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穆之的西柏坡岁月

2015-05-17史进平

中国记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朱老西柏坡乔木

□ 文/史进平 刘 杉

最初印象——时代的引领者

西柏坡人对“朱穆之”这个名字耳熟能详。

“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是1991年10月17日时任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的朱穆之同志到西柏坡参观时留下的墨宝。如今,这块金字招牌与黄镇将军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已经成为西柏坡最具标志性的宣传语。

20多年来,西柏坡的讲解员曾经千百次地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介绍这幅题词的来历。我们也在从事西柏坡历史研究工作中,对朱老的了解逐渐多了起来,内心的崇敬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后来,因一张老照片朱穆之再次震撼了我的心灵。那是1935年斯诺拍下的北京大学“一二·一六”学生运动的真实写照。中间一位夺水龙头反击军警的学生,正是朱穆之,当时他叫朱仲龙,是北大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只有19岁。这段经历对朱老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自己曾说:“……参加运动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群众力量的伟大。” 相信党、相信人民群众——从此成为朱穆之一生追求的动力,并为祖国的大业执着地开道呐喊。

无论在学校参加学生运动,还是做新闻,抑或在人权领域,只要讲到朱穆之,人们都会认为他是一个时代的引领者。

走近朱穆之,面对面畅谈西柏坡岁月

真正走近朱穆之源于2006年西柏坡新华社旧址复原事宜。朱穆之作为西柏坡时期新华社总编室成员之一,被列为我们赴京采访的重点对象。

6月20日,上午9点,朱穆之按约定准时来到了新华社。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面见到朱老,这哪里是年近九十岁的老人?!脸色红润,耳不聋,眼不花,腰板硬朗,走路铿锵有力,典型的健康老人。

提起在西柏坡复原新华社总编室的事情,朱穆之谦虚地说:“时间快六十年了,有些事已记不清了,最好是把健在的老同志聚在一起,共同回忆,这样可以互相提醒,共同补充。”我们解释说,由于当时在西柏坡工作的一些老同志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决定上门采访,在这几天的拜访过程中,收获很大,但仍有一些问题搞不清楚,大家都说记忆力特别好的要数朱老您与曾彦修两位,所以还望朱老帮忙回忆当年的情况。朱穆之听后,欣然同意,可以看出他对于新华社旧址复原是十分支持的。

当问起朱老是什么时候到西柏坡的,他回忆说:我记得济南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派我与另两名记者到前线采访并调查情况,当时是从新华社总社驻地陈家峪出发,等回来后却直接到西柏坡办公了。我当时任新华社小编辑部军事组组长。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那是有一天在村外稻田边散步,恰碰到主席和警卫员也在散步。主席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回答:“朱穆之。”主席说:“穆之,穆之,延安也有个牧之(袁牧之)呀。”接着又问了新华社的一些情况,我告诉主席我在军事组工作,主席说那任务是很繁重的,要好好工作。朱穆之讲完此事时说,感觉当时领导与同志之间很平等,没有什么级别之分。

说起在西柏坡的日子,朱穆之说记忆最深的就是胡乔木同志对集训人员的严格要求。他说:“在集训前,我不认识乔木同志,只是到平山后,曾听到一位地方来的负责同志谈过,他大概也是初次接触乔木同志,并且十分推崇,认为乔木同志有独到见解,与众不同。集训后,我才认识乔木同志,并从此一直在他领导下工作。乔木同志对稿件的意见,大至方针政策,小至标点符号,从稿子的主题思想、体现的方针政策及至文字技巧、错别字等等都要求严格,评点入微。每天胡乔木同志审改过的重要稿件,贴在堂屋中间的墙上,让大家看他是怎样改的,怎样批的。他还要大家对每日未编发的各地来稿先印出清样、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再作指点,真是手把手地教。

朱穆之还举例说:“乔木同志对于工作的严肃认真,也令人无限钦佩。那时有一件事给我印象极深。大概是淮海战役以后,蒋军已处崩溃之势。一个晚上,外电忽传有一批蒋军飞机投奔我军,大家十分兴奋,立即上报中央领导同志,但随即发现不准确。乔木同志十分内疚,认为太不谨慎,不应草率上报,立即向中央作检讨。这对我触动很大。像这样的事,照我旧日的想法,实在算不了什么,更不会想到还要作检讨。这件事使自己认识到,处在作为中央助手的新华社工作岗位上,一言一行都对中央、对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能有任何差错疏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从此可以说才知道写检讨,后来也确实写过不止一次的检讨。在西柏坡我们从政治到业务,都受到了一次很深刻的教育。”

朱穆之说他印象较深的还有一件事,对他以后做领导工作影响也非常大。那是在一次宣布小编辑部组织机构和人事变动的会议上,乔木同志着重指出:过去好的编辑人员被提升为编辑行政领导后,即脱离业务,忙于行政工作,致使编辑工作质量不能提高,这是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个损失,今后必须纠正这个偏向。一切编辑行政负责人必须还是强有力的编辑工作者,行政业务要尽可能减少,主要精力应放在写稿编稿上面,编辑组长、主任及至总编辑都应当这样做。这种指导思想一直影响着他的一生。

看得出来,朱穆之对西柏坡集训时期的日子感触很深,他说:“在西柏坡集训时期,在乔木同志的领导下,自己受到了‘三严’教育:在政治上极端严肃,在作风上极端严谨,在工作上极端严格。”

