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小人物掺和项羽末日

2015-05-30

凤凰资讯报 2015年45期
关键词:亭长汉军老农

细品项羽生命最后一日的一些细节,有助于了解这位充满争议的战神。

汉军十面埋伏,项羽率领八百亲兵东奔彭城。逃至阴陵,道分两岔,遂问道田间一老农。老农指向西边。项羽信为真话,策马飞奔,却正跑向追赶的汉军。老农与项羽并无仇怨,只是素来痛恨他暴虐,因此指了条死路,这是一介小民对楚霸王的报复。

项羽逃至乌江边,乌江亭长泊船岸旁促其渡江,项羽对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亭长再三催促,项羽喟然道:“我知公为忠厚长者,厚情可感,我无以为报,惟坐下乌雅马随我五年,日行千里,临阵无敌,今我不忍杀此马,特地赐公,见马犹如见我呢。”跳下马来,令部卒牵付亭长。

生命最后一日,项羽与两个小人物之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个恨他,一个敬他,田间老农看到的是残暴这面,乌江亭长见到的是英勇那面,角度不同。

两千多年以来,所有关于项羽的争议,其实都是角度问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项羽自刎,年仅三十一岁,一生伟业,皆成就于热血青春迈向成熟的阶段里。换个说法,就是项羽心智尚未成熟,无限的权力和事业巅峰骤然砸其头上,让他措手不及,竟因此而一败涂地。

靠扛鼎拔山之力而飞上权力塔尖,项羽来不及学心权力的运用法则,仍以一分天真心性对待天下大事,比如要求与刘邦单打独斗定输赢,就不是统帅该想的办法。西入咸阳,刘邦约法三章,致力于建设;项羽杀火放火,陶醉于毁灭,只能完成砸碎旧世界的任务,担不起建设新政权的使命,天下归属已见分晓。

项羽不独有军事天才,也有残暴本性,中国史通俗演义作家蔡东藩评得好:“项王之坑降卒、杀子婴、弑义帝,种种不道,死有余辜,彼自以为非战之罪,罪固不在战,而在残暴也。”

打年轻过来者,多怀念青春年少时的恣意,但手握重兵大权的年轻人没本钱恣肆,因为他们一任性,就有无数人遭殃。霸王别姬时,虞姬和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秀外慧中的虞美人也成为遭殃者之一。

项羽太年轻,只见霸道,不见王道,“不修仁政枉谈兵,天道如何尚力争?”前人之问,亦是后人之问。摘自《新商报》

猜你喜欢

亭长汉军老农
亭长·厅长·处长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老龙和老农
《史记》里的三个亭长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老农答记者
老农答记者问
清入关前汉军举人群体考述
韩信千金谢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