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CS系统在骨科电子图片库的建设及教学中的作用初探

2015-05-30孙文才辛兆旭姜鑫白玉江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学

孙文才 辛兆旭 姜鑫 白玉江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PACS系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医院治疗和医学实习过程中,影像学图片资料库、医学电子图片库的建立,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效果。该文将详细论述PACS系统在骨科学电子图片库的建设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结合教学经验阐述学生在实习期间应用PACS系统收效良好。该文将通过论述得出结论,PACS系统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骨科学的教学质量,应在各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PACS系统 影像资料 骨科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59-02

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CT、MR、超声、核医学及介入医学在内的多个亚学科。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医学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集成像、诊断及治疗的综合学科[1]。PACS是数字化图像技术与现代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骨科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带来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该文初步探讨了PACS在骨科学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的应用及价值。为探讨PACS系统在骨科教学中的效果,我们以所在医院的PACS系统进行临床教学为例,分析总结PACS系统在教学中的优点,运用该系统后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与传统的影像学教学模式相比,PACS系统在临床教学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在骨科教学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PACS系统在搭建骨科影像资料库中的作用

1.1 电子图片库建设的意义

所谓现代的医学影像科学主要由以下五门专业技术构成:(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2)放射诊断学;(3)超声诊断学;(4)核医学(包括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5)介入放射检测技术;(6)磁共振检察技术。最初影像科学只有X射线诊断这唯一的一种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影像科学已经成为一门综合学科,既包括用影像来诊断病情,也可以通过影像方式介入治疗。医学影像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影像资料,通过对影像资料的分析、对比,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这使得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更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首先要准确、深刻地理解应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医学影像的应用中。由此看来,打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影像资料库,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至关重要。

相较于现代片库,之前传统的片库充斥着数量庞大的复制胶片,复制胶片不易存放,使用起来也较为麻烦,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复制胶片已经落后于现代的教学模式。目前,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更青睐于使用电子片库,因此,建设电子片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技术不甚发达时,教师通常将挑选较为适于教学的、比较典型的图片,之后将挑选好的照片扫描成像,这种获得电子图片的方式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经历。而目前教学中使用的PACS系统,则用一种更便捷的方式来收集电子图片,是建设大型电子片库的信息基础。

1.2 采集PACS系统图像

利用PACS系统收集图像一般采用以下的步骤:(1)存储。工作人员搜集到教学用的电子图片后,可将该图片直接“另存为”jpg格式并存储于共享文件夹中。(2)整理。共享文件夹的命名应包括患者姓名和患病名称,每位患者的多幅电子图片需要用不同序号标准差异,并存放在同一文件夹中。有些患者的症状需要病理证实,这些电子图片资料应存放在系统中的“随访”文件夹中。这部分图片可进入HIS病例系统中查询,并了解病理分析结果。经过病理证实后,其图片资料仍需存储于共享文件夹中。(3)下载。存储于“共享文件夹”的电子图片资料,医师可以从教学电脑上通过“网上邻居”来查询、下载。(4)图片处理。在获得电子图片资料之后,需要用PS等图片软件处理图片。将下载的图片压缩成200KB大小,并切除边框,将图片宽度改为10 cm。(5)分类。图片处理好后,将所有图片按照先天畸形、骨肿瘤、骨病、骨髓炎、骨折等类别分类存放,以便在教学中使用。

1.3 PACS系统图像收集及医师协作

搜集、整理电子图片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关医师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因为科室医师的工作量较大,大量时间都在处理患者病情,一般收集到的图片都是自己所负责的患者的电子图片资料。单靠一位医师难以搜集到足够的影像图片,因此,建设丰富的医学影像资料系统,需要所有医师的努力。从实践经验来看,比较省时高效的方式是,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遇到适合作为教学的电子资料,应该随即按照上文讲解的步骤将图片存放于系统中的共享文件夹中。如遇到随访病人,也可将适合教学的电子图片及时记录下来,并随记病理分析结果。后期导出工作可派专人进行,也可以安排一同参与实践学习的学生来进行之后的图片处理工作。

2 PACS系统在骨科教学中的作用

2.1 PACS系统有利于教师搜集典型病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教师发现学生普遍认为骨科学习难度较大,因为骨科中有大量抽象、难懂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骨科知识时不仅能做到识记,更能深入地、形象化地理解,可以利用PACS系统的影像教学方式。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原本枯燥、难以记忆理解的临床理论学习,立刻会变得生动易懂。学生在观看影像的过程中,脑、眼、耳三者并用,不仅能让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同时也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影像有所关联,对深入学习和理解加强了保障,提高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然而,收集骨科相关的电子图片资料、并能适合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传统胶片教学时,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经历搜集电子图片资料,再扫描成课堂使用的课件。现代使用的PACS系统可以使搜集电子图片的工作更为简化。当讲解到先天畸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系统中输入病情关键词来搜索,搜索结果会将近年的相关病例全都呈现出来,教师可从中选择适合授课的电子资料图片,并将下载到图片另存为JPG格式。利用PACS系统查询图片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尽量多的查找到相关病例。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收集骨科教学图片也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遇到典型的电子图片资料应直接存放到共享文件夹中,并分类建立疾病文件夹以方便整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可以建立系统完整的骨科教学的电子病例库。

