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3例临床分析

2015-05-20刘碧俊

交通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补片修补术腹股沟

刘碧俊

(句容市大卓社区卫生中心,江苏212423)

腹股沟疝临床多见,以中老年群体为好发对象,临床上多选择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尽管两种术式均可取得显著成效,但两种术式间又有所差异[1]。为探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笔者选择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46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23例观察组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与同期行传统手术治疗的23例(对照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 26~75 岁,中位年龄(46.3±1.5)岁;对照组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47.2±2.7)岁。两组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手术,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选择患侧腹股沟韧带的平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找到并打开疝囊,还纳疝内容物,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根据腹横筋膜缺损情况采用Ferguson法或Bassini法进行修补,术毕对切口进行无菌缝合即可。观察组选择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术前对患者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肺功能等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客观评估。如果患者尚未达到手术要求,需予以治疗,待其基础疾病有效控制后,再择期开展手术。(2)给予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修补材料选择美国某公司提供的补片以及巴德网塞。选定切口位置并作出切口后,需对切口位置神经充分保护,并游离精索,对疝囊以及内环口之间组织进行分离,同时有效回纳内容物。(3)调整巴德网塞位置,使之与机体疝囊底部对齐,再朝着腹腔方向充分还纳,确保填充物顺利达到患者疝环边缘为止。(4)嘱咐患者保持咳嗽状,根据患者反应判断充填效果,并以缝合线对疝环边缘以及巴德网塞的花瓣进行缝合,并于精索后方置入平片补片加强后壁,并将补片剪出缺口,以确保精索能够顺利通过。(5)平片补片充分固定后并逐层缝合患者腹壁。

1.3 疗效评定 显效:患者临床指征完全消失,而且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能力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指征基本消失,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能力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指征未得到明显改善,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与术前无异。有效率=(显效+有效)×100%/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65%,对照组69.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参数比较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都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未发生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2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参数比较(x¯±s)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同样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n(%)

3 讨 论

腹股沟疝属于外科疾病中常见病种,其诱发因素有腹内压力增高以及腹壁强度降低等,发病率极高[2]。对于腹股沟疝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其中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方案最为常用,均可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由于传统手术方案强调用自身组织作为加强前壁或后壁的修补材料,因此极易出现复发现象[3]。不仅如此,对腹股沟韧带以及联合肌腱进行缝合以后,不同解剖平面上的肌肉组织会受到强拉,使术后疼痛感加剧,所以寻找适合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十分有必要[4]。

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满足患者的生理解剖医,强调用补片对缺损腹壁、腹股沟管的后壁进行修复,因此不会给病变组织附近带来过大张力。同时,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所用补片为新型材料,和人体间的相容性极佳,除了可以直接和人体组织进行粘合以外,在抗感染方面也表现出优势[5]。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程序中,其操作程序较为简单、操作时间较短,而且该术式的并发症也非常少,患者术后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加之复发率低,适用于所有腹股沟疝患者。除此以外,对于既往不能开展传统手术治疗方案的部分患者,开展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却可以克服各种难题,得以顺利施行手术,所以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已经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得到推广[6]。

本文资料显示,观察组临床指标、复发率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就腹股沟疝患者而言,在其诊疗程序中选择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效果突出,可以改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

[1]马志文.老年患者腹股沟斜疝腔镜修补术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5):399-401.

[2]王玉芳.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2,126.

[3]刘泽洪,江伟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1):1740-1741.

[4]王崇林.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65-67.

[5]王培斌,王祥龙,姚保石,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6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24-1625.

[6]丁汝刚.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42-43,45.

猜你喜欢

补片修补术腹股沟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