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英语类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2015-05-30葛梁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方式

葛梁

【摘要】高等院校英语类教学是在中国国内非英语环境,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的英语教学,教学对象范围广,学生的专业背景不一,英语学习基础和水平各异,教学情况较为复杂。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多。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重视起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教学,造成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素质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高等院校英语类教学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改革是我们现在教学的当务之急。通过加强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合理设置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进而使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高等院校  英语课程  教学方式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CTF 120862)的子课题《高等院校英语类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结项相关论文,课题项目编号:KYD17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72-01

现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方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目前各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并根据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希望对今后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课程单一

由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作用和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没有科学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到茫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完成教学进度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对英语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1]。同时对于课程的设置,也缺乏细致的划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英语教学内容和评价要求,学生往往无法真正意识到英语知识的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师资队伍不完善,教材选用不当

很多院校在英语教师的配置上,常常将英语课程随意的分配给教学任务少的教师,或是交给公共教师。也没有对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造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不断下降。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很多院校采用的常常都是过时的教材,或是引进的外来教材,没有根据本院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去进行科学的选择,其教材内容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教学方式枯燥、單一

目前,多数的教师都在沿用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也只是机械的接收知识,很少自觉主动的去分析英语问题,也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常常对学习英语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也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阅读和翻译,常常忽略了说和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学生走出学校后也难以正确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教师也没有适当的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为学生拓展和补充英语知识。

二、提高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加强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

虽然英语理论课程对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有着关键作用,但是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还是要通过实践课程去实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英语知识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意义,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后,还要加强学生口语交流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多为学生增加一些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获取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也是其在学习应用过程中认识到学习英语的价值。同时,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明确的教学方案和目标,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应用能力。

(二)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

高等院校的学生数量往往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常常会导致学生出现成绩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整体英语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实施分层教学[2]。例如:在开展听力教学时,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要求其在填写出正确答案后,对听到的内容进行翻译,并总结出相应的听力技巧;对于中层次学生,教师要要求其在填写出正确答案后,对听力内容进行大致翻译;而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师则要求其对听力内容的关键词进行提炼,并填写出正确答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也能够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促进其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合理设置英语教学内容

在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加强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要选择不同性质的教学案例。对于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也要充分考虑本院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需要,不能盲目的选择和修改。在满足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同时,尽量选择较为新颖的英语教材。同时,各高等院校也要多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使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从而能够为学生传授更加丰富新颖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其教育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各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并不断的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探索和完善,在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其灵活的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为学生未来学业、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庆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21(3):95-96.

[2]王荻秋,傅长乐,黄晓琳等.对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手段的几点思考[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12(8):213-214.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