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2015-05-29冯钰涵王宏远何洋

企业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展方式对外贸易辽宁省

冯钰涵++王宏远++何洋

摘 要:在当前我国建设新型开放型经济,及中央明确提出东北再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之际,如何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抓住机遇,通过体制改革和深化开放,实现辽宁外贸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一、辽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出口结构有所优化。辽宁作为临海工业大省,拥有东北地区唯一出海口,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较为迅速,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对外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199.1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1142.8亿美元。同期机电才产品出口额从40.3亿美元增长到26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达40.52%。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则从17.5亿美元,增加到54.3亿美元。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全部出口比重超过60%,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在2014年分别达到15.2%和12.5%。在出口企业类型上,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对外贸易额的42.6%,私营企业进出口额占29.1%,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占27.4%。

(二)对外贸易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方式粗放。辽宁作为共和国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省内高校林立,拥有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近年来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始终居于前8名的位置。2001年辽宁GDIP占全国比重为

4.66%,此后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2013年为4.76%。但同期辽宁的贸易总额占全国贸易总额却从3.9%下降到2.71%。同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4.1%,而临海工业大省辽宁只有32.6%.截止2013年,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达到45.38%,而辽宁同期对外贸易依存度却下跌到26.14%。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全国始终保持在30%左右,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13年仍达到26.56%。而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却从2001年的15.72%,仅保持了两年的增长,就迅速下降到

2013年的8.41%。可见,辽宁出口贸易仍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增长乏力,整体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限。

(三)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积弊困扰。辽宁老工业基地退出计划经济体制较晚,因而存在着体制僵化等问题,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主导作用有限,企业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区域重工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各产业未能实现协调发展,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尤其是国家投资,经济活力不足。这些因素也进一步制约了,辽宁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导致了制造业大省出口产品却缺乏竞争力的不利局面。

二、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为辽宁外贸发展带来战略机遇。2.国家新型开放型经济建设为辽宁外贸发展指明了方向。3.外部需求不振,宏观经济转型仍制约辽宁外贸发展。当前正处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另外,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国际外部需求不振,我国整体外贸出口有所下滑,辽宁2014年GDP下降比重较大,对外贸易出口也出现明显的下降。辽宁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等手段,克服转型压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三、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主要对策

(1)扩大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辽宁老工业基地对外贸易发展必须扩大开放水平,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利用拥有东北地区唯一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日、韩的贸易交往。当前,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已完成实质性谈判,辽宁应抓住机遇,积极加强对韩贸易,将大连建设成为作为东北地区贸易集散中心,和面向东北亚的重要航运中心。同时,积极提高沿海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的开放水平,协调沿海经济带与内陆沈阳经济区的发展,实现港腹联动,发挥经济集聚作用。(2)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最终要靠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辽宁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大,体制僵化,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应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支持和鼓励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向国际产业价值链上游攀升,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持续提升。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基础上,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出口,提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竞争力,实现出口主体多元化。(3)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加工贸易是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形式,但如果长期固守在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环节,将最终导致“贫困化”增长,因此必须走“简单组装到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销售与自主品牌”的产业链升级道路,不断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同时要加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实现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中,增强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从国际产业链的制造业环节入手,逐渐实现制造优势向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郭浩淼,崔日明,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提升战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2):91-93

[2] 洪英. 辽宁进出口结构分析[J].辽宁经济,2007,(5):11-13.

猜你喜欢

发展方式对外贸易辽宁省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