2.2 PACS有利于教师临床课教学

传统医学理论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填鸭式”教学,这是一种以让学生记住名词、概念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提升学习兴趣,与实践脱轨的教学方式也学习效果收效甚微。科技的发展也让医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得以转变。通过PACS系统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从以授课为中心向以学生实践为中心转变。例如,在讲授骨病的过程中,可以在讲课之前在PACS系统中找出适合本课的案例,同时利用HIS系统搜索相应的临床案例。将理论讲解应用到实际病例的分析中,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吸收,并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临床实践是医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们观念的改变,更注意对隐私权的保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很难见到大量的典型病例,这对学生的见习收获和今后真正走上医生岗位都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经验不足。利用PACS系统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个矛盾,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获得更大收益。PACS系统中存有大量患者的电子资料图片以及病例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学生们会有身临其境之感。PACS系统共享的病历资料和影像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见习时学习更多的典型病例。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主动分析和启发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做示范性地讲解和分析,为学生讲授病例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然后结合病例,引导学生来自行分析相关理论。第二,逐渐将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分析病例为主。第三,如果学生在自行分析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在PACS系统中查找医师的病例诊断报告,根据实际病例和相关原理为学生讲解。此外,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灵活的思维方式,观看影像资料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病变部位的基本特征,也要掌握不同病例中的独特性。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病例中来,提高临床处理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3 PACS有利于学生自学

虽然PACS系统只能在医院里安装使用,同学们无法在日常课下通PACS系统自学里面的内容,但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则可以通过PACS系统进行大量的自学。在讲授临床理论内容时,教师大多是从名词概念、基本原理入手,再对临床后的病例,分类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如何对不同种类的病例进行分析讲解呢?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使用PACS系统查找相应的典型病例,并结合医师提供的诊断报告综合分析。例如,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症、骨囊肿病症和骨肿瘤病症,这些病症难以准确区分,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应的病例并分析差异所在。

2.4 PACS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治疗骨科疾病时,医师主要以观看影像这一途径来了解病情,不仅要看普通的病理图片,还要对测量影像,从而制订手术方案,将手术前后进行对照分析。让见习同学参与进这个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为一位肘外翻的患者进行手术前,需要医生准确测量截骨的长度和位置、外翻的角度数值。在测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PACS系统里的工具测出角度,在肱骨上模拟截骨长度和位置。对于学生来说,这个过程相当于手术模拟实验,既提升了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分析能力。

此外,基于PACS系统工作的骨科工作站也对临床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站,通过整合专业技术,并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测量、完善的手术记录,提高手术效果。不仅能降低手术带来的风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患纠纷。引进PACS骨科工作站对缺少临床经验的进修生、研究生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4]。

2.5 PACS系统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医学影像科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学生读片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我院影像专业学生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比例设置为1∶1。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在实习课程结束后,学生难以对片库中的电子教学图片进行学习,无法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再度复习。在PACS系统里,可以根据关键词描述和诊断结果来检索,因此,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到院里的PACS系统上检索相应的病例图片来学习。例如,学生要学习关于“骨髓炎”的知识,就在检索系统中直接检索“骨髓炎”,结果可以显示出大量相关的病例图片,如:创伤骨髓炎、术后骨髓炎、胫骨骨髓炎等病例图片,还能通过图片了解患者诊治前后的症状变化。如果有难以观看或不好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系统中查找诊断结果,查看医生的病情描述及诊断内容。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地复习影像知识,还能了解如何书写诊断报告,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固的基础。随着我院实习条件的不断改善,今后预计将学生使用的实习电脑与PACS系统相连,将数据库和电子图片资料库进行整合,就可以在实习电脑上直接进行学习。

通过PACS系统学习的优点在于:第一,在学生临床实习前,教师挑选并存储适用的教学图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仍可不断添加,从而建立完整的影像资料系统,并可以确保实习图片的质量;第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随着放射科设备的更新换代,目前放射科已成为无胶片科室,为实习提供胶片会增加科室的成本。第三,通过PACS系统学习,更适合临床经验欠丰富的住院医生、进修医生以及研究生。通过在PACS系统中观看病例影像资料及阅读诊断结果,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更丰富的病例特点,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3 结语

在我校的医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PACS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胶片教学方式,这种现代医学影像教学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教学理论,并会为教学改革提供巨大的动力。PACS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医学教学中遗留的问题,并且能使教学资料更充实,教学方式更高效,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理解,这种方式会在今后的医学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明,刘斌,杨小庆,等.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41-42.

[2] 杨小庆,杨明,刘斌,等.PACS在构建医学影像学教学图片资源库与电子图片试题库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169-172.

[3] 王帅,曹喜华.以能力为导向建设影像诊断数字图片库的研究与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53-2155.

[4] 王军,郑汉朋,赵小帼,等.PACS系统对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放射科教学管理中的改革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9):5622-5623.

猜你喜欢

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