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理念研究

2015-05-30周跃辉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

周跃辉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提出新常态下,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四大发展理念,以更平稳的经济增速、更好的经济质量主动适应新常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发展理念;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5)04-0058-05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1]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既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又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

一、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其基本前提条件是要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当前,国内外多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风险挑战极为严峻,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敢于面对风险挑战,敢于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坚持稳中求进,是近年来党中央确定的工作总基调。“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2]“稳中求进”的基调来自于对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虽然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略显乏力,国内工业增长动力减弱,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衰减,实体经济吸引力不足,经济结构将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仍需改革创新。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稳中求进是发展经验的总结,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体现了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辩证法。稳中求进中的“稳”,是指事物稳定的状态,“进”是指事物变化的状态。稳中求进是事物两种状态的辩证统一,关键是要采取渐进发展的方式。“稳”是稳增长、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是前提和基础;“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这是方向和目标。只有通过“稳”,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只有通过“进”,才能不断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够实现新一轮更高水平和更小代价的可持续增长。

保持增长稳定。目前,我国已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增长速度必然会回落。增长速度过低,会影响社会的预期和信心,引发各种社会矛盾。2015年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应当说,这与我们的预期目标有些距离,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需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保持就业稳定。促进就业是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仍很严峻,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呈现出“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特征。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人,创了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以及下岗人员再就业工作交织在一起,压力巨大。再加上国外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使得城镇新增就业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必须把就业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保持农业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地缘政治争端不断,稳定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整体上看,我国粮食虽然已实现“十一”连增,但不能对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依然存在。2003-2013年我国人口总量年新增约680万,今后全社会对粮食需求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要始终坚持“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根本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保持出口稳定。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外需不足和成本推高的双重困境,贸易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然不足,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东南亚国家出口竞争力上升,而我国出口竞争优势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递减。我们应当积极继续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保持货物贸易稳定增长,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实行多元化出口战略,积极培育潜在的国际市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尽快形成新的出口竞争优势。

加强改革创新。改革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初步实现了由体制僵化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应继续深化改革,着重加强利益关系调整和资源要素分配。坚持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减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常态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的重要途径。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3]我们要积极采取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并用的方式,分类施策。既要有效解决过剩产能、高能耗产业问题,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要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通过加快发展做大增量,实现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表明,我们必须逐步调整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腾出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状况恶化,会加剧社会矛盾,也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民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解决民生中的突出问题,既可以扩大社会消费,同时也能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我们要着重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在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二、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态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提质增效的过程,对之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就是要客观分析这一势态,理性面对。从世界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尤其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甚至向中低速换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常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速“换挡”现象,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以亚洲国家为例,1950-1972年,日本经济保持了9.7%的高速增长,在1973年到1990年期间进入到了426%中速增长区间,1991年以后更是进入了低速甚至负增长区间,韩国、中国台湾等也是如此。

从我国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是经济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跃上世界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现阶段,面临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增长需求乏力等各种不利因素,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推动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阶段势在必行。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回落,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冷静理性,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看到增速“换挡”是经济规律使然,又更要以战略的平常心,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

从经济增长基础上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014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6年全年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6位。当然,即使是年均7%左右的经济增速,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讲,也是很高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强调的:“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4]

从经济增长动力上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能扩大市场容量,又能大幅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尤其是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大,稳增长仍有很大回旋余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着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改善民生要潜力,各方面改革正在有序推进。从2015年第1季度的运行数据来看,我国经济虽然下行压力很大,但保持了较平稳增长的态势,正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①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我国GDP同比增长7%。

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不是“熄火”,而是“换挡”。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面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我们要增强信心,抢抓机遇,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出现的可喜变化,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中长期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信心。

