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心理性格特点及化学教学策略

2015-05-30郑燕钦

关键词:哲学思维激发兴趣高中生

郑燕钦

摘要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求知成长关键阶段,也是他们形成“人生三观”的关键时期,要使学生学好化学知识且用超越化学知识的思维去指导人生,使得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应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及产生原因认真分析研究,才能在教学上从战略到战术进行全面设计,对症下药,更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

关键词 高中生 心理性格特点 激发兴趣 化学观念 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化学成绩优秀,但是谈不上兴趣,毕业后就差不多都忘光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人生历程中很少会利用到化学的一些知识和思想,他们经常会怀疑化学的学习意义,化学好像是他们人生中的匆匆过客,且不留痕迹。这类学生是纯粹为高考而学习化学的,他们把机械记忆化学知识、做大量习题、考高分作为学习化学的方式和目的,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化学理念,感受到化学的真正内涵。所以一旦高考结束,目标实现后,这些表层知识便仿佛过眼云烟般消逝了,更不用说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了。二,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化学一直都学不好,感觉化学就像一盘散沙,知识零碎,形不成严谨的知识网络,很难做到长时间记忆。于是因为学不好所以没兴趣,因为没兴趣所以就更学不好了,形成恶性循环,心中深怀着对化学的恐惧和压力,课上和课下都吃力地勉强维持着,但是漫无头绪,不知从何突破。在高考结束后,一听到化学避之唯恐不及,很难使得化学对他有指导意义。这类学生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具体知识的识记上,忽略了这些具体知识所蕴含的化学观念,所以只能获得低水平的认知,只能得到孤立零碎的知识,也难怪学不好化学了。三,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化学成绩优秀,热情高昂,各部分知识能顺利地融会贯通,轻易地举一反三,在其他科目的学习或遇到一些人生矛盾时也能适当利用一些化学观念作指导,这类学生才是真正掌握了学习化学的理念,透彻领悟到了化学内涵和化学的哲学思维。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求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形成“人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要使学生学好化学知识且用超越化学知识的思维去指导人生,使得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应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及产生原因认真分析研究,才能在教学上从战略到战术进行全面设计,对症下药,更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

一,高中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分析。

1,年龄特点。高中生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的关键时期,他们正经历着从少年向青年的转型期,是幼稚和成熟,矛盾和希望共存时期。他们已经迈向青春,心智已经比初中生更成熟稳定,考虑问题也更全面周详,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理解能力等已逐步增强,思维已经逐渐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可以逐步接受系统性、理论性、科学性更强的知识。他们独立性增强,个性突出,已经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积极探讨,经常会思考一些有意义的哲学命题,但是因为生活经验不足,情感带有冲动性,面对现实中的一些矛盾会感到困惑,为自己该确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感到迷茫。所以高中化学教学中,除了传授严谨系统的学科知识外,应把一些哲学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性格。

2,时代环境的影响。目前的高中生正处在中国深化改革时期,国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他们的父母大部分生活在国家“统包统分”管理模式下,按部就班的成长求学,成家立业,求稳守成是他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基调,却缺乏个体的觉醒以及个人追求。但现在面对的是“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模式,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能力发展、知识吸收的要求就更高、更焦虑,以致有些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学生忽略了学习的根本目的,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为成为优质的考试机器而努力。而另一方面,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思想上以“个人为中心”,生活上“拿来主义”,使得有部分学生缺乏科学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他们处于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正是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他们可以从网络上方便快捷地接受各方面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浅显易懂,刚好与他们这个时期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难以坚持的薄弱的意志相契合,更多的是助长了他的浮躁、浅学习,不利于启发他们的思考,开拓他们的思维,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同时结合以上特点,除了注重化学本质、化学观念的深层引导,还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探索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相应的教学策略。

1,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首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使他们热爱化学这一科目,这样,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深入专研就水到渠成了。

