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量版关爱,轻松告别“妈癌”

2015-05-30张世辉

家庭百事通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妮小杨药膏

张世辉

其实,关爱要“按需”供给,无限量倾其所有地分配,不僅让自己很疲惫,而且会在无意间侵占别人的隐私,让一片好心遭到抱怨。

由于性格使然,所以我乐于助人的劲头可谓见缝插针。但不知为什么,我发自内心的关爱,也会遭遇尴尬。那天,我见小杨嘴上起个泡,便去药店给她买了药膏。但她一点都不领情,将药膏扔到一边说:“你多此一举,我喝点菊花茶就好了!”一旁的小妮笑着对我说:“办公室里属你病最重,赶紧先治自己吧!”看着我疑惑而气愤的样子,小妮补充道,“你是‘妈癌!”

回家后,我上网输入“妈癌”症状,发现全部中招。看着我情绪低落的样子,老公安慰我:“对我来说,你的关爱全是温暖。可是试想,如果一个外人对我过度关心,那么你怎么看?”我咬牙切齿道:“如果关心你的人是女的,那我会吃醋;如果关心你的人是男的,那我会怀疑其动机。”说完,我愣了,说,“可完全置人于冷漠,不是我的性格。”老公思忖了一下,说:“我给你制作‘关爱卡,每天只给你一张,你只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有了限量关爱的卡片后,我想关爱他人时总会思考一下。一天中午下班时,丢三落四的小杨寻找车钥匙。我本想把为她准备的储存小物件的盒子给她,并提醒她以后记得把钥匙固定放在盒子里,可是转而一想:这件事我已经提醒了她N遍,但她从未当回事。如果把这张“关爱卡”用在这件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事情上,岂不浪费了?这样一想,一向极度热情的我反而淡定了下来。

一天中,每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奉献热心时,总会掂量值不值得使用只有一次使用权的“关爱卡”。一颗类似忠言逆耳之类的爱心,在我内心无数次的挣扎和比对中渐渐从容。下午下班时,喜欢热闹的小妮说:“今天总觉得有些不一样,刚才看到‘唠叨姐我才豁然开朗。咱们一向啰啰嗦嗦的‘唠叨姐突然安分起来,没那么‘事儿妈了!我们是不是搞个小仪式,鼓励一下,让她持之以恒呢?”这一番话,说得我既尴尬,又惭愧不安。

她们所说的仪式,就是在单位一旁的小饭馆里吃饭。少了探寻式的关心,大家聊得其乐融融。饭局结束后,我去单位推自行车,碰到小杨。她自言自语:“我怎么沾酒了?今天天气不好,我担心下雨就开车上班了!我竟然忘了这茬。”看见我,她尴尬道:“平时‘唠叨姐天天提醒这提醒那,我嫌你啰嗦。唉,今天一次没提醒,我就出岔了。”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知道“关爱卡”该派上用场了。我走了过去,说:“别急了,我没喝酒,可以给你代驾!”

在路上,小杨感激地说:“姐,要不是你,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这个时间点也不好意思央求朋友帮忙,幸好有你。我平时有些不懂事,你从不跟我一般见识。同事都知道你热心,可是,有时你管这管那,我觉得你管得太宽,有些不敢沾你。有时候,你什么事情都替我们做,但又是不需要别人帮忙的‘女汉子。我们不想欠你太多,就选择了逃避。姐呀,我很想为你好一回,你以后对别人的关爱适度一些,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身上,假如自己需要帮忙的时候,不妨求助于别人,这样不仅大家会更喜欢你,而且双方会轻松许多。”我在反思的同时,心里升腾起暖意。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适度关爱养成习惯,用好每一天的“关爱卡”。

用限量的“关爱卡”作为衡量付出关爱的工具,我热心付出时不由地谨慎了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让曾经的“妈癌”充盈了暖暖的良性,去掉了被冠多年的“唠叨姐”的绰号,渐渐成了同事们眼里的知心大姐。我明白了,限量的付出,把踏实的关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才尤其温暖,尤其珍贵。

小贴士

“妈癌”是职场流行的症状,并非真的是一种病,它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特别热情、特别关怀,可别人就是不领情。这类人替人操心,替人着想,朋友遇到问题时比朋友还着急,待朋友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

猜你喜欢

小妮小杨药膏
在『缺憾 』中寻找美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小妮和妈妈的世界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小杨的外卖
小杨的外卖
把我的嫁妆先给我
另类的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