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州外贸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2015-05-30陈华北

2015年25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电商创新

作者简介:陈华北(1976-),男,安徽人,经济学硕士,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摘要: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化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传统外贸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压力,文章结合泰州在江苏省内所处的地位,综合分析了泰州外贸转型升级的各种压力,对泰州外贸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泰州外贸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泰州外贸;转型升级;创新;电商

一、泰州市外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

1、全省和国家的标杆示范压力迫使泰州要思考转型升级。

201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泰州确定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进一步明确了泰州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2013年4月,科技部同意泰州市为国家创新试点城市。泰州市委市政府同年制定下发了《泰州市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行动纲要》,提出到2016年形成“一个全国领先、五个全省前列、三条特色路径”的奋斗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为动力,通过经济转型的率先突破,带动城乡和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为全省转型升级和“第二个率先”探索新路。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泰州外贸要积极思考开放创新和转型升级,在外贸产品结构和目标市场的开拓上谋求变化,增强应变能力,提升质量和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2、缺乏自主优势品牌迫使泰州外贸要思考转型升级

泰州的外贸出口企业普遍缺乏自主优势品牌与创新。根据江苏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公布的2013年江苏省名牌产品目录,泰州市有省名牌产品17个,少于苏州(176个)、南京(121个)、无锡(113个),可见在江苏省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因此,外贸转型升级的重心之一就是要通过提升外贸企业的创意研发设计能力,加快打造自主优势品牌,鼓励创新。

3、严峻的外部贸易环境迫使泰州外贸思考转型升级

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化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全球进出口贸易持续下滑,贸易磨檫和竞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加速,各国各地区的外贸结构也进行着相应地调整。根据泰州市商务局公开数据统计,2014年11月,受船舶、IT、化工、粮油拖累,全市进出口大幅下降,当月仅完成7.9亿美元,同比下降21.4%,其中,出口4.7亿美元,同比下降20.3%,进口3.2亿美元,同比下降22.8%。1-11月,各市(区)进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三资企业、自营生产企业均大幅下降,当月分别进出口4.5亿美元、2.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9.5%、12.4%。

二、泰州外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也是连接苏南苏北的支点城市。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8万,泰州现有以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和若干个新兴产品集群为主体的“1+3+N”产业体系。

2013年泰州市全年进出口总额104.42亿美元,出口62.92亿美元,下降9.4%;进口41.50亿美元,增长21.3%。按商品类别分,机电产品出口31.73亿美元,下降20.9%,八类商品出口在1亿美元以上,增幅“六升二降”,食品饮料酒及醋出口2.08亿美元,增长3.3%;化工产品出口10.45亿美元,增长5.4%;塑料橡胶制品出口3.72亿美元,增长35.4%;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7.08亿美元,增长1.5%;机器电子产品及电气设备出口12.80亿美元,增长9.1%;杂项制品出口3.01亿美元,增长8.5%;车辆船舶出口12.29亿美元,下降44.6%;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8.28亿美元,下降5.4%。按产销国别分,对亚洲出口26.87亿美元,下降13.3%;对非洲出口4.41亿美元,增长13.9%;对欧洲出口12.41亿美元,下降25.3%;对拉丁美洲出口4.21亿美元,下降11.7%;对北美洲出口12.30亿美元,增长29.6%;对大洋洲出口2.71亿美元,下降27.1%

2014年相比2013年出口降幅得到收窄。全年进出口总额108.90亿美元,出口61.82亿美元,下降1.8%;进口47.08亿美元,增长13.5%。按贸易方式分,出口额中,按商品类别分,出口额中,机电产品出口26.56亿美元,下降16.3%,农产品出口2.36亿美元,增长3.4%。按产销国别分,对亚洲出口26.54亿美元,下降1.3%;对非洲出口1.59亿美元,下降64.0%;对欧洲出口13.52亿美元,增长8.9%;对拉丁美洲出口3.81亿美元,下降9.5%;对北美洲出口14.17亿美元,增长15.2%;对大洋洲出口2.18亿美元,下降19.8%。

