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2015-05-30林超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

林超

摘 要:总承包(EPC)模式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下的一种承包模式,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跨国际企业的热衷。但是在EPC模式下如何强化造价管理也成为工程项目的重要关注问题。该文则对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总承包模式 工程造价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88-0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和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设工程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工程项目EPC模式也日益推广开来,这就对参建各方的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EPC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体现出很大的优势。工程造价管理同时也是EPC模式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只有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才能在获得最高利润的同时,有效规避风险。

1 总承包模式的实施特征

EPC模式主要是指在整个工程的采购、设计以及施工中都采用承包的模式。而在传统的承包模式下,往往将设计和施工分开平行发包,这种方式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对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站在整个项目的立场上来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传统承包模式下,容易出现采购、设计以及施工完全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采购和施工延误,成本和造价提高,项目目标难以实现。而在EPC模式下,工程建设中的采购、设计以及施工者三个方面之间得到了有效的整合优化和系统统筹,工程公司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对于整个工程的开展以及顺利实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内部管理协调度大大提高,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有利于工程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1]。除此之外,从合同关系上来说,在EPC模式中,建设单位只与总承包单位一方之间有合同关系,并由总承包单位承担所有的工程采购、设计以及施工等工作,法律关系非常直接、简单且清晰,而在之前的承包模式中,建设单位需要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有供应商等之间建立合同,关系复杂,且一些责任模糊不清,实际中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

另外,在传统的承包模式中,建设单位分别与供应商、施工单位还有设计单位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而总的来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EPC模式,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改善,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且便于管理。

2 总承包模式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2.1 工程前期策划阶段造价管理

在项目前期策划中,招投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建设单位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对投资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对比,全面调查项目的情况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进行系统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将投资估算数额的控制作为策划的重点,详细分析工程目标和计划,充分调查和研究项目建设环境,优化项目建设目标,通观全局,对其中的各个项目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分析,按照资源计划、资源单价、项目数据库做出最初项目估算,结合经济评价,正确选择最优目标。承包商必须要通过提出先进、经济、实用且有创意的优秀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的发挥投资效益[2]。

2.2 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是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展开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关键阶段,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全面规划。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首先要严格把好项目投资关,认真进行初步设计概算,在施工前期搜集好所需要的材料,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工程造价的正确确定与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采用限额设计的方式。在EPC模式下,承包价格不应超过概算限,这是由我国工程造价限额体系相关规定决定的[3]。首先要确保工程功能,然后再依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对施工图的初步设计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要完善限额设计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有利于设计人员的管理,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形成自律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通过奖惩制度,能够使设计人员在工作中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促进团队协作,对设计进行优化,全面提高设计质量,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而此时建设单位要根据所节约的资金额度来奖励设计单位。而如果投资超额,那么可相应的扣减设计单位的设计费用。

2.3 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对工程整体有直接影响作用,需要全程贯彻。在EPC模式下,要在合同项目中对工程的项目、目标、质量以及进度等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承包单位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必要的时候,可邀请专家来优化和评述施工组织设计。要及时的控制和管理合同中存在的变更分项工程以及暂定项目,尽可能的减少合同外的造价支出;二是,材料管理。材料支出是工程施工中工程造价的重要部分,要想合理控制工程整体的造价,就必须要加强材料的管理。在管理中,首先要调查好市场,做好管理计划和日常盘点;其次,要准备好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管理,材料的储存要以材料的特点为依据,保证其储存的环境和条件符合其需要,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损耗,控制造价;三是,施工管理。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规避材料浪费或误用的现象,这样有利于避免施工成本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有利于促进工程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对于工程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积极的进行解决和整改。

3 结语

总的来说,EPC模式下的工程包含有多个项目,对其造价管理提出了挑战。通过EPC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加强企业和一些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同时还可以使这些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自己所擅长的环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企业的承包模式转型。在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工作人员要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重视工程的质量,关注工程的进度,使施工按照施工计划逐步实施,从而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 吴明杰,张婷.EPC总承包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3(12):47-49.

[2] 宋晓晨.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7):76-76,77.

[3] 史树功.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施工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26(1):43-46.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工程造价之旅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