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新开放区域的前世今生

2015-05-30

凤凰资讯报 2015年45期
关键词:午门官学安宫

近日,故宫新开放了四大区域,宝蕴楼区、慈宁宫区域、午门及东华门区域。

宝蕴楼曾建“少年天才班” 宝蕴楼曾是咸安宫的旧地。康熙年间的废太子胤礽就曾经居住在咸安宫中。

太子被废黜后,康熙命胤礽移居到慈宁宫和英华殿之间闲置的宫殿咸安宫居住, 十几年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在咸安宫病逝。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皇帝利用这块地方兴建了咸安宫官学,并选拔内务府上三旗,即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子弟以及景山官学中学业优秀者入学学习。因此可以说这就是清代设立的一座“少年天才班”。

咸安宫官学因此也在乾隆十六年,从原址迁建到了西华门内原尚衣监旧址,并在那里新建了官学校舍,官学沿用了原有的“咸安宫”名称,仍然称为“咸安宫官学”。1913年,北洋政府决定在咸安宫旧址上建造古物陈列所,以此作为文物库房,1915年最终建成宝蕴楼。

乾隆生母无法入住的寿康宫 慈宁宫区域包括慈宁宫、寿康宫和慈宁宫花园。关于慈宁宫的历史,要追溯到明世宗嘉靖年间。

嘉靖四年(1525年),曾经住过明宣宗生母、皇太后张氏的仁寿宫发生了一场火灾,世宗借着这个由头,在嘉靖十五年对这片宫殿建筑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建,建了新的宫殿群:慈宁宫。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宝亲王弘历承继大统,是为乾隆皇帝。乾隆帝的生母熹贵妃钮祜禄氏,也被乾隆皇帝尊为皇太后。很快她便从自己原来的寝宫——西六宫之一的永寿宫搬迁到了东六宫的景仁宫。这次搬家,只能算做“权宜之计”。因为东、西六宫都是当朝皇帝嫔妃的居所,升格为“婆婆”的钮祜禄氏,按照礼制应该搬到西面的慈宁宫或东面的宁寿宫两座太后宫殿居住。然而这时问题摆在了新继任的乾隆皇帝面前:两处宫殿竟然都不适合自己的母亲居住。

首先来看西面的慈宁宫。清朝入关后,只有孝庄文皇后曾经在此居住。而且孝庄生平笃信佛教,到了晚年甚至腾出原有的寝宫改建成了佛堂,而孝庄自己却住到了周边的围房中去。因此乾隆年间的慈宁宫寝殿,仍然维系着佛殿的格局,而围房由于孝庄曾经居住过,这位老太后在清宫中的地位无人能够比肩,因此她曾居住过的宫殿不适宜新的太后居住。

再看东面的宁寿宫。自雍正年间起,宁寿宫便是康熙太妃们的居住场所。如果论辈分,这些太妃们还是崇庆皇太后的“婆婆”。为了自己居住而将“婆婆们”赶走,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于是乾隆最终决定在慈宁宫西侧为母亲新建一座太后宫殿。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寿康宫。

午门凭单双号牌进入 古人以子为正北,午为正南。而午门的位置又是在紫禁城的正南方,所以这座南门也就称之为“午门”了。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清两代有关出入午门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午门从正面看只有三个门洞,但是从后面看就变成了五个。那是因为在城台两掖处还有两座门,分别是左掖门和右掖门。说来有趣,这两座门可是北京最早实行单双号“限行”的地方。凡是遇到大朝会,所有参加典礼的官员们都要按照自己手里的单双号牌,分别从左右掖门进入,以防官员拥堵。

東华门门钉数量比其他门少 提起东华门,这里有很多故事。

先从东华门的门钉说起。紫禁城的另外三座门,每扇门上都是八十一颗门钉,唯有东华门是七十二颗。

在紫禁城最早规划的时候,东华门实际上是专门为居住在禁城东南角的皇太子设置的。作为比皇帝低一辈的皇太子,在门钉的数量上必然要比其他门的少。(杨征)

猜你喜欢

午门官学安宫
凤阳明中都午门须弥座束腰石刻纹样特征分析
博物馆之夜
安宫牛黄丸更应合理用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可以救命的药——神奇的安宫牛黄丸到底好在哪里?
明清时期太谷县教育刍议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金代的官学教育
宋代官学教育经费及其政策
妇女产后止血安宫颗粒的药学应用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