同时,朱穆之还提到了有关“读者信箱”的一些事情。西柏坡时期,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央领导同志审稿,首先是从政策和政治上考虑问题:一篇稿件符不符合党的政策,在策略观点上有无问题,有无左右倾偏差。在他们编发的稿件中,发生这类错误较多的是有关宽待俘虏的报道,“读者信箱”中有时有反映。解放战争后期,作战胜利越来越大,国民党高级将领大批被我军俘获,宽待俘虏以瓦解敌军的报道,在这个时期的军事新闻中占很大比重。这类新闻经常发生的毛病是过分强调“优待”的一面,因而不断地出现右的偏差。中央领导在审阅此类稿件时,都明确提出了批评,要求“学习在正确的立场上灵活地运用正确的策略,才不至于犯错误。”朱穆之说:“西柏坡那段时间,很难得,为此后新华社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 2006年11月朱穆之(中)在复原的新华社旧址。

当提到西柏坡时期的生活时,朱穆之说生活虽然艰苦,工作虽然紧张,但大家是很愉快的,西柏坡每个周末都有晚会,有时还有京戏。当时正是三大战役时期,在军事胜利形势下,捷报频传,我军每天都要攻占一些城市,解放大片地区,歼灭大量敌人,因而每天都要发许多战报以及军事通讯和评论文章,工作极为紧张。一般的战报,小编辑部可签发,重要的战报经乔木同志看过后还要送当时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同志审定才能播发。特别重要的战报,最后需送毛泽东同志审定。当时军委作战室每周一次的军事汇报会,朱穆之都要参加,有时作战室主任张清华讲,有时作战部部长李涛讲,回来后编写军事战报,可以说很多的战报都是从他手里发出去的。

朱穆之简介

朱穆之,1916年12月生,江苏江阴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一二九运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各社刊的编辑、记者,做宣传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是享誉国内外的新闻学家,文化名人,我国人权领域的著名理论家、社会活动家。

朱老还兴奋地说:“当时最令人激动的是看到毛主席亲自撰写的许多评论、公告和新闻。每收到一篇,大家争相诵读,对于那些气壮山河、痛快淋漓的篇章和许多惊人的妙语警句,无拍手称赞,拍案叫绝。原来我从未看到过毛主席的手迹,现在不仅看到,而且还墨迹未干,更是兴奋不已。这些稿件每一篇都给予我极大的启迪和教益。”朱老讲到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1991年10月朱老重返西柏坡时,为什么即兴题写下“中国命运定于此村”几个大字。这时我们问起朱老给西柏坡的题词,朱老说“那一次回去,真是深有体会啊!想起当年繁忙的日子,想起一封封电报从西柏坡发往前线,每天都能感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指挥艺术,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正是这些电报决定着中国的命运!而且这些电报还是经我手发出去,觉得就是在这个小山村里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所以我写下‘中国命运定于此村’几个字。”

最后,涉及到具体复原西柏坡总编室结构与陈列,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纸和几种桌椅板凳照片让朱穆之识别。朱老认真地看了看说:“小编辑部四间正房坐北面南,是插嵌房,东侧是乔木夫妇的卧室,有一土坑,放有小办公桌。西侧是范长江、石西民等领导的办公室,我们七八个人在中间屋办公,非常拥挤。我常常在阳台上(平山地方语称“嵌台儿”)坐着木墩编稿子。右边有厢房。有关于屋内陈设,就是简陋的桌椅,桌子根本不算是什么桌子,就是当地人的门板儿加腿,没有抽屉。椅子是农村常见的屋凳、木墩。”

当我拿出曾彦修老人画的座位图时,朱穆之清楚地指出了自己办公的地方——那里最靠近乔木办公室,因为当时军事组是最忙的。

最后,朱穆之认真地说:“当时新华社那么多人分住在十几个村子里,全部复原不可能,所以恢复西柏坡的最有意义。你们做此项工作,要尊重历史,要珍惜我们的历史,要完整地留给后人。”

朱穆之“难忘西柏坡”

2006年10月31日,在西柏坡新华社旧址复原的土建、陈列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后,新华社邀请老社长朱穆之回来进行验收。作为见证人,朱穆之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一天,西柏坡的天气出奇地晴朗。朱穆之一下车,就在陪同人员引领下迈着矫健的步子走进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家都被朱老的气质与神态所打动,马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大家簇拥下朱穆之走进当年工作过的地方——新华社总编室旧址。在院子中央,我们问朱老,复原得和原来一样吗,老人静静地说:让我想想,让我想想,之后给予充分肯定。当走进当年的办公室,朱老在陈旧的小屋凳上坐下来,给大家讲述当年的事情,并说就是在这里自己起草了一封封文电并发往各个战场。

老人的步子很有力,从前院转到后院,从里屋走到外屋,摸着所陈设的桌椅板凳,踏着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路,老人显得有些激动而兴奋。这时,西柏坡纪念馆拿来笔墨纸砚请朱穆之再一次题词,朱老沉思片刻,遒劲有力地写下了“难忘岁月”四个大字。

今天,朱穆之的两幅题词都被西柏坡纪念馆永久收藏,我们也时常感知着从“中国命运定于此村”到“难忘岁月”的不同,感知着朱穆之对西柏坡的深厚感情。

有人说过,新闻界的老前辈典型人物当然要首推九十高龄的朱穆之。是的,因为他经历过战争,见证过历史,骨子里融合着时代赋予的大气魄,一直引领着时代的前进。

猜你喜欢

朱老西柏坡乔木
国医大师朱南孙的养生之道
◆ 园林苗木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00后”老人与“水”结缘
九旬中医妇科学家朱南孙的养生秘诀
遗世
风雨西柏坡行
沈阳市政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浅谈园林乔木的移植