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医生支招应对考试焦虑症

2015-05-30陈福新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医生心理压力焦虑症

陈福新

焦虑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正常体验,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更好地发挥潜能。考生在考试前都会有焦虑、紧张,这不仅不会影响其考试,反会促进其能力的正常发挥。不过物极必反,过度的焦虑就是一种心病。考试焦虑症不仅表现为对不该担忧的情况发生过度的担忧,恐惧、烦躁、不安、失眠,而且往往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慌、气急,大汗、晕厥、手足发麻等,进而影响考试成绩,甚至失去考试机会。

考生出现焦虑症,有来自学生和家长两方面的因素。父母要求过严、自己期望过高和害怕失败,都是引起紧张而导致考试焦虑症的原因,其中自己期望值过高是重要原因。

王军是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两次都是由于志愿填报失败,以高分落榜。这些经历使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自我期望值过高,担心发挥不好影响成绩,从而导致严重焦虑。事实上,类似王军的情况在每年的中考、高考时并非罕见。有些学生为了多记、强记考试内容而“披星戴月,闻鸡起舞”,导致睡眠严重不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情紧张、焦虑、烦躁、强迫、抑郁、敌对等“考试焦虑症”的症状。

化解考试焦虑症,需要考生、家长共同努力,心理医生在此为您支招。

家长应对策略

第1招:营造民主氛围

家长应该在平时就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专制,做孩子的朋友。临考前,应该召开一次家庭民主会,家庭所有成员均应发言,共同接受考试的任务,共同分担考试压力,以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相信家人的每一次鼓励都会成为考生前进的动力。

第2招:创造复习环境

安静、舒适的复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在孩子复习期间,家长应该尽量少会客,尽量少看电视、播放音响,以免影响考生的注意力。

第3招:保持生活规律

临考之际,家长应该尽量保持考生原来的生活规律,让他们劳逸结合。可陪孩子参加一些户外运动,一起散步及娱乐,按时作息,注意饮食卫生和调节;同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提醒考生增减衣物,气温过高时注意防暑降温,预防疾病。

第4招:调节情绪

情绪会互相感染,尤其是家庭情绪更明显,家庭中任何一个人的情绪不好,都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临考期间,考生和家长应该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只有家长的情绪稳定,才能使考生的情绪稳定,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考试。不要听信任何小道消息,影响考生的情绪。

第5招:多与考生沟通

家长要多与考生沟通交流,缓解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淡化对考生的过高期望,多疏导、少施压,多鼓励他们,可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而且千万不要每考完一门就按捺不住地追问考试情况。

第6招:督促考生运动

临考之际由于时间较紧,许多考生放弃了一贯的运动锻炼。家长要提醒考生进行一些活动,如打球、跑步、散步、做俯卧撑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样有利于缓解疲劳,提高复习效率。

第7招:减少隐形压力

有些家长把升学作为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或者把自己早年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惧怕孩子考不上,因而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整天围绕孩子转,不惜重金购买营养品、补品,包揽了孩子的一切生活问题,只让孩子复习。这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极其不利。

第8招:寻求心理帮助

当您和您的孩子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通过上述措施无法排解,或者自己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时,不妨到专科医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考生应对策略

第1招:客观对待考试

每个考生从上学起,已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要正确认识考试只不过是对考生现有知识水平、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性测试,以避免不必要的考试焦虑情绪。

第2招:正确认识自己

考试焦虑症源于对考试看得过重,且缺乏自信。考生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就能从困境中得到解脱。同时要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学习中的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有意识地针对劣势科目进行复习。只要心里有底,焦虑症状自然会减轻,乃至慢慢消失。

第3招:淡化考试

不少考生把升学作为自己成才的唯一出路,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通道,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背上如此沉重的思想包袱,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其实,成才之路万千条,升学仅仅是其中之一。只有淡化这种心理,才能轻松上阵,发挥出最佳的成绩。

第4招:宣泄不良情绪

当自己处于一种莫明其妙而又难以言说的精神痛苦中,整天心神不定、焦躁不安,书看不进,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坐卧不安、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容易出汗时,可找朋友、同学谈心说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自己的焦虑郁闷情绪得以宣泄,达到情绪的稳定。

第5招:注意劳逸结合

人脑各部分有着不同的分工,如果大脑的某一部分长时间工作,脑细胞就会由兴奋状态转向抑制状态,使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在复习期间要有紧有松、有张有弛。如早晨起床后进行一些晨练再复习;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看绿树,闻闻花香;在课余时间适当安排一些文化活动,也可听听音乐,各门功课穿插复习,有利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复习效果。

第6招: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足够的睡眠消除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晚上至少保证有7~8小时的睡眠。考前如果经常失眠,可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如利眠宁、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 注意适当的作息,适时娱乐,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及时排除心理压力,合理的饮食调整,就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顺利度过高考关。

第7招:合理安排计划

考生要尽量做到自己管理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制定出合理、劳逸结合、效率最佳的复习计划,不开夜车,各科之间交替进行复习,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只会是越忙越乱。

第8招:注意自我调节

面对升学考试,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考生平时应有意识地暗示自己“我行,我一定能够考好”。积极、良好的暗示可产生自信,有利于缓解焦虑,也可以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等。

第9招:寻求心理干预

一旦考试焦虑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的学习或者即将来临的中考和高考时,应该消除疑虑,及早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必要时辅以小剂量药物,有助于摆脱考试焦虑的困扰。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心理压力焦虑症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缓解心理压力10法
更大的负担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更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