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研究

2015-05-30张梦颖李孝章

中国市场 2015年51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

张梦颖 李孝章

[摘 要]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现金流量等进行了解的重要工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对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进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绩效测评动机;融资需求动机;股票发行动机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082

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动机

1 1 绩效测评动机

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数据是上市公司绩效测评的基础,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长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企业经营管理者通过对数据的运用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制订更长远的计划,使公司更加发展壮大;而企业投资者则通过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的经营状况,预计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从而决定是否对该公司进行投资;企业债权人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判断是否可以把资金借给该企业,同时,还能够预测该企业是否可以按期还款,以确保自身资金的安全;政府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看到其对社会的贡献。然而,这些指标的计算均离不开财务报表的数据支持。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计算与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本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同时,财务报表也是考核经营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管理者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好坏,优秀的管理者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有效的管理可以使整个企业更有秩序更有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业绩考核和薪资的变动是密不可分的,管理者为了更受上级的青睐,获得更高的职位,得到更丰厚的报酬,便可能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粉饰来彰显自己的业绩。因此,绩效测评机制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最基本的动机。

1 2 融资需求动机

企业是鱼,资金是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企业通过融资可以研发产品,扩大规模,发展市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当企业资金不足时,也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偿还到期并且不得不还的资金,暂时缓解偿债压力。企业还可以通过融资来改变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从而使其达到预期目标。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需要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壮大和发展。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之一就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这些金融机构对公司提供贷款的审核条件非常严格,为了降低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要求企业提供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本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根据所获得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企业的信用等级,而对于资信状况欠佳的企业来说,只有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粉饰才能使自己企业的财务状况符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核标准,以此来取得资金。除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其他投资者来融资,当然投资者也会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各项财务指标,从而决定是否向该公司进行投资。因此,融资需求也是促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动机之一。

1 3 股票发行动机与上市资格维持动机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首次公开发行的发行人财务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二是连续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三是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四是至今连续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五是至今连续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1]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不仅可以建立长期的融资平台,还可以使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得以完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因此,不符合上市标准但又急切上市的公司经常会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使其能够达到法律标准,通过证监会的上市审核,顺利使股票发行。

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最近连续三年亏损,在限定期限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发生问题时,就会被挂上ST的牌子,预示着该企业具有投资风险,投资者看到ST股就会谨慎投资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筹资。如果该上市公司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扭转局面,那么企业的发展会恶性循环。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时,就会被挂上PT股的牌子,停止交易,价格清零,等待退市。发行股票是上市公司对外筹资的重要途径,被摘牌是对上市公司致命的打击。因此,上市公司为了防止和避免被摘牌,尤其是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经营成果不明显,处于被摘牌边缘的上市公司,通过用各种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来维持上市资格,成为“挽救”公司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1 4 纳税筹划动机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利润按照税法调整之后得到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企业所得税也是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一部分,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常偷税、漏税、延迟纳税,他们通过对财务报表粉饰,调整收入和费用以达到减少纳税或延迟纳税的目的。

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

2 1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危害

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大多都是高层为了达到某些经济目的而采取的铤而走险的手段,企业会计人员不得不服从上级的指示进行报表調整与粉饰,但是粉饰报表是一种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的行为。对社会经济没有造成严重影响的,尚不构成犯罪的,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会计人员会被处以罚款,而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会触犯刑法,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 2 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危害

被粉饰过的财务报表数据不真实,存在很多虚假交易,可靠性不强,信息质量低下,被粉饰过的财务报表往往是非常完美的,从上面可以看到本公司发展势态良好,进而蒙蔽决策者的双眼。如果决策者利用被粉饰过的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公司发展目标,轻则会阻碍公司的发展,重则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甚至是被摘牌或被其他企业兼并。

2 3 对投资者的危害

投资者对一个企业是否进行投资最主要的是看该公司的财务报表,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计算,看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利润率等指标,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最终选择最符合标准的一家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如果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经过粉饰的,那么投资者就会进行错误的投资,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影响本公司的发展。同时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无法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

2 4 对股民的危害

虚假的会计信息会造成资本市场紊乱,股票价值扭曲,当市场不稳定时,这些企业就会禁不住打击,股价下跌,股票市场上的散户们的经济利益会受到很大威胁,资金缩水,有些股民甚至被长期套牢,无法解套。这就会打击股民的积极性,使股民对股票市场望而却步,最后撤资离开股票市场。如此一来,对市场也会有消极影响,对那些发展良好的上市公司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2 5 对政府的影响

国有企业占我国上市公司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和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投资者总会把政府和上市公司联系到一起。再加上我国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出台强有力的惩罚政策,这些国有企业总会钻政策不完善和惩罚力度不强的空子,实际造假成本和造假收益严重不匹配,就会使这些上市的国有企业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铤而走险。因此导致资本市场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投资者和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到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树立[2]。

