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价值

2015-05-30李攀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资本积累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李攀(1990— ),男,汉,湖北仙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级硕士生,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摘要: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生态思想揭示出资本积累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揭示出资本积累对劳动者生态权益的剥削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资本积累;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在涉及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众多的研究方向中,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的讨论相对比较少,文章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揭示出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一)资本积累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714。资本积累作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它的本质是最大程度的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追加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追加可变资本用来雇佣劳动力。资本家在进行扩大规模生产时,会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技术和设备,进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的提高,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比重逐渐增多,可变资本比重逐渐减少,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当个体资本不变时,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可以加工更多的原材料,这会使原材料在不变资本比例中增加。也就是说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是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索取,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

(二)资本积累对劳动者生态权益的剥削

资本积累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使劳动者生存、生活环境日益恶劣。资本家为了获取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会不断的压榨劳动者,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这对劳动者身体和精神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资本积累的要求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满足于当前劳动者的剥削,而且需要大量的产业后备军,相对人口集中使得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最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常备的过剩人口越多,而他们的贫困却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资本主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使得在业工人不得不拼命劳动,向资本家提出妥协的条件,从而使资本家能轻易的加强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时间,使得资本家进一步实现了对人的自然力的掠夺,从而加重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生态权益的剥削。

(三)资本积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资本主义积累对劳动的剥削使得劳动呈现出异化的状态,劳动不再是人类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对劳动者劳动的剥夺,使得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再生产过程被中断,社会内部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物质资源被大大的浪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是“资本同自然的关系”[2],资本实现了对自然条件的免费占有。资本积累使人与自然正常的物质变换关系变为一种纯粹的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资本积累的要求使自然资源遭到无休止的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被大大的消耗和浪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的扩张性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

二、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所蕴含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资本的扩张性使资本主义生产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污染,这种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极度不和谐。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平衡不能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积累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异化,这种异化状态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十分重要。马克思说:“正像在生产的第一天一样,形成产品的原始要素,从而也就是形成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携手并进的”[1]696。人类应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正常的物质交换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劳动者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形式使资产阶级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本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资本家最大限度的获得剩余价值,但是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劳动者本身自然力的掠夺,而且会加剧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对立情绪。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要制约那些不劳而获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人。解放生产力就要解放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肯定,劳动者的权力要得到充分的维护。在社会主义联合劳动中继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的平等,使劳动者更好的发挥劳动者的价值。

(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的盲目开发,另一方面把废弃物进行再利用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的主要形式能够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使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这样在没有预先支出资本的情况下,创造了新的资本材料,对于资本积累的过程来说,节省了资本积累的成本,增加了资本积累量。循环经济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盲目的开发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2004

[2]朱炳元. 关于《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资本积累当代价值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
中国金融发展与TFP关联关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