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调查与思考

2015-05-30周德友

求知 2015年4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基层

周德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学才能上进,全党要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工作的具体实践者,是党的事业顺利推进发展的保障和基石。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角色关键,能力水平至关重要。2014年以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以开展“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交朋友”活动为契机,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对全区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举措,以确保基层学习落在实处并取得实效。

近年来,武清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推进与落实。区委中心组坚持以身作则,创新实施秘书导学,编发《学习参考》,明确区级领导干部“六个一”制度,即: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两个月组织一次辅导讲座、每季度进行一次交流研讨、每季度读一本经典书籍、每年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每年开展一次宣讲活动,并创新总结出制度“督”学——秘书“导”学——调研“促”学——谋划“求”学——领导“带”学的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五学”形式,推动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同时,围绕加强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强化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目标,区委宣传部紧密结合全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每月下发《镇街委局党委(党组)中心组自学提示》,积极做好对基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引导,同时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并强化督查考核,使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就基层领导干部个人而言,理论学习整体状况相对较好。一是思想上比较重视,多数能起到表率作用。经过多年来对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工作部署和强化跟进,广大基层领导干部普遍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对个人理论学习、提高素养比较重视,注意并能够主动发挥自身在单位系统内的学习带动作用。二是学习制度落实较好,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各单位普遍能够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且对学习内容和要求把关较严,学习记录清晰完整,学习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大部分党员干部能够结合工作实际,抽出时间开展个人自学。三是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多数能做到学用结合。在调研中,大部分干部普遍表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用知识来指导实践、推动具体工作。大部分领导干部能把学习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把个人理论学习作为提升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普通党员干部有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地学理论的问题,部分同志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存在偏差的。一是与己无关的思想。有的同志认为,理论学习更多的是区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事,基层党员干部只要把工作落实好就行了,理论知识学与不学、学多学少、学深学浅无所谓。退一步讲,即使学得好,在基层也没有“用武之地”。二是骄傲自满的情绪。有些曾在区级机关工作过或学历较高的同志感到,自己已有的知识“够用”了,凭现有的本事,应付基层工作,绰绰有余,无需再学。三是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心态。有些基层领导干部总喜欢和别人比较,感觉到自己干到现在这个职位“够本”了,比以前一起工作过的多数同事都强,就是再努力学习,也不会有多大进步,倒不如“知足常乐”。

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受到制度规定的约束和上级检查督促的压力,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学是学起来了,但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一是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有的领导干部把理论学习看作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不把关注点放在对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落实上,而是在学习的天数、笔记的页数和体会的篇数上反复琢磨以“应付检查”。虽然平时也参加学习,但不抄笔记,不写体会,一听说上级要检查,就赶紧“突击”,笔记让别人代抄,体会照搬他人。二是忽热忽冷,起伏不定。有的领导干部一时学习热情高涨,又是制定计划又是购买资料,在短时间内甚至时常挑灯夜战,指望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时间一长,劲头一过,加之受到日常琐事的干扰,不学习的借口越来越多,学习计划就成了墙上的“字画”,对学习资料更是很少问津。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有的领导干部学习不刻苦,舍不得下功夫深钻细研,满足于通读而不求读通,满足于学了多少而不求学会多少,满足于记住了多少概念、观点和名词,而对所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却没有形成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

3学用结合不够紧密。一是学用脱节不会用。有的“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只满足于在文字上“做游戏”,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有的同志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不解决具体问题,靠喊口号过日子。有的同志理论掌握了不少,一遇到具体问题就犯迷糊,晕头转向,不善于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对现实情况进行理性思考,不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二是简单主义不愿用。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现在基层群众都讲实际、图实惠,与其讲上一通大道理,还不如办一件实在事。也有同志认为,对于基层来讲,什么东西都是越简单、越浅显、越直接越好,搞太复杂、太深奥了,反倒效果不好,难以落实。三是不经消化胡乱用。有的领导干部不注重对学习成果的巩固和转化,不能很好地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对所学理论进行深层次地领悟和消化,将理论成果转化成提高认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在运用过程中生搬硬套,出现不能“对症下药”的现象。

重视抓好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学习问题,为全党切实改进学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武清区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和实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抓实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

1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强化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是做实头脑武装的需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经过实践证明的一条基本经验和特有优势。每当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时,无论是迎接挑战还是抢抓机遇,我们都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落实之风。当前,党的事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论在创新,头脑武装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基层建设的骨干力量,只有主动适应时代的节奏,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岗位职能,确保党的部署决策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

二是强化理论学习是做实本职工作的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武清区已进入加快实现率先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新时期广大基层群众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发展愿景的不断增强,对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执政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果基层领导干部不注重理论学习,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开展服务群众的工作实效就会大打折扣,难以让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满意。

三是强化理论学习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基层领导干部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虽然今天在基层工作,以后也许会不断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权责多重,想要保持住、保持好基层工作养成的“老黄牛”精神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关键取决于在基层工作时打下的坚实素质基础和精神信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在基层工作时,不能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来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思维和谋划工作等能力,即使将来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也会因为理论根底浅、谋划能力弱而感到力不从心,工作吃力,到那时再后悔平时学习不扎实也早已来不及了。

2着力把握关键环节,丰富内容形式,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吸引力。一是把好学习内容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理论学习应该是全面、系统、富有探索精神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内容上要广博精深、兼收并蓄。要向书本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史国史、党情国情,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宗旨信念,真正掌握好制胜的看家本领。要向实践学。在参与发展实践中砥砺精神,在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深化认识,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中增强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向群众学。要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总结新鲜经验,学习群众智慧,以此来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推动工作。

二是破解学习方法关。方法体现思维水平,直接影响学习成效。要在巩固以往好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学风,学习党的重要文献、文件及领导讲话,要原原本本研读原文,全面深入领会精神实质,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学会融会贯通,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中进行思考与比较,既要弄清基本观点又要弄清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还要学会带着问题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切实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各方面工作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为促进基层党员干部更好地提升综合素养,武清区委宣传部将区委中心组内部学习资料《学习参考》的发放范围,扩大到镇街委局。同时,创新组建区委讲师团,以理论政策、形势任务、调研服务为职责,面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宣讲活动,以求达到上下统一思想、凝神聚力、鼓劲造势的学习效果。

三是抓实交流讨论关。交流讨论是理论学习的融会升华,也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有效手段。在调研中,据有的基层干部反映,由于同志们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准备讨论发言内容,因此每次讨论时大家不是无话可说,就是闲聊一通,效果很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就组织讨论的部门来说,每次讨论前都要提前确定主题并安排专门时间供大家消化学习内容、准备发言提纲,做到有备而来、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达到融会思想提升水平的目的。

3切实搞好成果转化,出实招做实功,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一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人们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加之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少数基层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动摇,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在查摆“四风”问题上指出自身对党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改革开放的信任不那么坚定了。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因为他们信仰缺失,缺乏正确的精神生活追求。因此,要通过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基层领导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此来有效解决信仰缺失问题。

二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要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绝不是靠嘴皮子说就能做到的,要靠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用服务群众的真本领创造出让群众满意的真业绩。要采取有效形式,引导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增强个人的业务技能和实际本领,不断沉淀知识积累,提高工作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走基层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