3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

3 1 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就是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关联交易是公司运作中经常出现的而又易于发生不公平结果的交易[3]。在我国,上市公司和母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之间发生关联交易的现象极其普遍,利用关联交易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是上市公司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上市公司通过虚构经济交易,向关联企业大量购买或销售商品,来调节成本或销售收入。这些交易虽然已挂账,但是实际上可能未必真实发生,上市公司常会通过这种方式对其利润进行粉饰;上市公司以高于或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购销活动,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和进行股权置换;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可以起到调节资产的作用;上市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取或支付管理费用来调节利润;上市公司以高息或低息的方式与关联企业进行经济往来,以调节财务费用[4]。通过各种形式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扭亏为盈。

3 2 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

资产重组是企业重新整合、调整、配置企業资产,以达到优化资产结构的目的。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兼并、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等方式,使企业利润增加,从而起到了粉饰财务报表的作用。

债务重组主要以资产清偿债务,以债务转增资本的方式,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债务重组中的得利计入营业外收入,上市公司便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操控,调节利润,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利用资产和债务重组也成为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3 3 利用存货

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离不开企业的存货,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等。存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较大比重。存货的计价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算出来的存货成本存在差别,上市公司通过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成本进行调节,进而调节企业利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对存货应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存货跌价准备在以后年度可以转回,这样一来会计准则的不严密就给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报表粉饰的机会和手段,上市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通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调节主营业务成本进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5]。

3 4 变更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但并非绝对不可以变更,上市公司便巧妙地利用这一点,通过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变更计提折旧的方法随意调整利润。上市公司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把定额成本差异在库存商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而并不分摊在本期销售的产品中,本期的销售成本通过这种方式就会被降低。变更会计政策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常见手段。

4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识别方法

4 1 通过经营战略分析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营战略的确定是建立在财务报表信息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自身发展的潜力,通过与其他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比,可以明确自己在本行业的地位和竞争能力的强弱。财务危机是连接经营战略分析和财务报表粉饰之间的纽带,当企业财务状况发生问题时,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其在该行业的地位,为了避免摘牌,会对自己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并且制定危机时期的经营战略。上市公司经营战略危机的征兆主要有:盲目扩大规模,负债比率过高;主营业务收入的非预期下跌;行业前景黯淡;巨额的研究和开发支出;过度依赖某家关联公司;过度依赖贷款[6]。因此,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危机识别和经营战略的分析,对其财务报表是否粉饰持怀疑态度,并通过一系列定量分析的方法,识别上市公司是否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4 2 通过管理者行为分析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是财务报表的直接使用者,也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往往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资格和获得配股资格,或者是为了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吸引大量投资者,所以他们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向外展示其强大的盈利能力等虚假信息。若是一个亏损的已经陷入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那么管理者会采取一些手段防止更为严重的情况发生,他们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通过关注管理者的行为,识别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可以判断其是否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4 3 通过财务分析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财务分析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识别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方法。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计算出各项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利用战略分析、会计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等财务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把得到的数据与该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是持续稳定的,如果个别数据与以前年度的历史数据相差较大,就要对该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异常变动项目,着重分析与变动项目相关的会计账户,粉饰报表常用的会计账户主要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投资收益等,考虑上市公司是否对虚增利润对利润进行操纵。除此之外,還应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这些异常项目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项目的真实性,与历史数据相差的数额越大,说明异常变动项目就越多,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就越大。

5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防范措施

5 1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目前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还不完善,上市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和投资者往往是分开的,而其中只有企业管理者直接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所以应加强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增强对管理者的制约。此外,对企业内部的绩效审核进行改善,改变薪资评定标准,使工资的评定不完全依赖于绩效审核,并且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这样可以有效抑制管理者为了一己私利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行为。

5 2 改革相关制度,减少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我国对上市公司的首次发行股票有一些硬性要求,比如要求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那么将要准备上市的公司为了达到这些要求,通过证监会的审核,会想方设法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如果已上市的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标记为ST股,沪深证券交易所将会宣布对其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上市公司为了保持其上市资格并不被标记为ST股,当企业发生亏损时,通过利润粉饰使其变为盈利,进而避免停牌风险。因此,合理改革相关制度,可以减少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

5 3 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我国政府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还不够强,法律法规制度也不太完善,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使高层管理者认识到违法带来的后果,把粉饰报表的念头扼杀在摇篮里,使其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而达到减少粉饰财务报表行为的目的,营造良好的财务氛围和市场环境。

5 4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公司的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规范,上市公司虽然分布在各个行业,每家公司也有各不相同的经济业务,但是其会计处理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然而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有一些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备,存在一些漏洞,这就给上市公司钻空子的机会,打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擦边球,给他们粉饰财务报表的机会。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为会计工作提供严格的依据,减少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

5 5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是经济警察,他们能够客观审查和评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最为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特点。他们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的最中心力量,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对其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进行制止,那么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将会失去真实性和有用性。因此,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机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有利于防止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浊清云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EB/OL].(2015-07-08)[2015 07 12].http://baike baidu com/subview/634897/634897 htm

[2]王艳梅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造假问题研究[D] 保定:河北大学,2007

[3]Garfielddy 关联交易[EB/OL].(2015-06-17)[2015 07 12].http://baike baidu comview11158 htm

[4]许艳霞 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和手段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7):52-54

[5]易晓文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虚饰的主要手段的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6]张仪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