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现状与改善研究

2015-05-30宫真真

2015年1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政策建议

宫真真

摘要: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民工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关注,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年农民工群体,可见中年农民工群体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以邯郸市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了邯郸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政策建议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1]。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1980年以前出生的农民工14366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53.4%。中年农民工(1980年以前出生)具有本分、诚实、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是我国城镇化建设[2]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一、邯郸地区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3]综合分析

1.收入水平

邯郸地区中年农民工月收入水平集中在1000-2500元之间,占比达到55.68%,根据调查统计分析,邯郸地区中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2978元,高出201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吃住)2609元14.1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劳动力成本的提升。通过调研发现,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多集中在木工、装饰工、建筑技工等方面,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多分布在环卫、餐饮等低技术行业。

2.择业渠道

通过调研数据得出,中年农民工择业缺乏系统性,通过朋友、亲属介绍占比达到31.76%,而通过网络求职等新型求职方式比例仅为0.35%,通过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等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比例为17.25%,表明政府在农民工择业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年农民工择业方式业显露出农民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应创造多种择业渠道,提升农民工择业健康化、科学化、实效化水平,推动农民工择业、就业、创业有序发展,这同时是中年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3.就业培训

通过调查发现,中年农民工参加过正式培训的占比仅为23.92%,绝大部分中年农民工实际上是通过自学途径形成自己的就业技能,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中年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存在一定不足,培训机会不完善也造成了中年农民工就业出现“短工期”的状况。可以看到,一方面,政府组织的培训机会逐步完善,为中年农民工就业提供了极大支持,另一方面,中年农民工创新意识弱、就业需求低等特点,也为中年农民工就业形势带来了新的压力。

4.就业权益

通过对中年农民工的薪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返乡时统一计发工资的比例为50.20%,表明现阶段邯郸地区中年农民工工资计发时间仍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基本上时农忙时农民工返乡时统一发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风险。我们对中年农民工带薪休假情况、克扣工资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落实带薪休假农民工的比例仅为0.98%,有过克扣工资的占比达到83.9%,基本情况是农民工所在公司或代领外出务工的个人克扣部分工资,防止农民工换工作导致出现短缺情况,这与所调研的中年农民工“短期工”较多的情况基本相符。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占调查人数比重10%一下,遇有劳动纠纷时,享受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的仅占0.82%,中年农民工群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强。

二、邯郸地区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改善对策

1.加强职业培训

通过调查发现,中年农民工学历普遍较低,职业技能培训[4]对这一群体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对象上要突出特点,针对中年农民工的年龄、家庭、能力、学历等特点设置部分培训项目,确保他们学的会、用的来,提升就业能力;在培训类型上要多样,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满足中年农民工群体就业差异化需求;在培训等级上要多层次,完善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畅通中年农民工职业发展通道;在培训载体上要多元化,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实现对中年农民工的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2.深化公共服务,提升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解决中年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要以“公平、公正、惠民”为原则,消除年龄歧视、城乡差距、身份异化等,改变对中年农民工差别对待的现状。结合舆论、网络、媒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信息库以及健全的招工、用工机制,增加中年农民工就业机会,提升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加强宣传力度,大力提高中年农民工群体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提升中年农民工就业保障水平。要把中年农民工纳入到城镇保障体系中去,切实解决他们住房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现实困难,提升其就业满意度。

3.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落差较大,建立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5]重点是破解二元结构性难题,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目标一致,构建良好的保障条件,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年农民工的特点,要把中年农民工纳入到新型农民工培训体系中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层次。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把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吸纳到城镇居民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就业积极性。(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參考文献:

[1]冯虹,艾小青.农民工就业满意度及其影晌因素研究一基于北京市抽样调查数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2)

[2]黎民,邱莉丽.论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J].社会学研究,2011.3

[3]彭国胜.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的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攀登,2009(4)

[4]陈海秋.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与体面就业[J].当代经济管理,2009(6)

[5]刘素华.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5)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政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