(1)在课堂教学中与贴近生活的素材紧密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化学能够直接指导他们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在碱金属中介绍美丽的烟火的制作;在铝族元素中介绍铝的危害及胃药的成分;在碳族元素中介绍C-14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介绍硅与现代信息产业的关系;在氮族元素中介绍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进展,食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危害及检验,NO和液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氧族元素中介绍O3在工业领域的应用,H2O2怎样用于旧油画的翻新,雾霾天气的危害及处理途径;在卤素中和学生分享氟的防龋作用。在晶体结构教学中,介绍各种天然宝石的结构。在化学原理教学中,介绍人体液中的酸碱平衡。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等等。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穿插一些科学性强,开放性趣味化学实验对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理解应用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在碱金属教学中有Na在煤油和水混合物中的“跳舞”实验,Na2O2与CO2的“吹气生火”实验,Na2O2与H2O的“滴水点灯”实验;在卤素教学中有卤化银感光性的“指纹实验”,碘遇淀粉变蓝的“米泔水实验”;在铝元素教学中有铝热反应的“焰火实验”;在硅元素教学中有“水中花园”实验;在金属教学中有“喷雾作画”和“彩色温度计”的制作;在乙烯教学中有KMnO4用作水果鲜花保鲜剂实验;在络合物教学中有“晴雨花实验”等等。

(3)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化学习。以下举例常见的几种方式:

A,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可以展示相关的精彩图片、视频和微观模拟动画,也可以补充一些精彩的课程相关内容。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观看BBC纪录片《化学史》初步了解各个化学元素的发现和特性;在乙醇教学中,通过观看CCTV10的纪录片来了解中国的酒文化,使学生不但对乙醇产生兴趣,也培养了浓厚的民族感情。

B,在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主体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会理解;让我参与,我将学会。”如在SO2教学中,主要是SO2的性质和环境污染,这节课的相对难度较小,可提前引导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模式,进行讨论、分享,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总结。又如“糖类,蛋白质”教学中,学生在生活及初中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为主讲的模式,结合他们生活中的饮食特点,进行自主讨论、梳理、总结。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但激发了热情,锻炼了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C,有效利用网络工具。有些学生深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并不是网络的错,而是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随着物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老师们如果能把他们的眼光引向游戏、聊天之外更广阔的网络世界,他们才会发现:网络是对现代人生活影响如此深远的一种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所以我们的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在做探究实验时,可以结合网上虚拟化学实验室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网络的积极用途,也让学生把平时高超的网络技术和学习相结合,相得益彰,乐此不疲。

(4)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化学史材料。“科学能给人以知识,而科学史却可以给人以智慧”,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它的发展过程,更了解了古今中外科学家们优秀的品质,不仅继承了他们的学术,更继承了他们光辉的精神财富。化学史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发展轨迹以及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候德榜的候氏制碱法;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分析;道尔顿创立近代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创立元素周期表;凯库勒确立苯的结构等等。这些科学家感人的故事传达给学生弥足珍贵的科学精神,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成就事业。

2,把哲学思想贯穿到化学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确立化学观念的同时,也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指引方向,乃至人格的完善。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化学具体知识,学生不易融会贯通,所以应帮助学生从记忆知识过渡到理解化学的核心观念以及对化学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以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而科学和哲学是相互依存的,在深入学习化学观念的同时,必然会归纳出更广泛、更深刻的哲学原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举例几种。

(1)“微粒观”。物质的结构和存在状态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由内部微粒间相互作用决定的,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通过物质宏观表现出来。例,在“离子反应”教学中,某些盐溶液为什么会显酸碱性,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如下认识:这些盐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两者的综合作用,即盐的水解结果;在“同素异形体”教学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但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导致性质差异很大。“微粒观”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现象由本质决定,本质通过现象来表现;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通过现象来抓住事物的本质。

(2)“平衡观”。恩格斯指出“平衡是和运动分不开的”“相对静止即平衡”。由此学生认识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且速率相等,所以在表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量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一旦外界的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发生改变时,旧平衡有可能被破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达到新平衡。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这些理论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若要达到一个更好的新平衡状态,就得利用不平衡原理重新探索建立新平衡。

(3)“守恒观”。在化学反应中有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在离子反应中有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在氧化还原中有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等等。《列子》中指出“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老子《道德经》中写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都深刻地阐发了物质守恒思想,对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及人格完善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之,要使教育教学达到高效全面,必须使内容策略符合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教师只有把现代高中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伟伟.化学研究中的哲学思维【J】.百度文库,2011

【3】 王保强.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4,(5):85-88

【4】 何彩霞.化学观念统领下的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J】化学教育,2014,(9):18-22

【5】 郝洪庆,刘晓红.浅谈无机化学原理与教学实例、趣味实验、元素无机化学知识点的结合【J】化学教育,2014,(8):9-13

【6】 冉乃彦.试论90后高中生的特点与引导【J】百度文库,2011

猜你喜欢

哲学思维激发兴趣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哲学思维与治国理政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