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病人口腔假丝酵母菌分布

2015-05-29陈锦龙饶朗毓王华民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99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假丝酵母菌

陈锦龙 饶朗毓 王华民 (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假丝酵母菌是一类寄居在人体各个部位的真菌,其中口腔是较为常见的寄居部位,对维持口腔中的微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属于正常菌群。同时,假丝酵母菌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1〕。在众多的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是致病性最强的一种,临床上由其引起的假丝酵母菌病也较常见。近几年,在临床上一些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和激素广泛使用;器官移植增多;各类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严重免疫缺陷患者的数量。这样导致了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感染不断增多。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口腔感染也不断增加。在口腔感染中,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其中又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常见,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是AIDS患者最常见最先发生的继发性感染之一。本文拟了解住院病人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布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9年11月20日开始,采集海南医学院附院住院病人口腔拭子标本199例。①YEPD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分别量取酵母提取物、蛋白胨和葡萄糖(重量为4、8、8 g)放置500 ml烧瓶中,再量取蒸馏水400 ml,加入烧瓶,密封包装,至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115℃ 10 min)。取出后室温放置至冷却,用微量移液器加入氯霉素注射液,使青霉素的最终浓度为50μg/ml。用微量移液器1 ml分装到冻存管中备用。②YEPD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分别量取酵母提取物、蛋白胨、葡萄糖和琼脂(重量为:4、8、8、6.5 g)放置500 ml烧瓶中,再量取蒸馏水400 ml,加入烧瓶,密封包装,至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115℃10 min)。取出后室温放置至冷却,50℃时用微量移液器加入氯霉素注射液,使青霉素的最终浓度为50μg/ml。混匀后倾倒至直径为7 cm的无菌平皿中,冷却至室温凝固,放置37℃的恒温箱中培养18~24 h,观察记录是否合格,污染的弃掉,合格的保存备用。③玉米粉培养基:量取玉米粉40 g溶于500 ml蒸馏水中,65℃水浴1 h,过滤,再量取Tween80 10 ml和琼脂16 g加入,补充500 ml蒸馏水。至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121℃15 min),取出后室温冷却至50℃,倒入直径为7 cm无菌平皿制成玉米粉培养基,保存备用。显色培养基购自郑州博赛生物技术研究所的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按照产品说明书比例(4.77 g干粉溶于100 ml蒸馏水)配备成显色培养基,用于初步鉴定假丝酵母菌。

1.2 采集方法 无菌操作采取住院病人的口腔拭子标本,放到YEPD液体培养基中保存培养。

1.3 假丝酵母菌分离 在生物安全柜中,无菌操作将标本接种于YEPD固体培养基,28℃培养48 h,观察并记录。对疑似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染色、乳酸酚棉蓝染色后镜检进一步鉴定。

1.4 显色培养基鉴定 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方法将初步鉴定的假丝酵母菌接种于显色培养基,37℃下培养48 h,观察菌落情况及结果判定。若菌落为绿色则为白假丝酵母菌,蓝色则为热带假丝酵母菌,紫色则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粉红色则为克柔假丝酵母菌,白色则为其他假丝酵母菌。

1.5 芽管形成试验 在细胞培养板(96孔)上,滴加入灭活的兔血清(0.2 ml/孔),取一定量的假丝酵母菌接种到兔血清中,置培养箱37℃培养3 h,取出后制成压滴片,观察结果并记录。

1.6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根据《中华医学检验全书》中的方法〔2〕,将假丝酵母菌接种于玉米粉培养基上,至培养箱25℃培养3 d后,长出可见菌落,在菌落上加上盖玻片,轻轻压平,显微镜下观察厚膜孢子和假菌丝的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分离率 分离出假丝酵母菌菌株87株(43.72%)。实验室诊断鉴定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菌种总检出率(35.63%,31/87)(χ2=14.37;P<0.01)。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 ≥71岁患者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平均检出率(36.24%,54/149)(χ2=13.47;P<0.01)。见表2。

表1 住院病人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构成比(%)

表2 住院病人假丝酵母菌的不同年龄段分布

2.3 不同科室感染情况 内科患者的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平均检出率(36.67%,44/120)(χ2=6.12;P=0.01)。见表3。

表3 住院病人假丝酵母菌的不同科室分布

2.4 内科各科室感染情况 呼吸内科检出率最高,高于其他内科科室平均检出率(51.02%,25/49),但差异不显著(χ2=0.60;P=0.44)。见表4。

表4 住院病人假丝酵母菌的内科各科室分布

2.5 外科各科室感染情况 神经外科检出率最高,高于其他外科科室平均检出率(26.79%,15/56),但差异不显著(χ2=1.53;P=0.22)。见表5。

2.6 男女感染情况 男性患者检出率(43.43%,43例)略高于女性(44.0%,44 例),差异不显著(χ2=0.01;P=0.94)。

表5 住院病人假丝酵母菌的外科各科室分布

3 讨论

伴随人口老龄化,临床严重疾病如肿瘤、慢性肺疾病、糖尿病、AIDS等发病率不断上升,一些深部假丝酵母菌感染,比如肺部假丝酵母菌感染率也日益增多且趋于复杂多变,常为致死性终末感染。其特点有一快(病情变化快)、两高(发病率、死亡率高)、三低(临床、实验室诊断率和及时治疗率均低)。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是AIDS患者最常见最先发生的继发性感染之一。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最高,可能的原因是:①临床上,引起假丝酵母菌病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常见。在各类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致病性又是最强的,引起人假丝酵母菌病中,相关的研究表明其致病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②白假丝酵母菌是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可以引起人类的口腔炎和阴道炎等黏膜疾病。另外,它是无免疫应答患者的主要致病性真菌,随着化疗、移植以及AIDS患者的不断增多,念珠菌病已经成为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常见继发感染病,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③白假丝酵母菌与都柏林假丝酵母菌生物学性状上,表型特征非常相似〔3,4〕,而本研究只是初步鉴定,没有将二者鉴定区分开,鉴定为白假丝酵母菌的标本中是否混有都柏林假丝酵母菌还需进一步区别。

本文发现≥71岁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可能的原因是:随着老年患者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不断减退,免疫功能不断下降,抗感染能力有所降低,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各种严重免疫缺陷老年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内科患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其中又以呼吸内科检出率最高。原因:①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较多,一些介入性诊疗技术也为真菌感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肺部疾病患者较多,其炎症性损伤,更利于真菌的入侵感染,另外,治疗上,长期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也可以诱发真菌的二重感染〔5〕。

1 廖万清,吴绍熙.真菌病研究进展〔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87-116.

2 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96-7.

3 Kim JO,Garofalo L,Blecker-Shelly D,et al.Candida dubliniensis infections in a pediatric population:retrospective identification from clinical laboratory isolates of candida albicans〔J〕.JClin Microbiol,2003;41(7):3354-7.

4 王 燕,隋秀丽,宋秀丽.热带假丝酵母菌致败血症及膝关节化脓性感染1例〔J〕.中医正骨,2009;21(10):72.

5 蒋景华,王宗欣.呼吸内科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358.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假丝酵母菌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5年内院内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药物敏感性
酵母菌及其衍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住院病人
基于住院病人的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