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草锌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皮肤瘙痒病临床观察

2015-05-24李燕娜李咏梅李晓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组胺甘草皮损

李燕娜 李咏梅 宋 瑜 李晓睿

甘草锌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皮肤瘙痒病临床观察

李燕娜 李咏梅 宋 瑜 李晓睿

皮肤瘙痒病;甘草锌颗粒;临床观察

2013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应用甘草锌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皮肤瘙痒病患者3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皮肤科门诊皮肤瘙痒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8~70岁,平均(51.53±16.77)岁;病程1周~7年,平均病程(13.32±21.40)个月;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9~70岁,平均(50.20±14.46)岁;病程1周~7年,平均病程(14.69±22.2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均符合皮肤瘙痒病诊断标准[1],即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甘草锌颗粒(规格:5g/包),1次1包,1天2次,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10mg,1天1次,口服。外用尿素霜,1天2次。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口服,尿素霜外用,剂量、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观察项目: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皮肤瘙痒程度、皮肤瘙痒发生频率、瘙痒发生持续时间及继发皮损形态的积分,参照文献[1],按临床症状轻重采用4级评分法,分别记为0分、5分、10分、15分。评分判断标准见表1。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进行t检验,两组综合疗效率采用两样本间比较的Ridit分析。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皮损消退95%以上,显效:皮损消退70%~94%,有效:皮损消退40%~69%,无效:皮损消退39%以下。痊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合计计算为总有效率。皮损消退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表1 症状和体征评分判断标准

3.2 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治疗组30例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愈显率4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愈显率16.67%,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U=2.0092,P<0.05)。

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瘙痒发生频率、瘙痒持续时间、继发皮损形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讨论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患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性损害,称为瘙痒病[2]。该病尤以伴有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代谢紊乱及过敏体质者,以及老年患者居多,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瘙痒难忍,反复不已,因搔抓而继发抓痕、结痂、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瘙痒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除了与组胺、5-羟色胺、P物质等瘙痒介质有关外,还与肥大细胞活化、免疫炎症、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因素相关,现代医学治疗除应用抗组胺制剂、镇静类药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亦予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4周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例数30对照组30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瘙痒程度12.17±2.842 6.33±2.916* 4.50±3.037*△11.00±2.421 6.67±2.733* 5.33±3.198*瘙痒频率10.00±2.274 5.67±2.171* 4.50±3.037*△9.29±2.750 6.83±2.780* 5.67±3.407*瘙痒时间10.00±2.970 7.86±2.510* 5.43±2.535*△10.71±3.006 8.29±2.956* 6.43±2.593*△皮损形态8.17±2.780 4.50±2.013* 2.50±2.862*△8.17±2.780 5.17±2.451* 3.67±3.457*△

甘草锌颗粒是新疆产豆科植物甘草的根中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与锌结合的含锌药物。甘草作为传统中药,有“国老”之称,在方剂君臣佐使配伍中常作为“使药”,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药理研究[4]表明,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酸物质,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及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过敏介质释放;选择性地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且对人体补体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选择性地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而直接发挥抗炎作用。从而甘草酸成分能有效缓解瘙痒症状,减少瘙痒发作频率,缩短瘙痒时间。此外,锌元素与免疫功能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5],现已证实人体内缺锌可引起胸腺、脾脏、淋巴等免疫器官萎缩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锌元素还能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6],控制上皮细胞的增生,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修复,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上皮形成、胶原合成等。故补充锌元素可以起到营养神经、修复表皮、维护皮肤屏障等作用,有利减轻瘙痒,改善皮疹。

本组结果显示,甘草锌颗粒能改善瘙痒,缓解皮损,对皮肤瘙痒病有确切疗效,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优于单纯应用抗组胺药物者,但由于本次观察样本数量有限,故两组间在具体各项观察指标积分变化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加以验证。

[1]潘炜华,许爱娥,段逸群,等.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4):232-233.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7.

[3]刘苏俊,许爱娥.皮肤源性瘙痒的发病机制和治疗[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1):21-23.

[4]刘丽萍,任翠爱,赵宏艳.甘草酸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273-276

[5]单延春.锌与免疫功能的研究[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24(4):180-183.

[6]周毅峰,吴永尧,唐巧玉,等.锌的生理学功能[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2):11-15.

(收稿:2014-09-23 修回:2014-12-2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32)

李燕娜,Tel:13585627076;E-mail:litchi_ny@sina.com

猜你喜欢

组胺甘草皮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甘草混合蜂蜜可止咳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