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校外读者服务现状改进

2015-05-30敖小爽等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

敖小爽等

作者简介:敖小爽(1987.01-),贵州盘县人,2009年7月贵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现就职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

胡廷艳(1986.04-),贵州盘县人,2009年7月贵州大学食品安全工程毕业,现就职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

余国锐(1985.11-),云南宣威人 2012年6月云南师范大学概率统计专业毕业,现就职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

摘要:随着图书馆的社会化,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的服务也在飞速发展,如何改进校外读者的服务质量以满足读者需求已成为图书馆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加强校外读者服务的宣传、循序渐进的开展校外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为校外读者提供服务、规范校外读者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来改进校外读者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校外读者;读者服务;现状改进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在逐渐趋于社会化。高校图书馆校外读者的比例也成逐年上升趋势,做好校外读者的服务工作显得日益重要。由于高校图书馆依附于高校,所以在经费投入方面高校图书馆远远超过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不但纸质文献资源量和数字资源量超过公共图书馆而且在专业藏书方面也超过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借阅服务的前提条件下向社会读者提供服务,可以有效的弥补公共馆资源的不足,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源借阅服务也是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是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何更好的服务于校外读者是目前高校馆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校外读者服务现状,对校外读者服务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是指读者以图书馆为获取信息的载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向其提供的各种服务。常见的读者服务有:图书借还、期刊阅览、文献资源查找复印、科技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等。读者服务的根本任务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服务必须根据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和目标任务及读者需求来开展, 并按照图书馆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馆内借阅图书的宣传推荐、阅读辅导、书目索引、解答读者咨询等各项业务活动, 为读者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为科研、教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2.校外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对校外读者开展的服务不明确,在网站上和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里没有明确规定校外读者的服务范围,他们对校外读者不够重视,很多服务既不向校外读者宣传也不像校外读者开放,他们对校外读者缺乏一定的管理。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校外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不重视对校外读者的宣传

大多数高校只重视校对内读者的宣传,它们对校外读者的宣传较少,有的高校甚至不重视校外读者,基本没有对校外读者进行宣传。很多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的宣传仅限于利用图书馆的主页对其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简单介绍,而对校外读者来说比较重要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规章制度、服务的权限及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没有通过图书馆的专栏进行详细介绍。作为一名不熟悉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校外读者,如果想正常获得图书馆的服务着实有一定的困难。

2.2 很多校外读者被拒之门外

很多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的划分标准不一样,导致很多校外读者无法进入图书馆、不能获得正常的读者服务。再加之很多高校图书馆只能根据自己的服务能力和资源建设现状提供一定范围内的校外读者服务,最终导致绝大多数校外读者被拒之门外。

2.3主动服务意识缺乏

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的服务比较被动。图书馆是大学的信息资源中心,它为本校师生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服务。虽然对校外读者提供服务不是高校图书馆应尽的义务,但是无论对校外读者还是对校内读者服务都是图书馆立足的根本,都是衡量图书馆水平高低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主动的向校外读者提供服务,不能不情愿或者带着情绪向校外读者提供服务,这样既会影响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也会使图书馆的服务大打折扣。

2.4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教学和科研的前提条件下为校外读者开展服务,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间接的为地方和社会文化建设作贡献。在开展校外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读者管理制度尤为重要,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建立了一系列校外读者管理制度,但从整体上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如下:

2.4.1对借书的种类缺乏明文规定。

很多高校图书馆借阅图书主要争对校内读者,校内读者借书通常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基础性,而他们借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基础性的图书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所以图书馆对校内读者的借阅管理一般较严格,而对校外读者的借书管理比较松散,通常都没有明文规定,有的图书馆仅规定校外读者只能借中文图书,有的图书馆只规定只能借外文等。

2.4.2对校外读者服务时间缺乏规定。

图书馆由于业务繁忙只能接待校内读者时,需要限制校外读者的进入。如高校校内读者在学期末、毕业设计时期、国家级考试时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较高,这些特定的时间段,高校图书馆应以校内读者服务为主,宜酌情限制校外读者进馆,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对校外读者服务的时间进行规定。

3.对校外读者服务的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校外读者,应正确树立对校外读者的服务意识,加强对校外读者宣传,定期对校外读者进行培训服务,了解校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循序渐进的对它们开展校内读者服务,待校外读者有一定规模时应规范校外读者的管理,逐渐加强对校外读者管理。

3.1 加强校外读者服务的宣传

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当前图书馆的开展校外读者服务的范围有的放矢的开展宣传工作,结合现阶段校外读者服务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读者开展宣传工作。

3.1.1高校图书馆除了利用图书馆的主页作宣传以外,还应在图书馆的宣传栏上专门留出空间为校外读者作相应的宣传。在利用图书馆的主页作宣传时,应该建立专门的校外读者栏目,将本馆开展的校外读者服务的内容、时间、规章制度都放置在该栏目下,让读者对图书馆的校外读者服务工作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3.1.2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大自己的宣传力度,与外界的媒体联合对校外读者服务的内容、时间等进行较充分的宣传。高校图书馆通常可以和本地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联合宣传校外读者服务工作。

3.2 循序渐进的开展校外读者服务

我国高校开展校外读者服务的时间还不长,开展校外读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服务的方式及方法还不成熟,我们应该根据图书馆校外读者的服务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校外读者服务工作。

3.2.1服务对象逐渐扩大。

对从未开展过校外读者服务的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先对教职工家属及子女提供校外读者服务。待开放形成一定规模后,再逐步向校友开放,校友毕业后或多或少都跟学校有一定联系,有的校友毕业后还跟自己的母校有科研或产业方面的合作。

3.2.2服务内容逐步增多。

首先先向校外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开展一定时间后,再根据读者的个人需求开展电子阅览、论文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等服务。根据校外读者到馆的频率和读者借阅的诚信度逐渐向校外读者开放一定范围内的服务。

3.3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为校外读者提供服务

在校外读者服务内容方面,

高校图书馆宜开展更贴近校外读者特点及需求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己本馆的特色资源和自身的资源优势向校外读者提供资源推荐服务,在提高本馆特色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提高校外读者的服务质量。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定期向校外读者提供电子资源的培训服务,以便让他们顺利使用本馆的电子资源。(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鄂丽君,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外读者服务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分析[J],2013(7):103-107.

[2]吴文玲. 高校图书馆应对社会实质性开放. 图书馆建设,2009( 5): 108- 112

[3]王玉林,曾咏梅,崔 然,等.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J].图书与情报,2011(12):26-32

[4]冯冬梅. 高校图书馆开展会化服务的探索[ J]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7).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
浅谈如何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与创新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近十年重庆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研究
“细节营销”理念与现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