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自由度较低背景下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分析

2015-05-30段毅

中国市场 2015年51期

段毅

[摘 要]基于“经济自由度”这一重要国际指标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介绍了经济自由度的内涵、衡量标准以及我国经济自由度的现状;引入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概念,并介绍中国吸引FDI的现状;分析在经济自由度较低的情况下,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提出吸引外商投资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经济自由度;外国直接投资(FDI);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金融自由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1014

1 经济自由度

11 经济自由的内涵

按照《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解释,经济自由是经济活动(商品和服务)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免受政府的限制与强制干预,同时能保护公民和维持其自由。简而言之,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进行生产、消费、投资的方式,政府的责任不是限制和强制干预经济活动,而是尽可能地促进经济自由,并为公民提供必要的保护。

12 经济自由度的度量

本文根据《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世界经济自由度的指数指标,将经济自由制度分为四个方面进行度量。

121 贸易自由度

贸易自由度的衡量主要包括两个指标,即贸易加权的平均关税率和非关税壁垒数量。贸易双方在商品贸易中所面临的障碍和限制越少,那么商品的流动性就越高,从而可以降低商品交易的成本,实现跨国交易。一般情况,一个国家的贸易自由度越大,则表明该国对进口产品和服务的限制和干预越少,其对外开放程度也就越高。

122 财政自由度

财政自由度是通过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来衡量的。如果一个国家拥有较高的财政自由度指标,那么该国税收制度设计是比较成熟合理、健全完善的,企业和个人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也相对较轻,反之亦然。

123 金融自由度

金融自由度主要体现在政府对银行服务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的管制程度等。金融自由度值较高,表明该国的政府干预和限制较少,金融机构能自由地开展各项金融业务,金融体制健全完善且具有竞争力。比如,该国能实现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互相合作创新。

124 投资自由度

投资自由度包括5个指标,即是否有外国投资代码,政府是否鼓励外国企业公平的参与投资,是否对外汇进行管制,政府对支付、资本交易是否进行限制。如果一国投资自由度值低,那么该国对外汇管制较严,拒绝外国投资,资本转移、支付方面不自由;反之,该国能开放更多的领域给外国投资者,从而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

13 中国经济自由度的现状

本文依据经济自由度指数编制的等级划分方式,将各经济自由度指标的贡献比重等级定义为:8%~10%属于自由等次、7%~79%属于大部分自由、6%~69%属于中等自由、5%~59%属于大部分不自由、0%~49%属于完全不自由。

131 贸易自由度

从表1中得知贸易自由度指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2010年数值的增加值超过10,2014年达到最大值。该项的贡献比重达到48%,属于完全不自由指标。因此,我国对贸易的平均关税率和非关税壁垒数量的调节上有待提高。

表1 数 据

年份贸易自由度财政自由度投资自由度金融自由度

20075066695030

20085146643030

20095446793030

20106807003030

20116806663030

20127026643030

20137147063030

201472167022030

平均经济自由度指标贡献比重48%68%36%38%

132 财政自由度

该项的指数值在10年内波动较大,其中2008年和2012年出现了两个最低值。该项的平均自由度指数值的贡献比重约为68%,属于中等自由指标。由此可见,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财政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处于国际中等水平。

133 投资自由度

投资自由度值2008年开始下降,之后6年都处在同一水平上,2014年达到最低值。其贡献比重约为36%,属于完全不自由等级。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不断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通过建立优惠的政策体系,制定与国际投资环境接轨的制度环境,旨在吸引外国投资者,但是我国在外汇管制、开放领域的限制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134 金融自由度

金融自由度值在近十年都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其贡献比率约为38%,属于完全不自由指标。加入WTO以后,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开放了金融服务领域,取消了相关领域的进入壁垒,放松了市场管制,更多的境外投资者获得了市场准入的资格,但是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服务业不景气,该项指数值不仅不升反而下降。

2 外国直接投资

21 外国直接投资的内涵(FDI)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FDI是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投入资本和生产要素并拥有持续经营的一种投资,从而获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22 中国吸引外资的情况

我国吸引外资的历程大概分为三阶段。首先是起步阶段。改革开放时我国投资环境欠佳,吸引外资的能力不足,存在的外资企业也大多规模小且增长慢。其次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后我国吸引外资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外资总量也得到了持续增长。到1998年,已经达到了450多亿美元。最后是持续增长阶段。2007—2013年的7年中,中国吸引的FDI总量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2013年吸引直接投资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1175亿美元,由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下降明显,但是到了2010年便恢复了增长。详见表2。

表2 2007—2013年我国利用外资情况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747689239590033105735116011111716117586

增幅(%)13592358-2561744972-37525

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个数(个)37871275142343527406277122492522773

增幅(%)-869-2735-14831694112-1006-863

3 在经济自由度差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分析

31 经济实力

由于我国GDP发展迅速,再加上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许多国家都把我国作为投资的首选地。研究表明,市场规模和GDP增长率是外资流动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迅速,国内生产总值2014年比2005年增长了将近三倍。这说明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需求。因此,我国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32 投资环境

321 政策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许多吸引外资的政策,再加上行政权力的干预的减少,市场准入的逐步扩大,这都无疑促进了FDI的流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在服务业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也逐步开放了某些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和商业服务,外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的障碍已经大大减少。因此,这些政策不仅为外资创造更为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还能更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更规范地引进外资。

322 软环境

所谓软环境就是物质条件以外的环境。劳动成本低廉是软环境中重要的因素。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这也是许多外国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期望在中国投资的原因。如果境外投资者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个资源优势,不仅能促进其产品的出口及销售,还能缓解就业压力。然而,由于存在不规范的商业准则和不完善的制度设计,比如,商业信誉的下降、腐败现象普遍,因而这种优势很可能会受到限制。所以,规范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外商投资。

323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改善投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配套的投资服务。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投资风险小、利润回报高等特点往往成为外商比较感兴趣的领域。随着加入WTO,我国也逐步地开放基础设施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在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开放,这都有利于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33 市场规模

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GDP和内需的不断增长和扩大,逐步发展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将成为影响境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奉行的是投资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刺激消费,但个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然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能够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同时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将对国内和国外投资都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4 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改进措施

41 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在某些紧迫领域的改革步伐,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经济活动的限制,减少腐败,建立服务型政府,加强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42 完善投资环境

修改和完善法律体系,稳定产权,减少政府对司法系统的干预与限制;简化大项目的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外商投资提供政策优惠,鼓励其发展壮大并发挥示范效应,同时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43 重点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西部由于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较难吸引FDI,但西部地区拥有巨大的资源和市场潜力,加快铁路、机场、信息技术通信设备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資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从而吸引FDI投资。

44 我国政府应完善经济自由度的几个方面

比如,开放各类金融市场、放款银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等来促进金融自由;减少外汇管制,对外商投资开放更多的领域,对国内外企业实现平等待遇,从而促进投资自由。

参考文献:

[1]项卫星,李宏瑾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来自各国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09(5):3-25

[2]王亚飞,穆晓楠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