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联合诊断价值

2015-05-30赵茂康严植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螺旋CT肠梗阻价值

赵茂康 严植

【摘要】目的:探讨在肠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选取90例,根据其诊断检查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联合应用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开展临床检查,对照组单采用X线腹部平片检查,并比较两组各项具体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据此评价两组的诊断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100.0%)的肠梗阻确诊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其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病因、发病部位、性质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检查,有利于提高肠梗阻疾病的确诊率,深入探析具体的病因和肠梗阻性质,避免发生漏诊或误诊情况,并为开展科学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肠梗阻;联合诊断;螺旋CT;X线腹部平片;价值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56-02

肠梗阻指的是肠道内容物通过肠道时出现的一种梗阻病理现象,属于临床急腹症范畴[1]。本文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讨在肠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的效果及价值。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及其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对照研究,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以及呕吐等不适症状,且符合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诊断检查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为(48.27±7.50)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46.24±7.19)岁。将两组的临床表现、性别构成和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仅应用X线腹部平片实施检查,患者取站立位或平卧位,自患者膈顶至趾骨联合进行拍摄检查,并组织专科医师对X线片的影像学结果、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记录肠梗阻的病因、发病部位以及性质。

研究组在上述诊断检查的基础上另外采用螺旋CT扫描检查。①平扫:自患者膈顶至趾骨联合进行平扫检查,层厚与层间距均设置为5mm,设置管电流为200mA,管电压为120kV[2]。初步确定梗阻区位后,扫描梗阻局部3mm薄层,重叠重建间隔2.5mm。②增强扫描:对部分需要继续探查的患者实施增强扫描,经患者肘静脉注入90ml左右的碘海醇注射液,注射速率为3mL/s,通过增强扫描分别获取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的CT图像,将相关图像数据进行重建和投影分析,并组织专科医师对X线片的影像学结果、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记录肠梗阻的病因、发病部位以及性质。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并统计两组的肠梗阻确诊率以及在肠梗阻病因、发病部位、性质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衡量标准。X线腹部平片确诊标准:肠管内径>3cm,小肠内存在液气平面。螺旋CT扫描确诊标准:肠管内径>2.5cm,小肠内积气或者积液。

1.4 统计学处理

针对上述基础性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作统计分析,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的具体诊断检查结果作比较,对比详情见下表1。研究组的肠梗阻确诊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病因、发病部位、性质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致病因素不同,肠梗阻可分为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以及血运性肠梗阻[3]。在肠梗阻患者发病之初,及时对肠梗阻部位、性质以及病因进行探查,有助于后续对症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大多数肠梗阻都是由肠道肿瘤、肠内异物以及肠道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常伴有持续腹胀、腹痛以及呕吐等临床表现,晚期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毒血症、休克等并发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次研究得到的结果显示,采用联合诊断检查后,研究组的肠梗阻确诊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有关文献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传统的X线腹部平片检查虽然易于操作,检查费用低廉,但是其对肠梗阻的确诊率相对较低,同时,该项检查方法并不能明确探查出梗阻发生的原因、性质以及具体梗阻部位,导致后续治疗缺乏科学、有效的依据。螺旋CT成像清晰,可提供大量扫描信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扫描速度比较快,将扫描采集得到的相关数据传至3d空间站之后,还可以通过三维重建的方式对组织结构的特点、解剖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此外,还可以查明肠梗阻的病因,获取肠管血供信息,准确地显示出腔内气液平面、扩张肠管内径等具体情况。同时,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在病因、发病部位、性质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均比较高,证实了在X线腹部平片的基础上联合螺旋CT,能够进一步改善诊断检查的效果,利于及早分析病因、病位和疾病性质,从而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支持。综合上述研究,对于肠梗阻这类致病因素复杂的急腹症,需在在X线腹部平片检查的同时,联合使用螺旋CT检查,以达到更加确切的诊断检查效果,提高临床诊断的整体价值,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欣.探讨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联合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2015,22(05): 21-23.

[2]汤林峰,顾春花.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肠梗阻的价值评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4(03): 307-308.

[3]苏顺英.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肠梗阻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0): 90-91.

通訊作者:严植

猜你喜欢

螺旋CT肠梗阻价值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一粒米的价值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给”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