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发展的影响

2015-05-30董南诗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发展

董南诗

【摘要】中国古典舞脱胎于我国传统的戏剧艺术,舞姿形态以独立的表现形式弥补了身段在戏曲中的缺陷与不足,也正是由此才让古典舞能够在短短的数十年中得到快速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对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学习和认识,认为舞蹈创作和舞姿形态的运用更多的是通过现代人对它的眼光、思维模式来看待,从动作、思想、认知角度全方位立体的表达传统思想内涵,让中国古典舞的特征得以保留却不失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戏曲身段;发展

中国古典舞从形成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古典舞逐步走向成熟,更具时代性。一辈辈的舞蹈工作者们一直力求让中国古典舞作品除了艺术性之外更兼具文化性和开拓性。如今的中国古典舞已经形成一种规范、科学、有序、系统的教学及表演形式。同时也秉承了在古典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多元化原则,让古典舞更能够表达出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思想内涵的发展变革

(一)思想表达方式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从外在动作特征到内在的创作思想和表现理念得到极大发展,舞姿形态也已经不在仅仅具象的表达事物的表面,更多的是倾向于物象意识,因此在思想方面的转变对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发展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在戏曲艺术中,身段的运用能够对唱词或是背景起到一定说明作用,但主要仍是服务于唱词及唱腔,对其进行肢体动作上的解释并不是完全的主导。而在中国古典舞中,音乐或是唱词都是为了舞蹈舞姿动作服务的,舞蹈舞姿形态是叙述故事情节的主体,本身与戏曲叙述故事内容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此外,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发展的思想路线与社会的大背景也是分不开的。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舞姿形态会多以刚毅、坚韧的状态出现。如:《金山战鼓》《挂帅》等。经过文革十年的真空期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的政策让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和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人们开始追求舞蹈艺术的美感,从意境和题材方面给予舞姿形态更多的展现平台。最终创作出了诸如《扇舞丹青》《踏歌》《风吟》等大量作品。如今古典舞在舞姿形态方面更加强调了男性与女性之间所独具的韵律特点和舞姿动作,让展现思想,表达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二)舞姿形态与道具运用的协调发展

如今人们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所摄取的渠道是极其广泛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的视野和审美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转变,中国古典舞在众多艺术形式之中稳步发展与艺术家们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的创作是分不开的。艺术家们通过舞姿形态的运用来表达现代人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不同时期的人、事、物,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让舞姿形态所具有的含义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对于道具的使用则更让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所具有的思想意义和表现力更加丰富。从微观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舞舞将舞姿动作进行了规范与整合,创作的素材更加丰富。例如《扇舞丹青》中的扇子,《点绛唇》中的椅子、凳子等。这些道具主要起到了描述场景的作用,始终处于一个“配角”的状态,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却将道具升华为了表达故事内容的“主角”之一,让舞者通过舞姿动作和道具配合来共同演绎故事。由此看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是巨大的。

二、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发展变革

(一)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延展性

思想的发展能够直接决定舞姿形态的发展方向,而舞姿形态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表现力也能够看出在戏曲身段基础上所呈现出的延展性。从戏曲艺术背景下的封建思想,人们追求稳定生活,情感内敛含蓄所呈现出的收聚性身段逐渐转变成今日追求开放、自由、平等的社会所展现大开大合,延展性舞姿形态。在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戏曲身段中的“托掌”为例,在戏曲中有“青衣举手不过腮、花旦举手不过眉、武旦举手不过腮”的说法,而今天中国古典舞对于“托掌”的使用则更多的是双臂圆弧高举,且稍扬胸翘首,此改编不仅符合“圆”的要求,更能够表达出现代舞者的自信以及更具舞台表现力。同时更适合空间位置、力度、速度等变化。

综上所述,舞姿形态的延展性是具备内在思想和外在动作双重特点的,更在中国传统“圆”的审美基础上进行发展,符合中国人审美标准的同时也兼具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二)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连续性

众所周知,在戏曲艺术中唱腔唱词可以单独存在,而身段只能出现在表演过程中,这就导致了戏曲身段并不能够连续独立的完成。让身段的表达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现今的中国古典舞是由很多不同的舞姿形态来进行连贯衔接而成的,其变化组合并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这也让古典舞的舞姿形态照比戏曲身段更具连续性,而在连续性的背后则是让故事更加连贯,故事中人物的身体、心里变化得到时时的体现,虽没有语言进行解释,但却让观众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更多的了解故事内容。在舞台上表演,戏曲是有严格的着装、步伐等固定程式进行的,中国古典舞则打破这一束缚,在不违背舞蹈表现的同时让舞者有极大的空间进行展示。除此之外,很多该难度技术技巧作为连接性动作出现也让舞姿形态的组合更丰富,提高了肢体语言的表现力,使作品兼具观赏性和思想性。

(三)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舞台表演性

在古典舞形成之初,其取材大多是历史性体裁或是直接引用古代壁画的舞蹈动作来进行故事内容的演绎。80年代,舞蹈工作者们开始站在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角度创作出了一系列现代体裁的古典舞作品,使得中国古典舞至此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让中国古典舞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今的中国古典舞应该遵循着让古典舞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轨道进行发展,让古典舞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人文精神得到复兴,让古典舞不仅仅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更多的是要起到发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古典舞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芬,刘恩博,徐尔充.中国舞蹈词典[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7(第一版).

[2]刘魁立,张旭.民间戏曲[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第二版).

[3]刘文峰著.中国戏曲文化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10(第一版).

[4]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第一版).

[5]王伟.中国古典舞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第一版).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