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2015-05-30徐文佳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贸易

徐文佳

摘要: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所谓“一路一带”,具体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项战略的提出,无论是对国外还是国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为了促使欧亚各国的经济更加密切,互相的合作更加融洽,发展的空间更加的多元化。用创新的理念完善“一路一带”,以点到线,线到面,逐步形成区域合作。各个国家一起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贡献。于内,我国当前存在地域的不平等性和差异性,重走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使得西部城市雏形已经慢慢呈现,更加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的团结及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开发;对外贸易;新疆核心区;中部影响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早期的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长安为起点,途径甘肃,新疆,通过中亚,西亚,连接了地中海各个国家的陆路以及海路来运输中国古代最有价值的丝绸绫缎。最初是单纯的运送这些贵重物品到其他各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以加强我国与别国的政治交流和经济交流,并且以此开辟新的商机来谋求我国政治和经济的新发展。而在随后的1978年12月,由邓小平提出的国家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方针的实施,使得我国从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成为积极主动的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来往互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一些政策的放宽以及不再强制一些相应的措施,使得一些限制能够积极有效的被取消掉,故而能有效的发展成为开放型经济。改革开放使我国一步步走向富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并迎来了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由此说明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对外开放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时期的“丝绸之路”为我国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以贡献他国的丝绸绫缎为载体进行出口贸易,更是让慢慢强大起来的我国与世界各国联接在一起,实现我国与他国互利共赢、互惠互信的双效利益。

现在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方针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经济贸易的合作升级版,它被美誉为是世界上最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古代丝绸之路,它不仅揭示了古代欧洲和亚洲国家间必然的文明交融的特征,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的历史规律性。现当今欧亚各国应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深入的进行探究,发扬古代丝绸之路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让现在二十一世纪的欧亚文明和文化交流通畅而便利。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为欧亚文明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这项战略,展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愿意进行深度的合作与交流的愿望,揭示了我国的日渐崛起离不开对欧亚战略空间的责任度。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有着悠久的历史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引申出来了新丝绸之路战略的逻辑性。二十一世纪,我国急迫需要和欧亚各国进行深度的合作与交流,急切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和时间各国有了新的合作共赢的目標,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是与欧亚各国进一步融合为一体,成为彼此利益的支点。我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力倡导国家,但远不会是唯一一个推动这项战略发展的国家。这项战略的实现需要沿线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二十一世纪新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新丝绸之路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现在更需要的是互利共惠、合作共赢的理念与目标。

广义来说,就是在国际背景下去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含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得到了沿线各个国家的热情回应,一致认为这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与亚欧各个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彼此之间经济的发展,也能深入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彼此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我国的影响力也因此而不断得到提高,并且在对沿途各国的合作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它的战略意义不仅仅是事关国防安全以及能源安全等各项非传统安全,也有利于深化区域交流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交流,使我国和中亚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深化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的推动,共同实现互利共惠、合作双赢的美好意愿。

二、西部地区经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平等性,这种情况所导致的性质相对恶劣。尤其在西部更是显而易见。俗称的三股势力即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的威胁越来越大,暴力事件并不少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提出,将会使得西部发展得到迅猛的提高。同时,西部环境也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新疆、甘肃、陕西、宁夏正在着手准备如何研究对它的规划。现在,国家正在积极致力于西部大开发。向西开放的连同新疆在内的12个省市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要道,同时也与此战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西部地区靠近中亚各国,经济政治文也与中亚各国有着十分周密的联系。在积累打击三股恶势力,保障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稳定的情况下,我国也正利用西部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极将西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结合起来。

以新疆为例,新疆具体独特的地理结构,周边接壤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通道。正是由于新疆不仅具备了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上独有的地理优势,同时也含有相关的政策,资源等优势。所以目前国家正积极把新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它不仅是连接我国同亚欧国家政治经济人文的桥梁,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最重要的一环。2014年,新疆GDP实现9264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10%。相比全国的平均水平来说,高出了2.6%,增长的速度名列成为全国第四,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合计约1710亿元。

西部地区的日益崛起不仅仅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推动,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动结果。于国际层面,它不仅仅是连接我国与他国经济政治人文睦领友好、合作共赢的重要枢纽,于国内背景,西部地区也在积极追赶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一直都存在,西部地区日渐兴起正在逐步缩减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平等的距离。这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关系。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西部地区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无论从经济建设还是政治建设,亦或者是文化建设都对于我国的西部发展有着几方面的影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使我国各地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更加团结,同时也可以使沿线各个国家的民心得以顺应提高。把我国西部快速发展的成果展示给沿线各国,各国的企业纷纷组织参与其中。我国西部的资源还是十分充分的。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自然资源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其实西部地区的风能、煤炭等资源相对来说还是很丰富的,而在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只是由于经济和技术问题,开发起来也是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西部地区也只能是穷在面,富在內。而沿线其他国家也有相对丰富的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等丰富的物质资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由于各个国家实现的发展目标和资源条件都存在差异,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都能得到互补,实现互利共惠。我国本来的稀缺资源可以从国外的进行引进,而我国相对盈余的资源由于别国的需要也能实现贸易往来。在这样经济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能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这样不仅可以使国内外的利益都能够最大化,同时对于各国的经济的稳固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于西部一些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企业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能够根据其自身的发展特征来应对他们面对的市场,相对有能力和高质量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得到更大的提升,扩大他们的经营范围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的偏好。在与国外进行各种贸易往来的同时,有些企业的已经可以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因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相对薄弱的企业则缺乏同国内、国外同类别的产品竞争能力,在市场叠加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类企业有的可能被淘汰,而有的则直接或间接的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来提高自身的应对市场的能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得到稳固发展的。沿线各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在都在积极向着收益最大化流动,而西部地区的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前沿的位置,不仅使得各项技术和劳动力这样的要素在十分有利的环境下,而且也能更好的推动各个国家的要素分配。现如今,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跨国交易的往来中,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应该建立起我国和他国都应该彼此适应各国的各项政策和方针,尤其在制度完善以及上层建筑的建设中。以此来谋求国家之间共同的发展,更好的实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西部发展的政策和战略

