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咳化痰误区多 对症治疗效果好

2015-05-20正修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镇咳药清化止咳药

正修

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有调查发现,近七成的患者存在用药不及时的情况,对咳嗽的治疗存在较多误区。

对咳嗽的治疗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咳嗽是一种疾病。其实,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干咳是指没有痰的咳嗽,它往往由于喉炎、强烈气味、大哭、吸入异物等因素刺激呼吸道所导致;湿咳是指有痰的咳嗽,需要通过咳嗽把咽喉内的痰等分泌物排出体外,清除呼吸道内各种“脏物”。

误区二:咳嗽扛一扛也能好。很多人认为咳嗽不需要及早用药,扛一扛就過去了。因此,既不看病也不服药,最后导致久咳不愈,发展成慢性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在有痰咳嗽早期便要及时使用祛痰药溶解排痰,以减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加快病情的痊愈。

误区三:混淆祛痰药和镇咳药。多数人不知道镇咳药和祛痰药在治病机制上的区别,更有七成受访者在使用咳嗽药前不会关注其具体成分。这容易导致患者在镇咳药和祛痰药的选择上出现偏差。咳嗽时,很多人更习惯于快速镇咳,把咳止住,但却不知强行服用止咳药。会导致痰液滞留在呼吸道内,引发二次感染,或导致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针对有痰咳嗽,应该先化痰再止咳,并且选择服用含黏液溶解药成分的祛痰药,使痰液黏度降低,便于咳出。

误区四:滥用抗生素。很多人一咳嗽就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而不少急性咳嗽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细菌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误区五:爱用偏方。用偏方治疗咳嗽,针对性不强,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所谓的“偏方”鱼龙混杂,有些偏方甚至会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可能会对喉咙产生刺激,导致咳嗽更加严重。

选择止咳化痰药的注意事项

在一些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说明书上,大家经常会看到“止咳化痰”这四个字。很多人在出现咳嗽或咳痰的症状时,也习惯选择具有止咳化痰双重功效的药。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凡是具有减轻或制止咳嗽的药称为止咳药,而具有祛痰和消痰作用的药则称为化痰药。

临床上将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两种情况。干咳是指咳嗽频繁,但无痰或痰量极少,常见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轻症肺结核等疾病。湿咳是指咳嗽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当仅有咳嗽症状而无明显痰液咳出时,就不要选用止咳化痰药,仅用止咳药就可以了。

中医所讲的“化痰”,是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化痰方法,主要为温化寒痰和清化热痰两种。

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淡薄,痰量较多。治疗应采取温化寒痰的原则,选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药,如半夏、天南星等,或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等。

热痰是指因感受火热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黄而黏稠,不易咳出。治疗应采取清化热痰的原则,适用具有寒凉性质的中药,如贝母、竹沥等,或急支糖浆、鲜竹沥口服液等。

当出现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应该选用止咳化痰的中药进行治疗。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咳痰的症状属于寒痰还是热痰,然后选择性地服用温化寒痰药或清化热痰药。

猜你喜欢

镇咳药清化止咳药
Therapeutic effect of Qinghuayin (清化饮) agains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toll or interleukin-1 receptor 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β signaling pathway
服用镇咳药会上瘾吗?
服用镇咳药会上瘾吗
祛痰药、镇咳药不宜同服
莫把止咳药水当水喝
痰多不宜吃止咳药
分清止咳药和祛痰药
如何选用止咳药
镇咳药能随意服用吗?
袁士良从“清化”论治幽 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