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于寂寞的情怀

2015-05-30肖慧梅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何曾魏书生甘愿

肖慧梅

记得上中学时,我的恩师也是我的挚友曾说:“当教师要经得住寂寞,要甘于寂寞。”当时年少不懂世故,对恩师的话不理解,也不去琢磨。时光流逝,自己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才对这句话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在教育这方天地中,我已经生活了十五年,耗掉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除了山村的孩子、教科书,我一无所有。青春的心生活在这平淡的世界中,是怎样的寂寞……

人说甘愿寂寞,是自己对着自己的心耳语;不愿寂寞,是自己对着自己的心呐喊。而对苍白无力的自己,几经艰苦的自我反省,终于在孩子天真无邪的目光中,沉淀了自己“高傲”的心,甘愿默默无闻地伫立于三尺讲台。

寂寞如水,将一颗遗落尘埃、浸染世俗之气的心,清洗洁净。弹指十年间,清贫如我,无高楼豪宅,无名车装扮,更无闲暇社交。有的只是那一根描古繪今、画天造地的粉笔,还有那永远也讲述不完的古老文化以及那份长长的寂寞!然而,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谁的心甘愿在寂寞中慢慢变老?

每当夕阳染红山野之际,登临山之巅,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思绪也飘散开去;血热,心几欲飞去。青春的豪情,年轻的心,在这清贫之中,在这毫无掌声与光环的寂寞之中,是怎样的落寞?怎样的痛楚?

所幸的是,春花般的笑颜,清澈见底的明眸,求知若渴的目光,平淡了动荡的激情,淡薄了名利,洗净了俗世的铅华。亦如甘泉吸纳了郁结心头的尘埃,致使那颗膨胀的心恢复常态。恩师的话终于赋予脑际,印于心底——当教师要耐得住寂寞,要甘于寂寞。

豁然领悟后的心是如此轻松,亦如灵魂升入明镜台。细细想来,远到孔子,近到魏书生,无不在教师这一职位上兢兢业业,谋思变革。难道他们不寂寞?但他们又何曾放弃过,何曾不甘于寂寞呢?于是,寂寞中孔子有了“因材施教”,有了论语留予后世,成为纵横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于是,寂寞中魏书生有了民主教学、自主管理的新型教学模式,不留作业,常常不上课,所教班级却能秩序井然,成绩佳传。何哉?寂寞中的思想升华造就了一代名家。

为师者,亦贫亦苦。然而在这物欲横流、崇尚金钱享乐的社会中,耐得住寂寞,甘于寂寞的教师,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也是富有的、成功的。

寂寞是一种力量,冥冥中让人磨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寂寞是一种自信,于超凡脱俗中让理想插翅飞翔。

漫漫从教路,坦然走过。谁能说寂寞不是一种幸福的情怀呢?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何曾魏书生甘愿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甘愿被商人“围猎”的强势局长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魏书生:为“教书”而生
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
题蓑衣鹤育雏图
挑重担才是“占便宜”
何曾
挑重担才是“占便宜”
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