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2015-05-30杨宇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毕业生高校

【摘 要】大学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与服务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新增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从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和未就业毕业生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做好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职业指导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显著增强,导致大学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是指在取得高校毕业证书离校时仍未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对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高校应充分认识离校未就业现象的复杂性,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一、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获得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全国毕业生人数每年逐步增加,2014届全国毕业生更是达到727万人。笔者统计了华南农业大学2010-2014年本科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在2010-2014年间每年都有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从调查的过程以及结果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信息统计时效性低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统计是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高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统计仅仅停留在学校对学生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缺少对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的跟踪、调查、整理和分析等服务工作。

通过调研发现,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中,仅有部分同学的联系方式是有效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因为地点变化等原因就会更换联系方式。面对失联这样的客观困难,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做到千方百计地针对失联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信息采集服务,没有做到贴心、人本化的跟踪回访,使得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统计时效性持续低下。

(二)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政策宣传不到位

国家已出台多项离校未就业的相关政策,如实名登记制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转业培训制度等。在笔者的调研中得知,仅少数毕业生充分了解这些政策。职业指导人员对相关政策的宣传不够重视,大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对相关服务政策了解不多,在遇到问题时只能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影响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的进程。

(三)忽略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

在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中,大部分高校把服务对象限定为在校学生,只负责在校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这一时间段的职业指导。而对于已经毕业离校的未就业学生,他们如何找工作、如何适应职场、如何促进职业发展等问题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和帮助措施。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中,应当根据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方法

造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职业指导工作要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因此,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体,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才能真正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一)提高认识,树立职业指导新理念

高校在职业指导的工作中,要提高认识,树立新理念。即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应在原有的职业指导工作中增设“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项目部”,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体开展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指导。不能认为学生毕业后就与学校不再有任何关系,要改变以往职业指导的工作思路,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作为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从原有的只重视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向同时兼顾已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的“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毕业生信息登记,专人负责,定时联系,做好跟踪回访工作

动态跟踪管理是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础信息的关键。高校应认真做好信息登记,建立动态的联系数据库,随时掌握毕业生的最新情况,充分满足未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交流需求。高校应采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人负责定时联系的措施,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动态,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帮助,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三)搭建宣传引导平台,开展创业教育,加大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政策宣传

职业指导人员加强宣传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如实名登记制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转业培训等制度。此外,引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开始转变,产生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欠缺系统的创业理念,迫切需要学校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服务体系。在这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将创业教育纳入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必修课;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服务,引导具备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

(四)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施个性化指导

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采取个性化分类服务是帮助他们顺利就业的有效举措。毕业生对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求职技巧、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很大。在工作中要做到共性问题共同解决,个性问题个别指导,特殊问题特别对待。例如,针对面试屡次失败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指导工作中加强重视,及时进行的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时必要的知识和技巧,避免走入求职误区;针对缺乏自信、对就业充满恐惧的毕业生,在职业指导时,要引入心理咨询辅导,帮助他们走出迷雾、重拾信心,努力寻找工作。

(五)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组建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工作团队

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并组建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工作团队是加强预防性职业指导的一项重要预防性措施。在职业指导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中,要持续开展专业化培训,加深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学方法培训、组建研究团队工作坊等形式开阔眼界和思路。其次,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人员工作考核机制,通过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各项政策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的专业化。

总而言之,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服务理念的体现。高校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认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深化服务内涵,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 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李文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3, (31),P44-46.

[3]黎迪斯.精细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J].职业,2015,(3),P74-75.

[4]庄一民,李淑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12卷,(10),P1044-1047.

作者简介:

杨宇姣(1981~),女,汉族,硕士。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毕业生高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最“叛逆”的毕业生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