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非招标政府采购方式的探讨

2015-05-30岑智丰

2015年1期
关键词: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岑智丰

摘要: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可以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且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大致可分为公开招标和非公开招标两种方式。我国开展政府采购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节约了资金,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大大抑制了暗箱操作行为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特别是在非公开招标方面暴露出成本偏高、采购规模小、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需要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使政府采购管理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兴建的大型科学活动场所,它发挥着普及科学知识、展示最新科技成果、高水平学术交流以及市民休闲旅游的重要作用。科学中心是广东省重要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高端科学技术、最新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和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科普知识旅游休闲的示范性景点。科学中心是省属的事业单位,其采购按照政府的采购管理办法实行。众所周知,政府采购是国家公共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项有效手段。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等都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政府采购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公共财政政策是国家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可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其中,政府采购属于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中实行政府采购,也就是在履行国家的财政政策。政府采购方式可大致分为公开招标、非招標(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两大类。

2.现阶段事业单位非招标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偏高。一是采购的商品成本偏高。广东科学中心展项涉及专业领域较广,各类维护设备材料种类多样,采购人员为了保证商品质量,满足展项正常运营要求,一般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厂家和市场上口碑较好的商品,经常出现采购商品的配置远超出实际使用需求的现象。另外,对于金额较小、需求紧急的商品,以及人为主观因素,也大大增加了采购的成本。二是政府采购管理的成本较高。众所周知,政府采购对采购管理的从业人员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招投标、合同谈判、资金管理等基本的财务知识,还要求具有法律、市场分析以及工程专业知识等专业素质。虽然现在政府采购是由事业单位编制内的专人负责,但是采购人员的知识面和水平有限,大型的采购项目都要委托专业的中介机构来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采购管理成本。三是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不通畅,这无异于减少了采购渠道。就目前而言,有相当数量非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由于金额不大,在进行正式采购过程中不公开发布相关信息,或者发布信息的区域较小,导致政府采购的信息渠道不畅,使很多有资质的供应商不能及时了解政府的采购信息。这样容易导致个别有关系的供应商垄断政府采购项目的局面,不利于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不能够达到政府采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很难保证采购项目的质量,并且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出现。

(2)采购规模不大,所采购的商品范围不宽。广东科学中心政府采购的商品范围主要集中在办公设备、专用设备、展览布展采购、专项服务等项目,而在五金零配件、节能环保产品等项目由于零散、个别单价不高且需求时间不固定,造成很少进入政府采购的产品范围,令采购项目不完整,有悖于“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设计初衷。

(3)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整体预算没有很好的相互衔接,缺乏具体实施时间,笼统编制采购预算,没有明确的采购目标,财务部门很难掌握采购的资金额度及预算执行进度。其次,政府采购牵扯的流程较多,采购程序繁琐,而一些部门从采购资金的申请到拨付耗费的时间较长,令整个降低了项目的执行效率。再者,财务部门重视资金的分配,却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控,使得部分使用价值不高的采购项目,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

3.解决事业单位非招标政府采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绩效,节约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率,由于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政府采购的成本。据此,应积极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1)从管理制度上进行控制。采购管理部门应立足于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借鉴国际ISO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非招标的采购管理程序,加强对各部门、各个环节的控制,优化政府采购预算,减少资金申请、项目审批、资金拨付一系列时间。细化采购内部岗位的设置,积极探索组成多部门联合采购小组,努力建立高效、廉洁的运作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公开制度,创新采购方式和信息平台,从机制上提高采购活动在的工作效率,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政府采购活动是链接政府和市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一座桥梁,不仅要充分发挥“阳光制度”这一鲜明特点,同时还要在采购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效率上下工夫,努力做到程序完备、政策落实、过程透明、效果满意,切实提升政府采购活动公信力,并且适应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采购运行和监控体制,以发挥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机构“转职能、调机制、提绩效”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采购管理制度,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民族产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保护环境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改善政府采购预算、决算制度,在决算制度中增加政府采购明细表,使政府采购工作不偏不倚的在法制轨道上正常运行。

(2)从人的素质上进行控制。通过定期培训、讲座、研讨会等方式拓展采购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普及法律法规、熟悉采购流程、提高谈判技巧,在必要的时候还可邀请上级财政部门或相关领域专家合作,从而提高政府采购队伍的整体水平。

(3)从人的监管上进行控制。一是积极探索与事业单位内部廉政监管部门合作,对在公开招标限额之下、1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采购管理人员、廉政举报的“双公示”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贪污现象的出现。二是明晰采购工作制度和采购人员行为准则,坚持重要岗位干部轮岗制度,实行岗位终生问责制,从源头上建立廉政“防火墙”。

(4)从信息上进行控制。推进电子商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运用,增强公开透明度,建立跨部门的“政府采购联合数据共享平台”。加快政府采购系统的建设步伐,努力营造及时、准确、全面、透明的采购信息发布氛围。

与此同时,采购管理部门加强与调研企业合作,获取及时、有效的市场商品价格信息。

(5)从财务监督上进行控制。目前,由于政府机构改革,主要财务部门既负责政府采购实施工作,又负责监督工作,这等同于“自己监督自己”,而这种监督相对于审计监督而言既缺乏独立性,又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要积极引进第三方或专业人员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即从编制采购预算至活动结束,从资金投入使用到后期采购绩效,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监督,从根本上控制采购成本,节约国家财政资金。

同时,充分发挥采购监督的部门职能,严格、依法履行监控工作。多形式调动合作供应商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监督政府采购活动中来。

(6)从采购事后上进行控制。建立和不断完善供应商定期评价机制、推荐制度。一是主要采购管理人员联合需求部门定期对合作供应商的经营资质进行审核,并对产品质量、供货时间、服务态度等多项内容进行评分。二是建立供应商推荐制度,成立符合本单位实际采购需求的供应商库。对资质不符合要求或定期评分不及格的供应商采取“一票否决”制度,坚决从供应商库中剔除。

4.结论

政府采购管理是一个多部门的复杂工程,而其中的非招标产品、服务又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由此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从管理制度、采购人员、监督体制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做好政府采购工作,使采购管理尽快走上健康规范的道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府采购体制。(作者单位:广东科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宋汉珍.人为因素在政府采购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3).

[2]韩宗保.政府采购基础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徐金海.政府采购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

[4]李永斌.中国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猜你喜欢

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议EPC模式下的石油化工项目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探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