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供应链”发展趋势研究

2015-05-30郑晶莹李志刚

2015年25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供应链互联网

郑晶莹 李志刚

作者简介:郑晶莹(1989-),女,汉族,河北廊坊人,新疆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通讯作者:李志刚(1970- ),男,河北饶阳人,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

摘要:互联网对供应链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缓解牛鞭效应、增强协同效应以及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等,仅仅是该影响作用的一小部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改变、高度敏捷化和虚拟化的趋势使得“智慧供应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识。

关键词:互联网;供应链;发展趋势

1、引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互联网+”应运而生。这一概念自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向人大提出后,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各个领域都将该概念引入,以期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的效果绝不仅仅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更不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而是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它的本质就在于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

在当今“大数据、大物流”背景下,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成大势所趋,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顺势而为相当必要。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是推式供应链管理的方式,以制造商为核心,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从供应链上游的分销商逐级推向消费者,大多以低成本运作的方式取胜。而如今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挑剔,不顾消费者需求的推式生产方式早已不适应生产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推动下,供应链条上的企业可以迅速根据客户的要求作出需求预测,拉动生产企业根据订单从事生产活动,以更加深入的服务客户,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链管理将回归其顾客导向的本质;同时,互联网推动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互联网对供应链的影响

2.1牛鞭效应得到缓解

消费者的终端需求有很小的变动,当需求信息向分销商和供应商等上游企业传递的过程中,需求的变动信息就会被放大,牛鞭效应产生,此时准确且及时的“需求预测”就显得极其重要。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共享信息,这使得消费者的需求预测可以更加准确及时的被链条上的节点企业熟知,牛鞭效应得到缓解,减少了库存和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提高。

2.2协同效应增强

供应链协同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协同效应越强供应链管理才会更加有意义。供应链企业获得真实的用户需求信息,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之前基于历史库存的计划策略就会转变为基于客户未来需求驱动的计划策略;基于互联网的跨界思维,产销协同就会转化为供应链与客户之间的直接协同。供应链节点企业一旦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协同的关系,客户需求就能得到极大满足,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得到体现。

2.3供应链管理环节得到优化

互联网与供应链结合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推动了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的优化。运输环节,物联网技术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准确了解货物所处位置,合理调度在途车辆,极大地提高了车辆利用率;仓储环节,物联网技术帮助节点企业及时了解库存情况,仓储空间利用率提高,库存成本极大降低;生产环节,物联网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生产变得更加柔性化,产品质量得到追踪与控制;配送环节,物联网提高了配送效率与准确性,降低了配送成本;零售环节,物联网提高了结账效率,顾客满意度增强。

3、互联网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3.1供应链管理模式由B2C向C2B转变

传统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信息不能被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所了解,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产销双方的交易成本很高,因此,生产企业只能根据销售情况确定订单量和生产规模,最终产品和服务到达消费者手中,但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并非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就是B2C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逐渐步入供应链管理领域,产销双方的沟通变得更加低成本化、快捷化,为C2B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在大数据的作用下,供应链节点企业能够迅速掌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包括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的设计情况、生产情况和定价情况,之后供应链条上相关企业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调整自身的生产活动,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状况进行定制化生产,消费者处于主动地位,C2B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发展。

3.2供应链管理高度敏捷化趋势明显

供应链管理的敏捷化趋势体现在时间节约和速度加快方面,敏捷性更是提高供应链竞争力和整体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的生产信息和企业之间的生产活动得到有效整合,生产运作的自动化和均衡化使得供应链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生产状况,迅速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至此生产活动向着柔性化和敏捷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流和物流等紧密结合,供应链的生产活动压缩了生产时间和客户服务问题的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整条供应链能够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产品的顾客化水平提高,供应链的高度敏捷化趋势越发明显。

3.3供应链合作企业关系虚拟化趋势增强

供应链管理实际是将整条供应链看做一个虚拟组织,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可以看做是虚拟组织中的每一个部门,其中,每个组织都各自承担着各自的任务,它以产品或者服务为中心,共享供应链的资源和技术,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能力,以动态联盟的形式构建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型经济组织。随着供应链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之间的虚拟化趋势更加明显,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一切经济活动只需要通过互联网传递和交流信息,企业之间的实体经济交流活动越来越少见。在供应链企业的虚拟化趋势的影响下,每个企业都希望追求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最优化,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而彻底改变了传统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通过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整体供应链资源的最优配置的状态。只有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客户价值。

4、结论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后,各行各业都在开展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本行业结合的活动。虽然供应链领域与互联网的关系一直很紧密,但随着信息技术继续向前发展,互联网与供应链的结合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互联网+供应链”应运而生,“智慧供应链”成为其代名词。

“互联网+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明朗,前景一片大好。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改变、高度敏捷化和虚拟化的趋势使得“智慧供应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识。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全面实施,C2B管理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订单先于生产颠覆了供应链环节的先后顺序,B2C向C2B的转化正是“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结果,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改变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的向前发展。信息技术的引入与发展,使得各个供应链企业极大地压缩了生产时间和顾客响应时间,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极大降低,产品的顾客化水平提高,环境和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得以缓解,供应链的高度敏捷性和虚拟化趋势逐渐增强。每个参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都应当在“互联网+供应链”的大趋势下有所作为。(作者单位: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261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XJJCZH002)。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供应链互联网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