1、外贸规模较小,外贸环境严峻,外贸发展压力较大

结合近几年来的外贸数据来看,作为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2014泰州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70.89亿元,相比往年增长10.8%,而进出口总值仅有不到110亿美元,相比往年仅增长4.3%,外贸出口额不增反降,其较小的外贸体量和自身地位极不相称;2011年泰州市外贸进出口值达到峰值,全年进出口总额110.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出口74.78亿美元,进口36.1亿美元。进入2012年以后外贸进出口总额开始减少,其中外贸出口总额逐年递减,这反映出泰州外贸出口的整体压力逐年放大,面临的外贸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外贸形势日益严峻。

2、外贸产品结构基本稳定,主导产品特色不突出缺乏品牌竞争力

泰州传统的外贸进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车辆船舶交通运输设备、化工、纺织品等,近几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靖江市区船舶制造企业受到较为明显影响,目前排在进出口前面的仍然是机电、化工产品,这也是泰州本地的传统优势产品,其他和地方产业联系比较紧密的纺织制品、农产品等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缺少竞争力。

3、进出口国别相对稳定,新兴的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仍是主要进出口对象国,欧美市场相对成熟规范,但近些年由于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有限,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关注不够,像亚洲的东盟地区、非洲地区等。

4、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乏力,中小型企业潜力有待发掘

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已经显现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全民电商时代的到来,只要给予适度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中小型企业必然会迸发更大的活力。

三、泰州市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1、政府要积极做好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加强培育,打造品牌,鼓励升级

(1)强化政策支持,强化跟踪服务

泰州要积极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奖励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检查,确保取信于企业、取信于投资者。重点落实支持船舶、大型成套机电出口企业、新办企业和中小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引导企业用足用好信用保险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出口回落风险。

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开放型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构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主体参与的贸易预警网络,加快形成应对贸易摩擦的协同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帮助中小型外贸企业化解困境,相关服务部门要秉承“服务”理念,坚持定期深入重点外贸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宣讲扶持政策。要积极实施部门联动,主动邀请商务、海关、税务、国检等部门深入企业,随时帮企业协调处理实际问题,给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促进企业外贸业务正常进行。

(2)政府应加强科技支持,鼓励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

政府要加强科技兴贸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占领行业技术高地,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传统的外贸行业都需要高度重视。笔者曾经到兴化戴南镇董北村江苏兴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该公司一直专业从事钢丝绳和索具生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渔业、精密仪器制造等行业部门,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同类竞争对手太多,该公司也曾一度面临困境,后来公司果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靠提升技术含量迅速打开了市场,目前该公司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兴化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不锈钢丝绳生产基地,连续多年为国内同行业第一,产品80%出口,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及台湾地区。

(3)支持外贸企业横向联合、相互协作

政府积极鼓励外贸产品集聚地企业加强合作,有条件的大企业可以通过跨地区和跨行业的联合、新建、重组等模式向上下游延伸,减少对原来的上下游企业的依赖,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延伸,通过扩张产业规模和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中小型外贸生产企业走小而精小而强专业化的道路。泰州兴化戴南镇作为全国不锈钢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小型企业遍地开花,近些年来由于受到钢材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艰难,企业难以为继,当地政府现在采取的做法就是积极鼓励企业相互之间开展各种协作,通过抱团力量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变化。

(4)积极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加强合作,加大外贸出口品牌培育力度。

政府应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校的科技咨询服务能力,为企业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助力,一方面鼓励引导科研院校加快科技技术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校联合申报省地市乃至于国家级科技开发项目,为当地重点培育的出口品牌提供科技支持,进一步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加强出口基地建设,以国家和省级出口基地为示范,打造一批优势产业板块,推动产业集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近两年来泰州传统行业依靠技术升级打造出口品牌的意识不断增强,捷锋帽业每年出口仅姜堰地区就近3000万美元,造就了全国第二大帽子出口企业,“LACKPARD”在巴西市场成为仅次于“NIKE”、“adidas”的第三大品牌。2014年,双登股份的“双登”、五行材料的“5ELEM”、捷锋帽业的“LACKPARD”被评为“2014-2016年江苏省重点培育的国际知名品牌”。

