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制造企业物流联动发展

2015-05-30李世玺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建议

作者简介:李世玺(1993.11-),男,汉族,山东菏泽,研究生,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物流工程。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一批中小制造企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对企业物流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仅仅是合作关系,而没有真正形成联动。基于此,本文对制造业与物流也联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构建企业内部物流联动发展模式,希望对我国广大中小制造企业起到略微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联动;建议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支撑力量。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具有范围小和局限大等特点,所以管理起来容易造成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崛起,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必须寻找有利于其长期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

一、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物流联动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物流联动发展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物流业发展滞后,虽然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数量众多,却没有形成规模且服务水平滞后;第二,中小制造企业对物流联动发展认识落后,由于受到“大而全,小而全”观念的影响,导致有些中小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仍以自建物流为主。第三、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难控制,中小制造企业实施物流联动发展,就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享大量的战略机密信息,若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对双方进行约束,将会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泄密的风险。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物流企业的联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中小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中小制造企业物流资源浪费较大,主要表现为成本浪费和时间浪费,急切需要专业化物流管理;第三,规划将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中央政策的支持是中小制造企业物流联动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中小制造企业物流联动发展模式构建

中小制造企业物流联动发展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概况下来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处于初期阶段的短期合作模式,中小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一般是一次性或短期合作的模式,比如仅仅依托物流公司提供仓储服务或运输服务;第二,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模式,一方面中小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签订的合同,将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环节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在拥有独立物流设施的前提下,中小制造企业可以把物流管理环节进行外包,委托专业的物流技术公司进行相关物流管理工作;第三,长期联盟模式,中小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随着业务的开展,需要建立起长久的合作,长期联盟模式建立在双方利益共同、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的基础上,一旦实现长期的战略联盟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双方都能主动性的管理其核心的业务,中小制造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与物流企业的物流联动发展。

三、对中小制造企业物流联动发展的建议

物流企业抓住政府的扶持政策。政府的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化零为整式的改革,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众多零散的物流公司整合起来提高产业规模。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对物流管理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规范物流行业的管理标准,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物流企业整体水平。物流企业应抓住政府的扶持政策,转变传统发展思路,积极转型升级,跟上时代步伐。

中小制造企业应转变传统物流管理理念。首现,中小制造企业要从根本上树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理解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物流管理对企业所带来的利润等,其次,中小制造企业应将企业中的物流与物流企业区分开来,企业中的物流是一种系统性的工程,物流企业是专业性的管理企业,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合理的将企业中的物流与物流企业相结合,实现两者主动性的管理行为,才能为中小制造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四、总结

中小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是重要的服务性产业,两者有机结合发展联动机制,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终实现双方交易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升。目前双方发展不同步,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还需提高,信息不对称问题、物流设施落后问题仍然制约着双方的发展,因此物流联动模式虽已成型却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利红.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1,(12):37-40.

[2]李慧.浅析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46-47.

[3]林伟.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管窥[J].企业改革与挂历,2015,(4):23-24.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