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株潭城市群工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30高雅婕

2015年24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工业

高雅婕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工业整体已经从幼稚时期,步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但若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将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等诸多风险,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十分明显,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本文在吸取国内学者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长株潭工业經济发展现状,探究影响其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并利用三市工业经济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说明,最后从制度、政策、环境等方面,明确指出了引导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长株潭;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

1、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发展现状阶段

自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三市经济、社会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标准,长株潭城市群已经步入了中等收入地区。

人均GDP可以从产出角度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综合以上指标可以发现:长株潭三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成熟阶段。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长株潭工业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工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435.6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38.16亿元;工业化率由2001年的33.8%提高到2010年的46.7%,工业发展成为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9]。

从近五年长株潭三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三次产业呈现出“二、三、一”结构这一稳定发展态势,工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从三市工业经济中现有的支柱产业来看,长沙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机械、食品,株洲重点发展的有色冶金、化工、机械等,湘潭重点发展的机电、冶金、化工、建材。随着城市群一体化与“两型”建设的结合,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成为城市群发展的核心目标。

1.1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城市群依靠自己的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使工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1工业产业结构

三市工业的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由于大多数园区一味追求园区规模和经济效益以及政府对产业园区实行较好的政策优惠,对入园的企业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很多企业抢占入园资格,只是为了分享入园的政策优惠待遇。因此,各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不清晰,没有将园区产业定位在培育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上,导致产业同质化堆积现象严重。[10]

1.1.2工业生产方式

长株潭工业区作为中部的老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方式落后,重化工业现象严重,存在高耗能、重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长株潭城市群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丰富,且资源性、初加工型工业企业所占比重较高,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发展伴随着较高的工业废气排放量,虽然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工业废气排放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排放基数大仍然很大,且在2011年发生了较大的回升。

2、实证分析

从世界工业化进程以及发达国家实行现代化工业的经验来看,工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工业效率的高低、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资源环境的制约都是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章将搜集长株潭三市工业经济城市面板数据,根据实证结果来进一步说明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2.1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近年来,长株潭三市的工业人均产值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推动工业不断发展。因此,本章以工业效率提升的视角来探究影响工业转型升级的因素。本文借鉴前人的方法,以工业人均产值作为衡量工业效率提升的标准。本文选取2003-2010年的长株潭城市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反映各个经济因素对工业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

本章采用对数模型,衡量解释变量变化1个百分点,被解释变量相对变化的百分比。具体的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t代表时间。Y是工业劳动生产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人均产值表示,其增加反映了工业效率的提升,作为本模型的被解释变量。W是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工资作为对劳动者的激励,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正效应。X是规模以上工业人均固定资产,反映了资本的有机构成。P代表了生产性服务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反映市场分工程度,S是城市财政支出中科学和教育的支出比重,反映劳动者素质的提升。鉴于科学教育支出对经济影响的长期性,本文采用滞后一期的指标。

2.2实证结果分析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出调整后的R2为0.9342,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即被解释变量变化的93.4%都可以由其他四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且各变量均通过了不同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前的系数为0.714,这就意味着,职工工资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来0.714个百分点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符合工资激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的一般规律,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前0.714的系数相对于其它解释变量来说工资对于企业工业效率的提升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相对于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处于中部地区的长株潭城市群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工资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

工业人均固定资产的系数为0.223,表明固定资产的增加,通过改善资本的有机构成,对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正的促进效用。随着生产技术的扩散以及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沿海地区产业受内陆政策优惠等方面的吸引不断转向中西部发展,推动了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对沿海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的步伐,进而提高了长株潭城市群工业的劳动生产率。

科教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前的系数为0.067,虽然只在10%的水平上显著,但根据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科教的支出有利于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增加技术创新的知识积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劳动分工的深化。

生产性服务业前的系数为负数,这不利于长株潭三市的工业企业通过服务外包降低生产成本来提升企业工业效率。

3.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分析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的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株潭三市的工业结构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这不利于工业的转型升级,从工业效率的角度来说,工资的提高、人均固定资本的提升,科教事业的发展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工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正的促进效用。近几年来工业的能源消耗,废水废气虽然得到了控制,没有出现恶化的现象,但这与推进现代化工业、实现绿色转型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工业效率并将制约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使长株潭城市群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发展道路。(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培.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1,7:5

[2]李毅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J].求是杂志,2010,6:35.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工业
工业人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