在如何推动这项战略的提出,习近平强调了“五通”的概念。众所周知,这“五通”分别是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这“五通”不仅仅单纯落实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协调上。在我国国内做好这五通,更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政策沟通是“五通”的首要核心,民心联通是“五通”的基础。

一带一路中最先通的便是心通。而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心便是财富。在与沿线国家的民众沟通和合作中,找到共同的合作目标,实现最终的互利共惠,才能得以实现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则能更好的去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所以这两者同样也是互相依赖,不可分离的。实现民心相通,让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在民众的心中发芽开花结果,这也是一条心灵沟通之路。只有加强平等互信的文化交流,互相包容共同赢得友情之花,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比如现在的海外侨胞既是促进中外经济合作共赢的“彩虹桥”,也是助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天然纽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建设中,让海外华侨可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既可推动我国经济,又有利于发展他们自身的事业追求,促进中外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是他们自身的自觉行动,同时也是政府推动力的结果。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连接其他沿线国家的一项跨越国界的战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这项工作之前,要完善周边国家的工作,使周边国家积极意识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通过完善各项政策沟通,推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封闭型经济转向外放型经济。利用协调一致的政策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风险和人力风险。在西部的各个的地区,各个省市区域也同样注重政策联通,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自己的定位调整以及建设内容的安排。如新疆正在积极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加快筹建五大中心的建设。青海打造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周边省区航空、铁路、公路有效对接的现代交通网络,与沿海沿江地区加强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建成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甘肃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等各省市一系列举措。

贸易畅通可以说是在政策联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贸易畅通是深化各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纽带。各个国家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踊跃追求经济一体化,扩大经济发展,使得更加便利和紧密。在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互相资源供需,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贸易结构从而实现互利共赢。而西部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周边的国家十分相近,所以在成本的运输上相对来说还是很低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是其他中亚国家的民族结构,所以在对外贸易中,是十分具有优势的。西部的企业可以把沿线国家的市场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以此来推动西部企业的发展,进行各项产品的输入和输出工作,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道路联通的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现在我国已经独立完成了各项铁路、电信等的工程建设。西部地区的部分企业有能力可以承接各项基础设施的布局工作,从而也带动劳动力的发展。

货币流通同样也是在贸易畅通的基础上发展着。通过贸易往来,在安全性稳定的情况下,国家可购买股票,基金、债权等一系列投资行为来进行收益。同时,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也可以实现国家的收益。

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部经济发展推动

西部地区对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是毋容置疑的,而沿海城市也保持着它一如既往的活力。而中部地区的发展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的。湖北地区作为自古以来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拥有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湖北省现在全面稳健的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之中,湖北省由于其在长江主干线上,同时也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主要地位。长江连接了我国中部、西部以及東部,是一个巨大的沟通要道。延伸长江经济带,可以对接至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至东部,它可以发挥长江要道的黄金作用,衔接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至西部,便于中亚欧洲的陆路相接,能够很好的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

从湖北武汉的汉口通过新疆穿越欧洲的货运专车已经启动,现在,“汉新欧”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它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普通的货运路程,同时也是把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文化带去了欧洲。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桥梁是新疆的博州,湖北省也一直在支援博州的经济发展,而哈萨克斯坦的办事处在博州也有设立,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博州向哈萨克斯坦行使贸易往来,无论是与博州,还是哈萨克斯坦,都将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湖北襄阳地区设立的无水港,可以扩大港口的发展,无水港和武汉新港联合起来,便可使湖北省在两带中发挥潜力巨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吸引陕西等地的外贸出口在襄阳聚集,然后通过铁运到武汉,最后再通过航线出口,这不仅仅推动了向西开放的战略,同时也在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当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擦出火花时,各方兼顾、水陆并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湖北加速形成。湖北省现在正是抢抓机遇的关键时期,全省在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之中,大力宣扬“走出去”的思路。不仅要从各个部门做好主动与沿线各国家的协调沟通,同时也要在旅游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宗教上研究新的方针和政策,以此带动湖北省的产业发展,使湖北省整体能走到一个新的台阶。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对沿线国家甚至是全球的国家都是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的,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国际背景下,它是当代经济合作的升级版。在国内环境下,它不仅能推动我国西部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与西部大开发以及向西开放战略相协调,带动西部地区的崛起,促进中东部地区更加蒸蒸日上。完善这项战略,需要制定十分周密的政策方针,协调各国、各地区的规划发展。只有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蓝图勾画好,才能坚实的稳扎稳打下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激励我国在世界各个国家的竞争力中发挥优势,让我国屹立于世界不败之地。(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一般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及其对西部经济影响研究”(CX2014092)

参考文献:

[1]唐立久《中国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2]杨恕《中国西部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新丝绸之路——从北京的战略构想到兰州的现实诉求》学术前沿.2013.12

[3]何茂春,张冀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学术前沿.2013.12

[4]郭晓兵,高志刚《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探析》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2

[5]李雪梅、闫海龙、王博礼《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的布局和策略》2014.4

[6]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7]陈德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的战略思考》新疆社科论坛.2014.4

[8]王保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经济纵横.2013.11

[9]赵华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及切入点》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6

[10]周民良《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引领西部开放开发》中国民族报.2014.3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应该怎样解读、怎样做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