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大肠杆菌病及其防治措施

2015-05-30赵秀芸董辉燕学勇

家禽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渗出物种蛋母鸡

赵秀芸 董辉 燕学勇

中图分类号:S858.31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6-0043-02

鸡的细菌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鸡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肠杆菌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对大肠杆菌的病原学、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系统介绍。

1  病原学与致病机理

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是大肠埃希氏杆菌。这种细菌是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不能形成芽胞,有的有荚膜(有的没有),荚膜的大小为2~3μm×0.6μm,一般都有周鞭毛,大多数的菌株具有运动性。

大肠埃希氏杆菌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中等水平的抵抗力,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比较敏感,在55℃ 1h或60℃ 20min条件下即被杀死,在120℃高压消毒条件下立即死亡。在畜禽舍内,大肠杆菌可在水、粪便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周甚至数月之久。大肠杆菌对石炭酸和甲酚高度敏感,但粘液和粪便等物质会降低这两种消毒剂的效果。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广,可以说,凡是有哺乳类动物或者禽类生活的环境,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有大肠杆菌的存在。

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比如过热、过冷、密度过大、营养不良或者其他疾病因素(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巴氏杆菌病等),皮肤和粘膜的屏障机能便会降低,而致病性大肠杆菌会大量繁殖,进而引起发病。病鸡排出的细菌经粪便污染、蛋壳感染鸡胚还会造成胚胎死亡或雏鸡发病。粪便污染环境后,通过饮水、饲料或空气便传染给健康雏鸡,以致发病。

2  流行病学

2.1  发病日龄  一般的报道显示,幼雏和中雏发病较多。发病较早的为4日龄、7日龄和9~10日龄,通常以1月龄前后的幼鸡发病为多。日龄较大的鸡也会发病,有时也可能造成严重损失。例如,深圳一家大型鸡场的石岐杂黄羽肉鸡,从80日龄上槽育肥开始即发病,每天死亡0.27%~0.40%,直至上市出口,每天损失近千元。还有一些研究者报道,如果成鸡(特别是产蛋鸡)发病,除了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外,还会使产蛋量下降,加上防治本病花费的人力物力等,导致经济损失颇为惨重。

2.2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和死亡率视血清型及菌株的毒力、有无并发或继发病、采取措施是否及时有效等而差异颇大。从一般文献资料来看,发病率为11%~69%,死亡率为3.8%~72.9%,致死率为40.2%~90.3%。

2.3  发病季节  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场地饲养时间较长、环境已被严重污染,那么该病随时都可发生。

2.4  传染途径

2.4.1  消化道  饲料和饮水可被大肠杆菌污染,尤其以水源被污染而引起发病最为常见。

2.4.2  呼吸道  沾有大肠杆菌的尘埃被易感鸡只吸入,进入下呼吸道后侵入血流而引起发病。

2.4.3  经蛋传播  患有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的母鸡,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大肠杆菌即可进入蛋内,这样就造成该病经蛋垂直传播,这种传播途径绝不容忽视。

2.4.4  交配  患大肠杆菌病的公鸡、母鸡与易感鸡交配可以传播本病。

2.4.5  穿透  蛋壳穿透种蛋产出后被粪便等脏物沾污,在蛋温降至环境温度的过程中,蛋壳表面污染的大肠杆菌很容易穿透蛋壳进入蛋内,这种种蛋常于孵化后期引起死胚,或刚孵出的小鸡立即发生该病。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败血型

3.1.1  纤维素性心包炎  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不透明,甚至心包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心肌相粘连。

3.1.2  纤维素性肝周炎  表现为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时整个肝脏被一层纤维素性薄膜包裹。

3.1.3  纤维素性腹膜炎  表现为腹腔有数量不等的腹水,其中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者纤维素性渗出物充斥于腹腔肠道和脏器之间。

3.2  卵黄性腹膜炎  剖检可见腹腔积有大量卵黄,呈广泛性腹膜炎景象,肠道或脏器间相互粘连。

3.3  输卵管炎  多见于产蛋期的母鸡。输卵管有充血或出血,或者输卵管内有多量分泌物,产生畸形蛋和内含大肠杆菌的带菌蛋,严重者表现为减蛋甚至停止产蛋。

3.4  生殖器官病  患病母鸡卵泡膜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呈现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有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病例卵泡破裂,输卵管粘膜有出血斑和黄色絮状或块状的干酪样物;公鸡的睾丸膜充血,交媾器充血、肿胀。从上述病变器官均可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还有报道指出,大肠杆菌会引起母鸡卵泡囊肿。

3.5  肉芽肿  部分成鸡感染大肠杆菌后,通常在肠道等处产生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十二指肠和盲肠等部位以及偶尔在肝和脾脏中均可产生肉芽肿,病变可从很小的结节到大块的组织坏死。

4  临床症状

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减少或不食,离群呆立或蹲伏不动,冠髯呈青紫色,眼虹膜呈灰白色,视力减退或失明,羽毛松乱,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蹲伏,不能站,不愿动或跛行,关节肿大,肝肿大,肠道粘膜出血和溃疡,心包发炎以及腹腔积有腹水和卵黄。

5  防治措施

搞好禽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种禽的饲养管理,及时发现和淘汰病禽,采精及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加强孵化房、孵化用具和种蛋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种蛋污染和初生雏感染是预防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从常发病的鸡场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选择有代表性菌株制成自家多价灭活苗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对于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在治疗前最好能用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选择高度敏感药物用于治疗。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有氟苯尼考、阿米卡星、氟喹诺酮类、头孢噻呋、强力霉素以及中草药制剂等。治疗时还应对症治疗,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等。育雏期间或发病时,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大肠杆菌病的暴发。用中药黄连10g、黄柏10g、大黄5g,开水煮熬3次(100只成鸡用量)供鸡自由饮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渗出物种蛋母鸡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母鸡
母鸡下蛋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母鸡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