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雅琴:挽救失足少年的伟大母亲

2015-05-20惠之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妈妈孩子

惠之

2014“CCTV年度慈善人物”获奖者之一韩雅琴,原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下岗女工。32年间,她先后收养的几百个子女,多是劳教或刑满释放后无家可归的孩子。她给了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并教给他们生存技能。由她发起并成立的山西英辉安置帮教基地有 13家企业和8家农场,涉及建筑、餐饮、住宿、旅游等多个行业,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韩雅琴原是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三冶金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十三冶)的职工,1983年6月被企业分流后,她带着另外几位下岗的姐妹建起了几处活动板房开始卖早点。她的爱心故事就是从小小的早餐店开始的。

接纳无助少年

1983年11月21日早上,韩雅琴正准备收早点摊, 四个灰头土脸的少年围了上来。“阿姨,能把卖剩下的油条和豆腐脑给我们吃点儿吗? 我们几天没吃饭了,想讨口饭吃。”见孩子们可怜,韩雅琴便递上剩下的油条和豆腐脑。四个少年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用脏兮兮的衣袖擦了擦油渍的嘴转身离去。

第二天,这四个孩子又来了。不过,这次他们不是来讨吃的,而是抢着刷锅洗碗。韩雅琴一下子慌了神儿,急忙把这些来路不明的小家伙儿往外赶。这时,其中一名领头的少年说,他们刚从太原新店劳教所出来,都是父母离异后没人管的孩子。这个孩子名叫王岳虎,当时年仅17岁,因打架将人致伤被劳教3年,出来后父母不认他只好四处流浪。

“阿姨,收下我们吧!你不收留我们,我们就拿砖头砸银行的玻璃去。这样,警察就来抓我们。进了劳教所,我们就有吃有住了。”王岳虎求韩雅琴。

听了这些话,韩雅琴急了:“千万不能这样做,阿姨帮你们想办法……”韩雅琴话还没说完,王岳虎向同伴使了一个眼色,四个孩子眼泪汪汪地“扑通”一声跪在地下,异口同声地说:“妈妈,留下我们吧,我们还能干活儿,只要能跟着您,让我们干啥都行。”韩雅琴一下子把几个孩子搂入怀中,说:“好,韩妈妈收下你们了!”

第二天,王岳虎又带来五名小兄弟,又是齐刷刷地跪成一片。他们有的父母去世,有的父母离异,基本无家可归,晚上全睡在水泥管里。在一伙人“谁不听韩妈妈的话天打五雷轰”的发誓中,韩雅琴进退两难,但她还是忍不住地点了点头。

接收容易养育难。两天之内,小小的早餐店里就多了9张嘴。店里原来的员工十分不满,说小饭店不要说挣钱,仅供他们吃都不够。韩雅琴心里也很着急,她决定召开一个内部会议,通过投票的方式解决问题。

韩雅琴认为肯定有人支持她。但出乎意料,投反对票的占大多数。最终,韩雅琴说服了大家,收下了这些解教少年。

用爱唤浪子回头

韩雅琴认真地对孩子们说:“你们认我做妈妈,就得听妈妈的话。”她下决心,要让孩子们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存技能,做自食其力的人。

当时,正赶上韩雅琴所在的十三冶居民小区煤气改造,各家各户都在拆除炉灶,大量的废弃砖头堆在外面。那时,小区里的人行道都是土路,韩雅琴就带领孩子们利用这些废砖头硬化小区道路。他们拉着车捡回这些砖,又一块一块地铺在路上。他们一干就是半年多,把小区及其附近的道路都硬化了,方便了居民出行。这事在周围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十三冶的领导特意给予韩雅琴6万元经济补偿。这6万元钱,成为韩雅琴安置帮教工作的启动资金。接着,她成立了劳动服务队,带领孩子们帮医院建太平房、掏大粪、伺候病人……

韩雅琴收留解教少年的事情传开后,一些刑满释放的成年人也来投奔她。1987年,韩雅琴收留的“儿女”达50多人。为安置这些孩子,她成立了英辉建筑公司并建了一栋房子,让这些孩子有了栖身之所。她利用这些孩子的特长成立了装修队、建筑队,还把小早餐店改成饭店,让他们都有工作干,有饭吃。

