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探讨

2015-05-30蔡桂如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摘 要: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这方面资源开展教学,不仅能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实现创新,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在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实现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大学生化”。

关键词:研究视野;教学模式;自主教育;自我提高

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土壤中的地方优秀文化,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又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不断无声地对人们起着文明熏陶的同时也在助推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对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开展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运用的理论价值

第一,有助于拓展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更好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理论。作为课程资源的地方文化资源运用,涉及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地方优秀文化的认同、选择、转化与运用等问题,因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而言,需要从课程理论的角度,从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进行如资源选择、教育环境、文化传承与弘扬等理论与实证方面的拓展研究,以体现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前瞻性和前沿性,进而创新课程教学理论。

第二,有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离不开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名人、名景、名产等,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资源。为此,教师不仅需要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关系,还要探索如探究式、专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更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慕课(优课)、微博、微信等反映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内容,从而不断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体系。

第三,有助于促进师生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实现自主教育和自我提高,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涵。从笔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看,当前主流虽好,但存在如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法制观念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运用各地富有个性特征且对大学生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的优秀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理论内容相对枯燥乏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激发师生爱家乡、爱祖国和爱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更好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路径,丰富思想政治课理论教育的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提出:“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党和国家既有系列明确指示,更有具体推进要求。

事实上,长期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对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运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努力发挥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大学生化”,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信度和效度,这是摆在广大思政工作者面前紧迫而现实的重要课题。而且,作为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内涵界定、开发依据、选择原则、运用途径以及课堂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的研究和应用,不仅能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而且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大学生化”。因此,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利用,需要做到:一是体现示范性。即在资源选择与把握方面,不仅是选择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作为素材典型,更要考虑教学运用中的可持续效果,克服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上的单一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现象。二是体现针对性。大学生对家乡有着深刻记忆,对高校属地(第二故乡)也有着特殊情感。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进课堂,不仅能弥补理论内容相对枯燥、单一的不足,而且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熏陶,是其他教学内容所无法企及的。三是体现实效性。把富有亲切感的鲜活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学习资源,不仅符合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也使思想政治理论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增强了理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从而易使大学生对理论自觉认同、接受和践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为大学生“内化”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桂如.有意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2]郑丽萍.发掘地方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