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大出血护理干预进展

2015-05-30卢雪梅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护理方法预防研究进展

卢雪梅

【摘要】产后出血是妊娠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措施,易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心理因素等,为了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和产后恢复质量,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了产后出血缘由后,对目前产后出血的相关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出院护理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护理方法;产后大出血;研究进展;预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18-02

现在的医疗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医院也越来越重视对孕妇大出血的护理及干预。国内外大量专家为了提高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及产后恢复,做出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有效、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症状[1]。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孕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措施、干预手段、预防措施以及发生机制的进展情况。

1产后出血的原因

1.1子宫收缩乏力

张方芳等[2]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uterine atony),占到了70%-80%左右。以下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几点原因:(1)全身方面的因素:产妇在生产前精神无法放松,过度紧张(比如说对顺产的担心、对婴儿性别的担心、对胎儿健康的担心等);有些产妇生产时间太长,力气消耗殆尽;生产太急等;(2)一些局部性原因:a子宫过度膨胀:双胞胎或多胞胎、胎儿体积过大、羊水太多、胎盘太大、伴有子宫水肿综合征等等;b子宫肌纤维未正常发育:子宫内出现肌瘤、子宫畸形、子宫出现瘢痕等等;c其他:直肠及膀胱太充盈、宫腔内发生感染、卵巢内出现肿瘤造成压迫等。

1.2胎盘胎膜因素

胎盘因素含:胎盘未完全剥离、胎盘滞留宫内、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膜残留等。第三产程过程中过早的牵拉脐带、按摩子宫,会容易造成脐带牵拉过度、胎盘未完全剥离等现象,存留的胎盘对子宫收缩造成一定影响,造成血窦不正常的开放,最终导致产后出血症状的发生。黄瑾等经过大量研究认为[3],流产次数越多,发生前置胎盘及胎盘出现粘连的几率越高,因为每次流产都会损伤子宫内膜,也会使子宫发生感染的几率增高。

1.3软产道裂伤

产妇的宫缩太强,生产过急,胎儿体积过大,阴道切开太小、对会阴的保护不到位等,这些都会在顺产过程中造成产妇阴道裂开、宫颈和会阴部撕裂,最终引发产后出血症状。情况严重时则有可能出现盆壁撕裂、子宫下段撕裂等症状,导致腹膜后出现血肿症状 [4]。

1.4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无法正常吸收维生素K、出现妊娠合并肝病、有血液病如原发性血小板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有胆汁淤积症,还有一些症状容易造成孕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如胎盘早剥、妊高症、羊水栓塞等,以上这些症状都可能会引发产后出血,但是发生风险不高 [5]。

1.5心理因素

由于见到的均为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同室病友等,环境比较陌生的,加上必须遵循医院产科各项规章制度,容易造成产妇精神上感到孤独无助,缺乏信心等。同时,大多数的初产妇会对分娩所带来的疼痛产生极大的恐惧,并会对分娩过程中自己或胎儿发生生命危险产生过渡的担心,情绪非常容易发生反复,产妇的上述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可导致产力异常进而对分娩造成影响,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2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

2.1健康教育

为了减少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可以在产妇妊娠期提高其对生产的认识。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孕妇展开一次妊娠知识讲座,创办孕妇学校,结合孕妇及家庭情况普及生产知识,优生优育理念等,要让孕妇知道定期检查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对于并发症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高危妊娠及时终止[6]。向孕妇传授自然分娩的好处,讲述分娩和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为顺利产下婴儿做好准备工作,将各种并发症和产后出血症状的发生几率降低。

2.2心理护理

对于任何一个产妇来说,分娩全程都伴随着剧痛,产妇体内的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会因为他们的情绪紧张、焦躁不安而过度分泌,儿茶酚胺会导致肌肉紧张、抑制宫颈的扩张,造成子宫肌纤维收缩乏力,进而使产妇的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引起子宫供血不足,最终影响分娩,造成产后出血症状。所以,医护工作者要根据孕妇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增强孕妇生产信心,缓解紧张情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宝宝的降临。

2.3产程护理 教会孕妇识别临产先兆,住院分娩。进入产程后,给予精神鼓励,严密观察产程,充分休息,适当下床活动,清淡易消化饮食,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给予会阴保护,预防或减轻软产道裂伤,保证胎儿顺利娩出,胎盘胎膜娩出后,检查胎盘的完整性和有无异常,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如有裂伤,按解剖层次认真缝合伤口, 避免血肿形成。做好产后两小时的观察,避免产后出血。

2.4出院健康指导

产妇做好详细认真的检查之后才可以出院,并通知保健员到家中访视。结合检查结果对孕妇制定注意事项,还要及时观察子宫的恢复情况,恶露情况,并做好记录。产后孕妇要定期检查,若存在持续出血症状要及时医治。交代产褥期的注意事项,母乳注意事项,外阴部要定时清洗,内衣内裤要按时更换。

3小结

保证孕妇会阴部的卫生、洁净以及清爽要按时换卫生棉及内裤,还要用1.25g/L的碘伏消毒,预防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几率的最有效手段,能够有效保证孕妇健康和生命。孕妇生产前要做好全面及时的检查工作,一旦出现妊娠并发症要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陈尚轩. 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与护理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 51-52.

[2]张方芳,徐永莲,刘兴会,等.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35例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44-146.

[3]黄瑾,顾美皎,方玲,等.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

[4]彭翠霞. 软产道裂伤性产后出血护理[J]. 现代医院, 2010, 10(11): 95-96.

[5]宋青,陳叔平,李艳,等. 孕产期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58-3359.

猜你喜欢

护理方法预防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癌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