这些曾有过抢劫、吸毒、赌博、敲诈等经历的人聚到一起,对他们的管教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看住这些孩子,每天晚上下班后,韩雅琴都会和他们在一起,一边给他们缝补衣服,一边给他们讲些人生故事。她用一颗慈母的心感化着这些昔日的浪子。“凡是到我这儿来的,不背《弟子规》就不给分配工作。”韩雅琴说。她要让所有孩子学会重新做人。韩雅琴不允许孩子们夜间外出,不仅担心他们的安全,更害怕他们学坏,“晚上睡觉之前我就数脑袋”。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帮助他们创业自立,韩雅琴为此煞费苦心。她到处奔波联系,把素质较好的孩子送去学烹饪、学电器修理等。

韩雅琴收留安置失足青少年的事迹在监狱服刑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向韩雅琴写信汇报思想,表示钦佩,要认妈妈。2001年年底,韩雅琴收留的失足青少年增至100多人。她拓展公司业务,扩大安置能力,让这些孩子都有活儿干、有饭吃。

韩雅琴不仅是妈妈,而且还是奶奶。2005年,刚满13周岁的少年范辉因为盗窃在武汉市被逮捕,后被送入劳教所。他自小便是孤儿,6岁开始浪迹天涯,足涉大半个中国。范辉被解教后,司法部派人专程把他从湖北转来太原,送到了韩雅琴这里。由于年纪太小,韩雅琴认他做了孙子。对范辉的管教曾让韩雅琴头疼不已。范辉从未上过学,韩雅琴特意安排他去一所乡村小学读书。每天放学后,韩雅琴手把手地教他读书、写字……在韩雅琴的关爱下,抵触上学的范辉终于完成了小学学业。

为帮教事业奔波

经过多年打拼,韩雅琴和孩子们创建的英辉建筑安装公司已经发展成一家涉及建筑、饮食、农业、商业、服务业五大行业的系列公司。随着帮教人员不断增加和帮教事业的扩大,韩雅琴把英辉建安公司改为山西英辉安置帮教基地。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些有过特殊经历的“孩子”,唯独对自己的孩子亏欠得太多。

2002年6月,韩雅琴的大儿子患重病住进了医院。此前,家人一直没有告诉她儿子的病情。当韩雅琴得知时,大儿子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终于看到母亲的身影时,儿子的泪水溢出眼眶。韩雅琴难受得心里滴血,她噙着泪问大儿子想让妈妈做些什么。他艰难地说:“我想……想吃妈妈包的萝卜馅饺子。”当韩雅琴把煮好的饺子送到儿子病床前时,儿子却吃不进去了……

送走大儿子后,韩雅琴强忍悲痛,把心全操在那几百号孩子身上,66岁的老人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韩雅琴承包了2000亩荒山,办农场、盖大棚,让孩子们喂猪、养鸡、开荒种地、植树。大到婚姻大事,小到吃喝拉撒,韩雅琴对这些孩子都要管。

韩雅琴无私的母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些曾走过人生弯路的“儿女”的心田。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报答着母亲的爱。第108号“儿子”高绍军,当年带着体弱多病的弟弟流浪街头。韩雅琴收留他们后,先给他弟弟治病,后又送高绍军到山西省建筑工程学院进修了两年。高绍军没让妈妈失望,他熟悉工程设计并管理有方,先后承建了几个大工程。后来,他又进军餐饮业,并被评为太原市第十二届杰出青年企业家。曾有过10年吸毒史的万凤,在韩雅琴的帮教下,如今也成了一家星级酒店的领班。

每年的母亲节,是韩雅琴最灿烂的一天。为了感谢妈妈的爱,孩子们把母亲节这天定为韩雅琴的生日。每逢母亲节到来,孩子们都来看望韩妈妈。几百个“儿女”分吃蛋糕,给妈妈献花,送生日礼物,和妈妈拥抱,场面十分壮观。韩雅琴送给孩子们衣物和各种书籍,叮嘱他们好好工作,有什么想法就找她说。韩雅琴70岁生日时,孩子们联名为韩雅琴送上写有“伟大的母亲”五个大字的金匾。

如今,年近八旬的韩雅琴依然为帮教事业忙碌着。

中央电视台给她的颁奖词是:

她用母亲的怀抱迎接一个个走出高墙的刑满释放人员,她用微笑感化一个个回头的浪子,一口口热饭菜,一床床结婚被褥,她让630个子孙凝聚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她倾尽全力,让帮教人员有家可回、有事可做。30年锲而不舍,一心为善,换来众人敬重、儿孙满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妈妈孩子
孩子的画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