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遇见的教学问题与对策

2015-05-30向文珍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选修课教学问题高中语文

向文珍

【摘    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在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选修课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但是,在目前选修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从思想和行为上加以改善,让选修课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  教学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77

为了体现教学的人性化和自主性,在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制中,采取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综合性教材编制原则。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设置与教授,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重大举措。一方面,它增加了教师和学生选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选修课分门别类的设置,包含了大量的主题,包括外国小说选读本、语言类选读本、古代经典作品(如《论语》)选读本等,选文文本的多样性,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落实与教授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选修课对学生学习所能够发挥的积极性意义。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遇见的教学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设计之初是为了丰富学生学习的人文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选修课的教学逐渐背离了原有的价值方向,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问题。

首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存在者占用课时多,教学任务重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进,传统以成绩定好坏的学生的评价理念发上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但是,社会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实现与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步发展。同时,人的思维转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们对新的教育理念的接受也应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因此,在这种新旧观念的冲突情况下,在实际的选修课教学中就会容易产生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提供了大量可选择资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压力。选修课的丰富性本来可以丰富语文教学,但受到长期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对选修课的教授产生了理念上的偏差。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察,强调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悟能力被忽略,学生的语文学习被成绩这一数字加以量化性评价。因此,选修课知识也被教师用同样的教学思维加以固化。在选修课未被纳入教学计划之前,学生只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必修语文知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相对较少。但目前,选修课知识成为语文考试中的考察内容之一,对学生选修课知识的量化性评价,使得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不只停留在兴趣的层面上,而被纳入学习的任务中。同时,教师需要对整本教材加以教授,选修课占用了大量的学习课时,但如此广范围的授课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学习中“水过地皮湿”的现象。

其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授中还存在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过分地注重学生的知识性学习,注重对学生的量化性评价。不少高中教师仍然将眼光集中在高考升学率的问题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顾新的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甚至直接忽略对文本的讲解,将选修课的知识点加以整理,然后让学生识记。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注重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

另一方面,受传统守旧思维的影响,教师对现代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还不够。一部分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对知识点进行灌输性讲解,但这种灌输型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严重的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每天接受的是教师头脑中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经过教师咀嚼并消化过的东西,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接受味同嚼蜡,长久下去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从观念和行动上加以转变。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评价观念。教师要转变知识灌输型的授课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将思考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的思考中获得新知。其次,教师要深入认识并接受新的学习评价理念,改变以往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同时,教师的评价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基础之上,在评价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在获得尊重的同时也会增强自己对语文选修课的认同感,这将有助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师的课堂授课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最后,教师在对选修课的教材选取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意见。在传统的教学制度中,教师一般是教学的主导者,并且逐渐转化为一定程度上的独裁者,学生一直以來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学习的,但很多时候教师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选择倾向,尤其是在选择一些关乎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上。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所有的选修课一一进行授课,同时,语文考试题目也会以选做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来选择题目。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本选择上,教师往往在未经过学生的同意之下,自行选择选修课教材。如果学生对教师所选的教材不感兴趣,或者会因为教师没有尊重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而产生逆反心理,就容易对教师的授课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之前,可以通过学生投票的方式,选择大家普遍愿意接受的教材。这样学生在受到尊重的情况下,会加强对教师的尊重,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选修课的教课,注重课堂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师生互问的环节,通过设置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让知识真内化成学生的知识。

总之,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在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列的问题。教师要想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猜你喜欢

选修课教学问题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