三、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指出:“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严重产能过剩和流动性风险,这四大风险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推高了资金杠杆和经济运行的脆弱性。”[5]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产能过剩行业、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就会“水落石出”,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将明显增多。新常态下,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保持经济大局基本稳定。在国内外经济发展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大局基本稳定。一方面,要科学区分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对经济增速的不同影响,对于周期性因素我们采取一些短期的、临时性措施即可应对,而结构性因素则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带来经济的健康持久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管理、区间调控”的宏观调控思维,既不盲目草率实施强刺激的经济计划,也不消极保守坐视经济发展失衡衰败,而是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前实际,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既守住稳增长、促就业的“下限”,又把握好防通胀的“上线”,始终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改革创新以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关注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回旋余地,中央和各地方采取的措施既利当前、更惠长远,有能力防范经济出现大的起伏。因此,我国经济爆发系统性风险、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极小,但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不一,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抵御能力不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个别行业、个别领域出现局部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既要防范特定行业领域的局部风险,更要注意防范特定行业领域的局部风险通过传导机制演变为系统性风险,殃及经济发展大局。

提高劳动就业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业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12年开始,我国16周岁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相对宽裕的局面不复存在,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三个一亿”①①“三个一亿”具体是指“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人中有2亿属于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另外1亿所处的城中村、棚户区中也有大量失业人口和“零就业家庭”。此外,我国每年还有超过七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这些都需要巨量的工作岗位来支撑。应当说,我国劳动者职业技能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人口红利的相对消减与巨量的就业需求、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依然并存。从整体上看,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对于就业这一“民生之本”仍要常抓不懈。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一个国家特别是人口大国倘若粮食安全出现风险,就极易在战略上被牵制。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从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落实地方粮食储备任务。粮食主产区要重点加强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中央和省级政府还要强化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加工、流通、储运等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完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形成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的良好发展局面。

四、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2015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张高丽副总理提出:“新常态下的中国,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促进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6]新常态下,我们强调经济发展既不能片面追求过去那种粗放的高增长,但也不能不要适当的经济增速,这种辩证思想对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至关重要。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好经济始终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

坚持区间管理,注重定向调控。2013年年初,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出台了新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提出了利用“上限”和“下限”进行“区间调控”的概念。“下限”是保增长、稳就业,即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不能低于一定幅度;“上限”是防通胀,即物价上涨不能高于一定幅度,此举显著地增强了市场预期和信心。2014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速为74%,虽然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但总体上运行于合理的增长区间之内。另一种重要的创新调控方式叫做“定向调控”,它是区间调控的深化,更强调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从我国调控的实践看,实施定向调控,就是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瞄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短板”精准发力。比如,中西部的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就需要我们通过定向调控,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这些领域中去,以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2013年以来,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保持简政放权力度不放松,继续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累计已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并制定出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制度“三张清单”等。“一石激起千层浪”,简政放权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例,新一届政府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将“年检制”改为“年报公示制”,社会新注册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2014年,新增市场主体近1300万家,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经济新常态下,要继续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不断给市场和企业松绑,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推动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增强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增长。

加大公共投资,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201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注重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认真选择好投资项目,做到有市场,有长期回报。”[7]在经济新常态下,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径,对抑制经济增长下滑能起到关键性作用。总体上看,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仍然是发展的“短板”,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和潜力,能为未来一段时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重要的回旋余地。一是要继续推进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二是要重点加快中西部铁路、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三是要加强重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要加快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建设,加快国家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快节能环保和生态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国土生态整治工程。

向结构调整要助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调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在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通过科技进步,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在区域发展上,要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不断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协调性。加快落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地区发展繁荣,推动东部地区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同时,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努力扭转东北地区经济显著下滑的态势,加快落实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发挥好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日报,2014-05-11(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11.

[3]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11).

[4]习近平.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1).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动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5.

[6]张高丽.张高丽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15-03-22[2015-05-20]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22/content_2837124.htm.

[7]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N].人民日报,2015-05-01(1).

责任编辑:邓卫红李祖杰

猜你喜欢

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
创新发展的三重视阈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