2、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全球投资企稳回升,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数据,2013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规模呈恢复性增长,流入量从2012年的1.33万亿美元上升到1.4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因此,泰州外贸在着力稳定亚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开拓东盟、中东、非洲、南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东盟、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开展实业投资,从事加工贸易,促进产品原产地多元化;引导企业到境外设立分公司和贸易机构,切实稳定船舶等重点行业出口重点培育成长型外贸企业,开展中小微外贸企业专项帮扶行动,用足用活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关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中小微外贸企业走“专、精、特、优”之路,加快培育一批外贸出口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源。

3、企业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业务

(1)企业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在当前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泰州外贸企业更要加快速度构建诸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在内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降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与成本,也有利于外贸企业自身发展自主品牌。外贸企业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快速找到市场,也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推广,目前泰州外贸企业对电子商务重视不够,企业电子网页建设简单,产品说明不清晰,产品有效信息不足,链接不顺畅,缺乏整体美感。企业电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往往懂外贸的对电子商务平台不熟悉,懂技术的外贸方面又比较欠缺。笔者近几年一直在跟踪服务江苏乐彩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泰州一家专门做印刷PS版材的中小企业,该公司最初单纯依靠国内外的各种展会做营销拉订单,后来逐步意识到互联网电商的巨大威力,开始加大电商平台投入,现在这家企业利用阿里巴巴和中国制造等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

(2)政府应加大互联网+的支持力度,开展各种培训服务

由企业自行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由于需要专人维护,往往会遇到技术和成本瓶颈。地方政府或行业应根据地方的产业集群情况集中开展培训,在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站运营维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由笔者负责的泰州市互联网应用技术千名蓝领精英培训班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首期培训班有全市40家企业的电商精英参与培训。

4、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在指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比起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可以有效规避汇兑风险,降低企业结算成本。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已占同期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率达27.95%。由于泰州外贸企业自营出口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缺乏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泰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外贸企业数量非常有限,业务数量及结算金额所占比率远低于全国水平,因此需要积极推进:第一,政府与商业银行应加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宣传和推进力度,商业银行在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时设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快捷窗口,加快服务速度。第二,泰州外贸企业可以考虑利用上海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清算途径、通关便利加快推进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第三,企业自身应高度重视,将发展跨境贸易人民结算业务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并积极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途径开拓包括东盟、俄罗斯等在内的新兴市场。

5、企业要以企业文化为依托,勇于创新,扩展出口产品价值链

外贸转型升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出口产品创新设计水平,创新设计的驱动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这就要求企业要营造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制度,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被称作“第二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创新的土壤,企业要提高产品竞争力,根本的还是要靠设计创新、产品创新,靠产品说话,就必须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员工创新活力,不断设计开发出新颖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营销能力,由价格竞争转变到核心技术竞争和品牌竞争。通过自身产品品牌的价值链延伸,达到“微笑曲线”中最佳的附加值更高的生产销售领域。

最后,外贸转型升级根本的来说是要增强企业的活力,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竞争,要避免陷入为转型而转型的误区,给企业自由独立的市场空间,政府不要越位过度关怀外贸企业,确保具有传统优势的行业要继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防止过度强调技术创新,扼杀本身具有的竞争优势。(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熊美珍.株洲市外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14(05).

[2]中国泰州网.2011、2012、2013、2014年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中国海关网、中国江苏网.

[4]滕翔宇.常州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管理与科技,2014(12).

[5]沈静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外贸生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J].企业经济,2014(11).

[6]周铁.后金融危机时代江门外贸转型升级研究[J].对外经贸,2014(03).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电商创新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