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准入标准的经济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

2015-05-30卢嘉琪陈士辉

科技资讯 2015年28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贵阳

卢嘉琪 陈士辉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污染问题突出的现状分析,由此引入了生态准入标准这一概念。并从生态准入标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生态准入标准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致性对生态准入标准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进一步举例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阐释了基于生态准入标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二者的不可分割性。

关键词:生态准入标准 经济开发区 生态文明建设 贵阳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A)-0000-00

中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至今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在对外开放、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然而开发区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经济技术开发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规划滞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环境监管缺失等着些问题都是导致开发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引入了生态准入标准这一概念,生态准入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第一道防线,是从源头上控制经济开发区污染的一项重要制度。从生态准入标准为基础并以贵阳经济开发区为例探讨经济开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准入标准问题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1.1 生态准入标准问题的内涵要义

如何看待生态准入标准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对以下名词进行解释,即什么是“生态准入”“标准”又是从何而来?生态准入是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设置的产业准入门槛。而“标准”就是那一道红线,它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生态准入标准的设置,有利于这一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1.2 生态准入标准的构成要素

(1)区域环境容量。区域环境容量是对一个地区在不危害生态环境前提下可容纳污染物的能力的评估。该类主要指标包括:水环境容量、空气环境容量以及土壤环境容量等。

(2)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该类指标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类型、功能分区、主导生态功能等。

(3)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排放是对某一区域内人为污染源排入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的统计。该类指标按污染物形态分主要包括气态、液态、固态以及物理性污染物的排放率。

(4)区域环境与经济基础。区域环境与经济基础反映的是区域资源能源集约化利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区域环境管理等情况,主要包括区域地理状况、原材料和能源的重复利用或梯级利用、环保投资比例、集中供热、集中式废物处置场所建设等指标。

2 基于生态准入标准的贵阳经济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

2.1 经济开发区生态准入的具体内容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准入是从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环境功能区达标为目标,从环境容量和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出发,根据各个经济开发区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结合其建设用地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优化結构、合理布局为原则,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优劣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从宏观层面划定区域建设项目或工业产业布局的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2.2 贵阳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准入指标体系

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准入指标体系的建设以遵守国家法律及地方现有法规,条例等为前提,在符合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区域管理要求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对区域内的可建设项目设立门槛,以达到区域内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因此,确定指标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目的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经济建设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为中心来设计,由代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各组成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经济开发区乃至该区域环境的准入门槛。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选取最能反映经济开发区生态准入内涵的指标,且数据或资料应易于采集。

(3)生态优先原则。区域环境准入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充分考虑生态特性和生态承载力,优先发展绿色经济,倡导和扶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4)因地制宜原则。设立准入条件或指标时,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在设立生态准入指标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制订符合区域实际的准入指标体系。

(5)时效性原则。根据各个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要应与时俱进的规定不同时期区域环境准入指标体系。分析指标的有用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即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提出相应调整决策。

3 贵阳经济开发区案例实证研究及分析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3年3月,总面积63.13平方公里,以航空、航天两大军工基地为依托,聚集了一批优强企业,产品覆盖航空航天军工产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基础件、新型材料等领域。目前,贵阳经开区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00多家,其中,截止2014年12月,产值达到亿元以上企业有55家。

贵阳经济开发区位于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中上游,是贵阳主城区和重要的居住功能区,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贵阳经济开发区的环境质量要求高,生态建设任务加重。

3.1 贵阳经济开发区引入生态标准

贵阳经济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得益彰的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此,结合经济开发区的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秉持循环经济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如下具体指标

(1)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10%

(2)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10%

(3)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

(4)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金属废物回收率达到100%

(5) 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10%

(6) 单位工业增加值NH3-N排放量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8%

到2020年

(1)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20%

(2)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20%

(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

(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5)金属废物回收率达到100%

(6)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20%

(7) 单位工业增加值氨氮排放量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15%

3.2 贵阳经济开发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

2007年贵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2008年,贵阳市制定生态功能区划,确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贵阳通过建设小孟、麦沙等十大工业园,将上中下游产业聚集,让资源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2011年,全市磷资源就地转化率73.5%,新上项目100%。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249户生态文明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7.4亿元,同比增长31.2%,而同期用电量仅增长10.1%,实现低碳高效发展

在《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中的产业政策指出要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规划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在审批核准、资源配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经过长期努力,贵阳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8%,建成区绿地率达42.8%;各类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Ⅱ类、Ⅲ类,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2011年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13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亿元。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 经验及其启示

4.1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文明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生态文明以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虽然經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只顾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在如今社会“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下,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那么在经济木板越来越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这块木板也将越来越短,最终的结果也只是经济的增长而不是发展。

4.2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在面对当下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这一系列环境问题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给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生态资产是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的目的所在。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需要靠经济的发展来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3 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遵循整体发展的原则

世界作为一个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共同构成的整体,其各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一定要坚持整体性原则,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一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有一个宏观的视野,要追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精神面貌的共同发展。二是要将人类及其社会作为世界的一个部分、方面、环节来看待。要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整个世界的生态文明建的设整体中,用整体的观点去统筹规划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孟蝶. 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曾璐. 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杜维菲. 生态文明现状评价与实施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贵阳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丰收愿景——贵阳高坡
贵阳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亮点多多
试论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