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015-05-30许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西方综述

许可

摘要: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早期的产业区理论、增长极理论等为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来源,工业革命之后,产业集群理论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代产业集群理论,在本文中,对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前言:从产业集群理论产生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产业集群理论,西方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尽管研究不断的深入,但是人们对产业集群的认识越来越混乱,为了帮助人们清晰的认识产业集群理论,以时间为主轴,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综述

一、工业化时期

(一)前期

工业革命之后,家庭作坊以及手工工场逐渐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廠以及企业,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主体地位也被中小企业所替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物质联系开始逐渐的密切,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是企业发展中所共同追求的。由此,企业之间的一体化的物质联系是本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重点,而实行产业集群的目的是将运输成本降低,更好的促进外部规模经济的发展[1]。在工业化前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有三个:第一,产业区理论,这一理论是由马歇尔提出的,在特定的区域内,类型相似的中小企业会出现聚集,由此形成“产业区”,之所以会形成产业区,是因为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便利条件,比如协同效应、创新环境等,不过马歇尔在对产业区理论进行研究时,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第二,增长极理论,这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提出的,随后,保德威勒在其研究对增长极理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同时,将其涵义转移到虚拟空间经济发展中,在保德威勒的理论中,政府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其核心观点,显然,该理论中过分夸大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是由科洛索夫斯基提出的理论,在他的定义中,生产综合体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以自然条件、运输等为依据,对各个企业进行合理的安置,由此看来,企业之间稳固和正式的投入产出联系是该理论所强调的,不过,此理论是在前苏联中提出的,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政治目的要更强于经济集聚的作用。

(二)后期

新技术革命之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社会也迈进了信息时代,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企业之间在进行物质联系时,信息沟通的重要性也显著的提升,此时,产业聚集的主要目的除了降低运费成本之外,还包含降低交易费用。首先,新产业区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很多国家的经济都出现衰退时,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经济反而得到了发展,针对此种现象,别卡提尼进行了有效地分析,并形成产业区的概念,为了与马歇尔的理论进行区别,将别卡提尼的理论称之为新产业区理论[2]。其次,新经济地理理论。克鲁格曼在对区域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时,通过规模报酬递增模型的建立,将其研究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在产业聚集的过程中,形成的空间格局具备多样性,而且在形成的过程中,特定的历史事件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产业空间聚集形成之后,就会自我延续。最后,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引入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当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升级能力都比较强时就会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波特的理论促进了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现代社会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之下,高新技术产业逐渐的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进行产业集聚时,机制具备很强的特殊性,对于劳动质量和成本的要求,要远远的高于劳动成本,通过协同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成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重点在于集群与创新过程、组织学习、企业绩效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如下理论:

第一,区域创新环境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是何种影响,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将创新环境的概念引入其中,在创新环境理论中,如果区域经济欠发达,那么新技术及新产业的集聚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区域环境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是环境发展的产物,通过创新环境,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技术条件。现有企业的创新以及新企业的产生需要充分的利用外部环境,怎样利用是创新环境理论中的核心。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本理论产生的基础为区域创新环境理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特定的区域网络内,在协同作用的影响下,各个结点会进行结网并创新,融入到区域创新环境之后,所形成的系统就是区域创新系统,简单的说,区域创新系统就是将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叠加到一起,包含于国家创新系统中。区域内的企业之间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且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具备长期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开放性、本地化、动态性以及系统性是系统所具备的突出特点[4]。在该理论中,企业的群就是区域,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由此形成区域。

第三,其他理论。除了上述主要的两个理论之外,还包含比较多的其他集群理论,比如Craft认为,之所以存在国际收入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而且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地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Stamer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合作的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将企业合作过程中的典型障碍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利因素的克服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整个工业时代,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并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集群也得到了发展。通过对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系统综述,提升了人们对产业集群理论的认识,这对研究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伟,王玉霞.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基于分工、专业化提高效率视角[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1:84-87.

[2]魏剑锋.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基于经典和多视角研究的一个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03:9-18.

[3]张敏.产业集群的生成与发展动力探源[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87-90.

[4]任春红,郑琛誉.国外产业集群形成与效应理论研究演化[J].商业时代,2013,14:109-110.

猜你喜欢

西方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基于美术史谈中西方色彩应用的差异
从中国当代美术三十年历程看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中西绘画构图比较探析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