商机。因为在客户的投诉中,也不乏大量的真知灼见。

3、从单店配送向城市配送扩展。

单店的盈利是开展区域连锁性配送的内生动力。起初的配送主要是依托单店,当稳定的客户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无法充分覆盖,则到了依托新的连锁单店再行配送的时候。此时,需要适时成立物流配送中心。也就是超越单个物流配送点,对多个配送点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它的好处有:

(1)可以从更高的高度来制订外卖配送手册,并据此进行标准化的配送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使顾客体验的同一快餐品牌下的配送服务品质一致。

(2)制订统一的对外宣传策略。专业网站上的订单采集系统,外卖快餐的宣传彩页,适时的外卖促销活动……,这些都能让所有的单店受益,也给顾客更多便利。

(3)严格区域划分,避免出现配送区域重合,或者区域空白。争抢客户资源会降低配送效率。空白客户不能覆盖,则会丧失销售机会,导致绩效不佳。(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明立,冯宁.品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5~71.

[2]钟瑶,黄龙.当今高校品牌战略的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3).

[3]邱晓农,吴葛.如何实现高校品牌化经营[J].高教论坛,2005(6).

猜你喜欢

外卖实体店
济源体彩实体店全城“选美”
全国宠物实体店名录连载(广州)
外卖O2O平台在高校学生市场的发展研究
大学生外卖消费情况调查
实体店转基因
“饿了么”品牌在O2O模式下的广告效果研究
实体店与电商,零和还是共赢?
“实体店+”,另一条开拓之路?
校园外卖配送体系研究
实体店的未来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