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5-05-30毛兵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高中数学培养

毛兵

【摘    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老师运用不同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使教师讲授起来更加轻松,也使学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

【关键词】高中数学  培养  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67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这使得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高中数学并不像语文英语政治历史那样可以通过多阅读,多记忆来提高成绩,它不仅需要多练习,还需要严密的思考能力和做题技巧等。虽然作为一名教师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想学好数学,诀窍是多做题,使劲做题,但我们都知道,只知道一味的死做题是出不了好成绩,也是学不好数学的。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就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当今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下面笔者将分别论述培养这四种能力的重要性,以期得到广大同行们的指教,并加以丰富和完善。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老生常谈的话相信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过时的。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等人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由于高中数学任务重、理论性强、逻辑性严密、具有很大抽象性、练习多等特点,导致许多高中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这样就更加无从谈起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深刻反思,怎样才能克服以上的各种难题,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曾经那种“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例如,在记忆公式时,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一些实物来帮助他们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觉得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就不用在课下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记忆,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成效,从而让老师更轻松,学生也会更开心。还比如一些数学定理十分的抽象,很多学生都是听完后还处于一种云里雾里的状态,这时候如果老师还是一味的按照老的套路去讲授,必定会大大降低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产生一种挫败感。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去把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定理尽量具体化、形象化,并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力自己去感受并理解其中的奥妙,长此以往,必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求他们做的并不是提笔就开始解答,而是要教会他们分析问题,在分析中看到解答时需要面对的一些难题,甚至一道题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解答方式,那么运用哪一种方式才能又快又好的解答出来呢?这就是考验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时候了。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方法,而这种能力也是我们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必经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给学生回答问题、质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认识一个新定理、新公式、新难题之前,先分析一下这个定理、公式、难题的来源,组成方式等一切可能的解答方式,给他们一些质疑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往往一些新事物的发现都是那些敢于提出质疑的人们大胆创新的结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性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一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看到该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学会从整体上把握自己所学的知识体系。

三、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人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赖以生存的能力的一种,是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人们所必须依靠的重要能力。高中学生已经处于慢慢成熟的阶段,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再依赖于家长和老师,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己做出相应的选择、对策和决定。但在学习上,他们还是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对于一些教师讲授的数学定理,很多同学理解的深度还是不够,很多学生也缺少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有的会求助于老师,求助于自己的同学,却很少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寻求答案。这里所说的独立思考,并不是要学生不去找老师,找同学解答,而是要求学生在去找老师和同学解答前先自己静静思考,考虑各种可能性,因为有时候自己想通的道理往往比别人讲授给自己的印象深刻。总之,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探索精神才是重点,要培养学生解答不出问题就誓不罢休的“牛角尖”精神,鼓励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勇于创新,勤于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高中数学的学习由于任务繁重、逻辑紧密等特点,使得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不仅要靠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自己在课下进行总结和归纳,才能将知识点消化。同时,学生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加以巩固,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整理,将零碎的每一个定理、知识点、章节等总结成一个大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帮助学生用整体的眼光去审视自己高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高考数学的复习中有一个全局性的眼光。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以看出自学能力作为整个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往往决定着教育目的和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不仅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在课下更加积极的去主动復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应该更加努力,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和力量,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高中数学培养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